1.在华投资超250亿,如今大刀阔斧变革,这家巨头有多疯狂?

2.源自MQB Evo平台 大众高尔夫8为啥更高级?

汽车零部件工厂组织架构_在汽车零部件工厂工作怎么样

刚刚结束的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回应与广汽合作生变,“广汽的确已经放弃与华为HI模式的合作。”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余承东“太能吹”导致车企感觉“不靠谱”,有人认为华为车BU性格太过强势让车企感到不适。确实,外界给余承东的外号并不少,诸如“余大嘴”“余疯子”等。余承东自己却说,“我确实没有吹牛,顶多就是不谦虚。”那余承东是否真如外人口中所说的“爱吹牛、疯子、不靠谱”,“破圈”造车的华为又为何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呢?

5G芯片供应成“烂摊子”,华为被逼无奈“破圈”

事情还得从2019年说起,华为手机麒麟芯片成为绝唱。全球高端机市场的Mate/P系列手机,在失去5G、GMS等加持下,竞争力大幅度下降。2020年,华为全年收入8914亿元,2021年直接跌至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手机出货量约3500万台,排名全球第9,同比下滑81%。用时7年创造销量神话,仅在两年跌回深渊。

来源于Counterpoint research

从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2年高端机市场数据发现,相较2021年,华为在高端市场份额已经降至3%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却从上一年的71%增至75%,占据3/4份额的苹果可以说只手遮天。并且,全民5G时代卖4G手机,结果可想而知。那么,手机市场失利的华为智能技术应该在哪继续发光发热呢?当然是发展势头正劲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车。

智能自动驾驶无疑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华为拥有从芯片到系统,为全智能化提供支持的能力,解决数据处理技术、虚拟化、云计算、移动架构等核心模块,智能化自动驾驶正是核心优势最直接体现出来的地方。并且,技术优势外,低碳大背景下创造的“大蛋糕”,华为必须分一块,而且越大越好。

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既有新增效应、也有替代效应。王青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在1700万辆左右,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约3200万辆左右。

技术优势、市场空间均满足的前提下,华为以“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姿态率先登场,彰显着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平台等能力。并且,在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之上衍生出HI(Huawei Inside)模式、智选模式等三大不同程度“参与造车”战略布局,也让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了从入门到进阶的转变。

真实增加的“安全感”与无尽延伸的“占有欲”

为什么余承东负责的华为车BU业务极力希望从供应商转变为深度“造车”参与者?作为数万零部件组成的汽车,能否主导制造环节,直接决定是否能贯穿行业中下游全链路,整车制造中参与度也直接关乎利润。

在余承东看来,传统零部件供应模式虽然简单,但已经无法适应今天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新发展时代。所以衍生出Huawei Inside模式、智选模式,为整车厂提供包括智能电动、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等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甚至直接由华为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用户体验等核心环节,并对整车厂进行品宣和销售渠道赋能。随着参与程度加深,华为也尝到了夺取“主动权”带来的安全感,与车BU需要继续“疯狂”扩张的重要性。当然,从供应商-参与者-主导者转变,也让华为距离造车仅剩一步之遥。

从HI模式进阶智选车模式带来的更多“安全感”

提到安全感,不同合作模式带来的安全感并不相同。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车BU,由王军担任总裁。2020年,华为车BU开创性地推出了Huawei Inside模式,也就是HI模式,首款车型就是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同样合作模式的还有广汽AH8、阿维塔11。受华为自动驾驶套件供应问题影响,极狐阿尔法S HI版原本于2021年内量产,最终2022年7月才完成交付。由于HI模式需针对不同产品做深度定制,意味着每次合作都得重复进行相同的投入,大量投入的最终结果,极狐阿尔法S HI版销量却十分惨淡。虽然对合作双方打击不小,但对华为来说,至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与成长的试错。

来源于网易

极狐阿尔法S HI版销量不佳,被广汽降为供应商等冲击,让华为更加明确方向,做智选车。智选车模式下,赛力斯和华为合作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华为赋能下,合作推出华为智选5效果立竿见影,年销量直接上升到8169台,改写赛力斯5惨痛历史。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被问及“如何评价与华为合作”时略显激动地说到:“如果这个时候宝马来跟我谈合资造车的事,我都不干,我会坚定不移地跟华为跨界合作”,可见赛力斯对华为的认可。处于蜜月期的华为和赛力斯接连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问界,在创建一年不到时间实现月销量破万,成为一线造车新势力的梦似乎正在实现。站在华为视角,得到车厂认可、市场认可,是最大的“安全感”来源。甚至有些消费者认为,AITO问界就等于华为。

不过,华为通过赛力斯获得的“安全感”远远不够,销量增长无疑会摊薄华为现有成本,但仅赛力斯的销量明显撑不起整个华为车BU的野心,于是华为汽车生态走向了开放。这其中就包括同样为智选模式的奇瑞、江淮部分车型。余承东还透露,“最近会有多个车厂用智选车模式,和华为一起做大车的销量。每个车厂做的产品是不重叠的,有SUV、轿车、MPV,级别上包括中型、中大型、大型等。华为希望组合起来,共同对商业负责,共同打造有极致竞争力的产品。”

“什么都要”的态度,也是外界认为余承东“爱吹牛、太疯狂”的原因,但对于华为车BU?CEO余承东来说,也许生长速度依然不够迅速、疯狂。

临危受命,对于华为车BU,老余或许是靠谱CEO

组织架构层面,2021年5月,余承东被任命为车BU CEO,王军的职位则调整为COO。余承东上任后就开始主推深度参与设计、品牌、营销、渠道的智选车模式。无需过多前期开发成本,每售出一辆还能获取车价十分之一的抽成。智选车模式很快展现出了比HI模式更好的效果。

来源于搜狐

余承东侃侃而谈:“为什么我要走智选模式?希望华为以更好、更多的能力,帮助跟我们紧密合作的车厂,一起实现共赢。因为传统的中国车厂,他们有很好的整车能力、基础能力,包括工厂、供应链制造这些整体的能力,这些是华为所不擅长的,是他们擅长的。华为擅长的是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这些软件、算法、云以及芯片,这些能力的核心是以软件为驱动的,这些正好是车厂所不擅长的。所以我们跟他们组合起来,可以实现非常好的强强合作,合作共赢,帮助我们的伙伴成功,我们才能间接取得成功。”

站在华为车BU业务角度,余承东的选择或许是靠谱、恰当的,外界眼中的“吹牛、疯狂”似乎都是对华为车BU业务本身有利行为。当鸿蒙操作系统被广泛使用、当华为展厅有了更多车型选择、当吹牛被实现、当疯狂成为现实,华为车BU业务是否也就走到了金字塔顶端了呢?对于华为车BU业务、余承东来说,“疯狂”也许不能停。

文/奚百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北青汽车时代,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华投资超250亿,如今大刀阔斧变革,这家巨头有多疯狂?

阿维塔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全称是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新车销售及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阿维塔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阿维塔致力于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性化出行科技,为用户创造充满温度的智能出行体验,基于两国三地的组织架构,公司分布于中国重庆、上海及德国慕尼黑。

"阿维塔"取自英文Avatar,意为“化身”。阿维塔科技则赋予了这个词更深的含义,旨在为每一位用户打造在智慧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自己,成为“懂你的智慧化身”。

汽车品牌

阿维塔11是阿维塔科技旗下首款智能电动汽车,阿维塔11将在业内率先应用750V高压充电系统,并搭载业内领先的超感系统+超算平台,包括3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颗摄像头,以及400Tops高算力,可实现面向城区复杂路况的高阶智能驾驶。

2022年6月25日,阿维塔科技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根据协议,双方联合投入、共同开发,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持续迭代,并基于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进一步打造系列智能汽车产品。

源自MQB Evo平台 大众高尔夫8为啥更高级?

[汽车之家?行业]?2020年,众多企业的目标都变成了“活下去”。如那些死里逃生的人所经历的事情一样,企业也会在危机中迅速重新评估目标和“真正重要的事”,并在行为上作出深刻转变。即便是欧洲第二大零部件企业大陆集团在近一年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诸如取了调整组织架构、重组业务流程、消除浪费和加强创新等举措,都是为了攀登一座有雪崩危险(传统业务下滑)、气候条件恶劣(全球汽车环境下行)、暗藏冰隙裂口(疫情突袭)的山峰。

今年,也是大陆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25周年。回顾这25年,大陆在中国投资总额超过250亿元人民币。逆境当前,这家百年德国供应商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又有着怎样的变化?针对当前市场,又有哪些布局?在6月30日大陆集团举办的线上媒体沟通会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2021年中国车市将复苏,重要项目不放缓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轻型车产量预计会大幅下降。同2019年相比,全球产量将下滑24%,中北美下滑32%,欧洲下滑24%,但对于中国市场的预判是仅下滑15%。”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汤恩在对于今年全球及中国市场走势作出了如是预判。

“考虑到中国的刺激政策、油价下降等正面因素,以及疫情等不确定负面因素,我们预测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会有适度的小幅增长。同时,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占全球25%-30%。”汤恩表示。

正因为此,汤恩表示,大陆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承诺照旧。就在前日,大陆集团在常熟举行电子空气悬架系统新工厂的开工仪式,预计在2021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运营。如今,大陆集团在中国已经扩大到28个生产基地和18个研发中心,拥有约2.4万名员工。

“由于我们取了得当的防疫措施,疫情期间中国员工没有一例感染病例。目前,大陆集团在中国的工厂基本已经满负荷生产,我们在中国区以及全球约90%供应商也恢复了生产。”汤恩表示。

众所周知,危机时期,确保现金流充沛是左右企业能否走下去的关键。在一季度的财报会议上,大陆集团就表示其正在削减成本,优化运营资本,推迟不是迫切需要的项目和投资。相比去年,大陆集团在本财年的投资将至少减少20%。此外,大陆集团近期也传出相关“降薪”信息,不过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公司执行董事会决定主动放弃他们4月-7月收入的10%。

实际上,大陆集团在2019年就“变革2019-2029”架构调整规划进行了讨论,从2023年开始每年降低总成本约5亿欧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但大陆集团也明确表示,“对于重要的开发项目,公司仍将继续全力推进。”这也意味着,大陆集团虽然取节流举措,但对于未来重要项目的投资和发展不会放缓,而这些重要的开发项目也很明显,剑指新的电气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业务。

■暂停开发传统发动机,电气化业务将独立上市

大陆集团的转型宣言也许对行业来说并不新鲜,毕竟近两年来,跨国零部件巨头在转型路上可谓是动作频频。无论是博世、埃孚、德尔福,还是佛吉亚、麦格纳等,都马不停蹄地进行着业务重组。只是近一年,大陆集团的行业变革更加雷厉风行。

大陆集团曾在2019年第二季度就宣布在全球4个生产基地相继停产或关闭工厂,大多都是停止生产和开发汽油及柴油发动机业务,总共影响了约3450个工作岗位。同时,大陆集团表示将在2030年之前停止开发汽油机及柴油机等产品。

作为集团重组一部分,大陆集团在2019年宣布将动力总成业务拆分独立出来,成立以“Vitesco?Technologies”为名(今年确定了中文名为“纬湃科技”)的独立公司。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纬湃科技的上市,大陆集团将IPO时间暂且推至明年初。

“虽然是家‘新兴’企业,但纬湃科技实则有10年的技术储备。在电气化领域累计投资达53亿欧元(约合420亿元人民币)。”纬湃科技中国区总裁顾睿华表示,“在中国市场,纬湃科技将在天津建立一个全新的研发中心,预计于2021年落成。我们有三分之二的产品来自于电气化,这里将成为纬湃科技混合动力及电气化动力总成技术的研发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纬湃科技在2019年10月在天津工厂投产了第三代电驱动系统。该系统由中国团队研发,高度集成了电机、电控和减速器,结构更紧凑、成本更低。据悉,第三代电驱动系统已率先应用于标致e-208和Corsa-e,另外北京现代的昂希诺纯电动和菲斯塔纯电动车型也使用该动力系统。

『纬湃科技天津研发中心设计图』

■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尚需10年,坚持全面布局

相比电气化发展的高歌猛进,自动驾驶汽车在进入2020年后更趋于冷静发展,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正在“调转船头”,依靠销售搭载高级驾驶系统的新车及软硬件产品带来实际可观的收入。

大陆集团自动驾驶及安全事业群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霍斌认为,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费用高昂,对硬软件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受限于当前还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在未来5-10年内,行业内更多的还是推动L2级驾驶系统(ADAS)的普及。

在高级驾驶员系统上,大陆集团的“强”首先体现在感知层,拥有如摄像头、雷达系统、高分辨率激光成像雷达等产品,在车载毫米波雷达领域,大陆集团与零部件巨头博世是行业内分庭抗礼的TOP2。在决策层,大陆集团提供高性能计算单元,正应用于基于MEB平台的大众ID.3的车载应用服务器(ICAS1),还支持软硬件分离,可实现应用程序和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和更新。在执行层,大陆集团在纵向制动系统和横向转向系统也都有产品布局。

『大众ID.3』

“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的战略是两条腿走路,除了专注于感应、决策和执行外,也会做前瞻性的测试和开发,比如在中国本土研发上,高速公路自主巡航、自动代客泊车和自主驾驶车CUbE组成了大陆集团‘无缝驾乘’出行解决方案,并且2019年在中国市场落地。”霍斌表示。

在竞争格局上,霍斌指出,“在自动驾驶领域,几乎没有哪家传统OEM车厂可以独自包揽全部的技术研发。无论是OEM还是零部件企业,都有其各自的长板,在某细分领域上能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大陆集团积极探索全生态合作。”

『自主驾驶车CUbE』

实际上,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已经成为传统OEM拿到自动驾驶入场券的主流趋势。早在2016年,宝马汽车就牵头和英特尔及Mobileye组建一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此后又引入了大陆集团、德尔福、麦格纳等供应商的联盟;2018年,大众汽车又与大陆集团、英伟达、博世、Aquantia四家主要供应商组成自动驾驶汽车联盟网络。可见,传统OEM都清晰意识到,必须依靠外部技术力量才能实现自动驾驶的布局。

目前大陆集团已经在城市道路驾驶方面布局了诸多驾驶功能,未来在法律法规条件允许并且基础设施跟上的情况下,还能逐步拓展V2X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落地应用,更好的帮助驾驶者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当中进行驾驶。据悉,大陆集团的混合式5G?V2X平台已率先拿到全球性的开发项目,并于2021年在中国实现量产。

■结语:

经历此次疫情,虽然短时间内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长远来看,整个行业正在回归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时为未来实现电气化、完全商业化的自动驾驶技术铺平道路。大陆集团大刀阔斧的变革方案或许也给中国零部件厂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在“新四化”的方向上,中国零部件企业们是要做扎营者(再维持一下眼前的利润),还是攀登者(壮士断腕去抢占先机)?值得整个行业进一步去做深度思考。(文/汽车之家?彭斐)

随着首台高尔夫8车型正式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下线,预示着大众MQB?Evo平台的首款车型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相比现役的MK7,全新MK8除了设计更新潮前卫外,更重要的是针对整车进行了更彻底的智能化电气化改造,而这也将是整个大众前驱车系新时代的起点。

▲什么是MQB?Evo,升级体现在哪?

从MQB平台开始,大众开始了模块化的造车思路,极大节约了产品的开发成本,且能更好实现品质把控。当然,这也会让品牌旗下的产品有一点的同质化,消费者戏称为“没区别”平台。而到了最新的MQB?Evo平台,这一问题得到了彻底根除,这种全新的总线系统让汽车变得和电脑一样,各个零部件和模块之间有了严密的组织架构,能够更高效执行各种复杂功能的功能。

大众Golf?MK7

目前在售的高尔夫7于2013年国内上市,是大众MQB平台的首款车型,而这款高尔夫8则是MQB?Evo平台的首款车型。无论老款还是新款,各种新技术、新理念都是高尔夫首次使用,足见大众汽车对这款全球畅销车的重视程度。

大众Golf?MK8

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高尔夫8先期规划年产能15万台,将在年内上市。而从产品进度结合北京车展(延期)时间来看,高尔夫8很可能会在今年9月下旬正式上市。

▲智能化改造:电脑和人脑“共驾”

MQB?Evo作为全新升级平台,其重点内容就是针对旗下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电气化、智能化改造,以强化整车燃油经济性,丰富功能以及交互体验。新车的总线带宽由500K增加至2M,通讯率高达100Mbit/s,让整车成为由智能电脑和总线控制的一台智能化出行工具。

例如,新车配备的超液晶显示屏和仪表盘,其中融入的各种UI界面显示、信息处理、智能网联以及在线导航等等,都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撑。另外还有语言交互、手势操作背后的控制系统(车窗、天窗、空调、雨刷等等),也都需要在全新架构的基础上开发出来,才能达到“智能声控”的效果。

自动驾驶现在已经成为各品牌的重点开发内容,高尔夫8在这方面同样不落下风,新车配备的丰富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可以有效识别马路上的车辆、行人和骑行者等交通参与者,配合ADAS驾驶系统,可以实现L2级自动驾驶功能。

▲电气化改造:电机和内燃机“共驱”

除了车机系统的智能化外,动力总成的电气化改造也是第八代高尔夫的核心卖点,新车搭载的是EA211?1.5T?Evo发动机,参数变化不大,高功率版依旧是150马力/250牛·米的“账面数据”。

技术应用部分,新发动机相比现役的1.4T多了米勒循环、可变气缸、可变截面涡轮等先进技术,压缩比更高,热效率更高(国产版可能不会延续所有新技术)。

除此之外,新车还配备了48V轻混系统,原有的交流启动机升级为48V输入电压的BSG?启/发电一体式电机,不仅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启停功能,还可以直接参与驱动,提供额外动力输出,遇到制动和下坡时,也可以变成发电机,回收动能给电池充电。

彻底的电气化改造让高尔夫有了两套电气系统,一套48V高压系统用于动力总成相关线路,而另外还有一套12V模块用于给ECU电脑、多媒体、灯光以及各种传感器等传统电气系统供电,配电更合理,高效。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下线的高尔夫虽然用了第八代高尔夫的壳子和底盘,但其动力总成依旧延续的上一代EA211?1.4T发动机,并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上面提到的1.5T?Evo发动机可能暂时还没有大批量投产,所以没有在先期车型上服役。

●总结:

大众汽车有着全球最丰富的汽车产品阵容,而所有在售产品中能够配得上“大众王”称谓的恐怕只有高尔夫,从第一代到第八代已经累计生产了超过3000万辆(历史最畅销汽车Top10第三位),妥妥的神车。

而拥有高度的电气化、智能化水平全新MQB?Evo平台无疑为新一代高尔夫注入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将进一步夯实其在全球家用车的领域超然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