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境况已有转变,发展后势被看好

2.您的汽车修理将要发生的故事,其实也是疫情之后的经济重组模式

中国汽车零部件协会会长_中国汽车零部件协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完整组织机构,成为涵盖汽车后市场诸多行业的综合协会。协会除秘书处外,还下设汽车营销工作委员会、二手车专业委员会、二手车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汽车零部件专业委员会、摩托车及零部件专业委员会、汽车租赁专业委员会、汽车美容装饰及用品专业委员会、汽车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汽车行业信用专业委员会、汽车俱乐部分会、汽车文化专业委员会、国际投资与交流专业委员会、汽车金融保险专业委员会。

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是由协会中广大汽车经销商企业组成的行业专业组织。经过谨慎细致的工作,专业委员会已完成汽车营销师、汽车服务师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汽车营销师、汽车服务师相关标准受到广大汽车经销商企业的普遍认可,正在逐渐推向社会。

二手车专业委员和二手车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是由协会中众多二手车经销、评估企业共同组成的二手车行业组织。专业委员会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行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委员会的培养,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注册登记的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师近1万人。

汽车美容装饰及用品专业委员会是由协会中汽车美容装饰服务企业、汽车美容装饰用品生产企业、汽车美容装饰用品经销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委员会作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属的美容装饰行业组织,其主要工作包括:行业标准的制定;行业人才培训;行业市场规范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汽车俱乐部专业委员是由协会中的经营汽车俱乐部的企业共同组成。

汽车租赁专业委员是由协会中的汽车租赁企业共同组成,专业委员会已组织起以国内租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租赁企业新车集中购联盟,致力于新车集中购和二手车预售工作,为汽车租赁企业在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供有利条件。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境况已有转变,发展后势被看好

(理事单位排名不分)

京万源瀚德汽车密封制品有限公司 北京弘大汽车空调散热器有限公司北京市福斯特汽车装饰件厂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西安秦川(集团)发展总公司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长安福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大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城市车辆总公司 广州油中宝贸易有限公司河北剑驰润滑油有限公司乌海荣盛贸易有限公司五运明辉科贸(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常庄乡) 湖北省十堰市林安国际汽配城郑州东信展览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壳牌(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安耐驰(中国)石油化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德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北高启工贸有限公司河北亿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前后)

您的汽车修理将要发生的故事,其实也是疫情之后的经济重组模式

转眼间,2020年已接近尾声,但回想起年初国内疫情爆发之际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所面临的糟糕境况,相信很多业内人士仍然历历在目,例如持续延迟复工导致企业生产和交付无法正常进行,业绩出现大幅下滑,降薪裁员频繁等等。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境况已逐步好转。

发展环境改善,行业景气度上行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国汽车销量可谓逐月攀升,“金九银十”势头更足。据中汽协数据,今年9月,我国汽车销量达256.5万辆,环比增长17.4%,同比增长12.8%,10月延续增长态势,汽车销量达到257.3万辆,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12.5%。

从累计销量来看,我国汽车销量年度降幅也正处于不断收窄状态。数据显示,1-10月汽车累计销量达1969.9万辆,同比下降4.7%,降幅与1-9月相比收窄2.2个百分点。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从目前形势看,预计2020年汽车产销降幅将会在5%以内。

零部件行业作为整车的上游,景气度与下游整车销量密切相关,因此在汽车销量连续回暖的背景之下,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加快复苏。这从自主零部件企业三季报中便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汽车零部件板块145家公司,今年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990.04亿元,同比增长13.51%,归母净利润109.24亿元,同比增长35.83%。

当然,中国零部件行业境况的好转与海外车市的恢复情况也不无关系。从海外车市来看,尽管部分区域疫情一再反弹,但总体来说,疫情影响正逐步消退,车市景气度也有所回升。综合各国汽车协会数据,今年10月,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新车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较此前有所改善。这意味着,一部分在海外设有业务布局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所受影响减少,业绩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更为重要的是,外需的逐步复苏使得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板块表现得以拉升。据中信证券分析,进入三季度,海外疫情逐渐趋缓,海外汽车销量开始恢复,欧洲车市7月销量同比增速转正,北美车市8月销量同比增速转正,这导致欧洲和北美汽车产销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且9月缺口进一步拉大,海外补库存需求强烈。而与此同时,海外供应链受疫情影响,短期内重新组织生产难度较大,供给能力恢复有限,这就增加了对进口零部件的需求,在这一情况之下,国内出口型零部件企业受益。

回顾此前,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长,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成功融入世界零部件购体系,在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的趋势影响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额也呈递增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9年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由129.59亿美元上升至530.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95%。

尽管在疫情发生之后,中国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受到严重打击,出口量明显下降,但基于外需逐步恢复,最近几个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情况已有明显好转。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已连续三个月(8-10月)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2.2%、22.7%、31.3%,增速不断提升。

发展动力充足,后续形势被看好

进入2020年,为提振汽车消费市场,国家及各地方相继出台各式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范围涵盖新车购置补贴、增加号牌指标、鼓励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浙商证券认为,相关刺激消费政策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有望带动国内汽车“更新潮”的提前到来。

就今年四季度而言,乘联会指出,车市面临众多利好。首先,经济持续向好增长。其次,今年新品上市的节奏延到三季度,真正上量要到四季度。此外,各地政策持续发力,且基本在12月到期,随着时间临近,消费者购车抢政策末班车的效应更明显。该机构认为,四季度车市增速将接近三季度。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四季度商用车受政策、投资的拉动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乘用车方面,9月下旬开幕的北京国际车展推动了企业新品的全面投放,叠加各地促进消费政策的延续,都将对市场产生利好影响。

国内车市增长势头依旧强劲,有望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后续发展。华西证券研报显示,需求提振驱动三季报板块业绩明显好转,行业重回周期性复苏通道,预计2020四季度销量增速将达10%,对应2020全年增速-6%,2021年销量增速约为10%,并带动上游零部件、下游经销商环节景气度回升。

除此之外,国泰君安分析人士认为,外需复苏有望拉动汽车零部件业绩高增,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实现三个月提速,且后续叠加海外库存低位需求复苏,零部件细分存在持续高增长并超市场预期的可能。

中商产业研究院则指出,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的发展速度趋于稳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万亿元,同比增长7%。虽然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行业放缓,但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且有一定增长空间,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在此背景下,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趋于良好,预计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有望达到5万亿元。

该机构还指出,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创新要素已经形成一定积累,创新环境逐步向好,相关财政和产业政策不断优化、发明专利数量稳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故长期向好势头不变,中国汽车行业也将从过去的做大规模向做强实力转变。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在汽车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国际平均水平仍然偏低。因此,无论从我国汽车行业增长空间,还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规律来看,未来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巨大空间。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境况转好,后势可期,然而挑战犹存,例如疫情反弹的风险、新兴国家的崛起等等。举例来说,现如今,中国不断上升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促使许多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别处。亚洲其他地区凭借更具吸引力的成本优势已经加入竞争,争相提供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场地,越南、印度和泰国等新兴国家的制造业格局逐渐削弱了中国的地位。对此,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还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月8日这天, 汽车 后市场两家代表性企业同时出手。

新康众旗下的天猫养车在西安一次性布局40家门店,升级“保养宝”和“轮胎宝”等服务,推出一系列营销活动。

同样在西安,途虎启动88车主节,升级推出“三年轮胎险”,再次向市场强化“发动机+变速箱10年动力总成质保”项目。

同样的时间和地点,类似的营销手段。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康众(天猫养车)和途虎之间的直接竞争会是市场常态。在阿里和腾讯分别战略投资的背景下,不少行业人士认为两家企业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大概率会走向行业终局。

对于行业走势和终局的判断,中国 汽车 后市场近两年出现一个近乎共识的论调—— 修配融合。

修配融合是由“修”和“配”两端共同拉动的双边网络效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在于汽修和汽配行业都极度分散没有形成连锁化,同时整个行业缺乏统一的系统和数据。

经历从2013年开始的O2O洗礼,线上线下不太成功的融合尝试,康众和途虎等企业的突围,以及阿里腾讯这样的大产业资本注资 汽车 后市场,行业人士逐渐接受修配融合的发展路径。但对于到底是“修”还是“配”主导修配融合,还未形成统一口径。

行业观点莫衷一是,修配融合仍需时日。 汽修和汽配,到底谁的机会更大?

中美市场有相同点,但不同点更多

无论模式借鉴还是趋势判断,中国 汽车 后市场经常对标美国 汽车 后市场,试图从已有轮廓勾勒出全图景,修配融合的论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此而来。

为何如此?

从大的层面,中美 汽车 后市场确实存在一些相同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万国车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汽修汽配行业极度复杂,在技术、数据、服务标准等层面存在极大难度。也正因为如此,整个行业才有整合的价值,为最终脱颖而出的平台树立门槛。这一点也是中美 汽车 后市场相似性的底层逻辑。

然而,从微观层面,我们会观察到中美 汽车 后市场其实存在更多不同点,有些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以上6点中,2、4、6随着时间推移可能被消除,但1、3、5很难改变。

第1点决定了中国市场修理厂地理位置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撼动,房租成本也不易下降,社区店三公里圈层仍是核心;

第3点决定了车主不可能跳过维修终端触达配件,维修终端对配件的话语权难以取代;

第5点,从短期来看,主机厂-4S体系不可能放弃售后板块,独立售后市场会长期和4S体系竞争。

中美 汽车 后市场对比

为什么说NAPA是修配融合?

再来看看美国的NAPA及其修配融合。

NAPA全称国家 汽车 零部件协会,成立于1925年,早期提供全国 汽车 零部件供应,目前隶属于集团Genuine Parts Company(简称GPC),是 汽车 零部件集团下的品牌。

NAPA被国内熟知主要因为它是美国四大上市汽配连锁之一,也就是作为汽配供应链平台。不同于AutoZone以DIY市场为主,NAPA的核心市场是 DIFM ,通俗而言就是为 修理厂服务。

正因为核心业务是DIFM,NAPA聚集了一大批修理厂客户,因而有机会并成功从汽配领域进军汽修领域。 目前NAPA拥有60多个配送中心,6000多个汽配连锁店以及超过10000家维修保养加盟店。 一手是汽配,一手是汽修,NAPA的现有格局就是国内所说的修配融合。

针对加盟门店,NAPA主要提供两方面服务, 一是快速的配件供应和低于其他渠道的价格体系,二是培训认证服务。 简而言之,就是帮助加盟门店提高供应链效率,实现项目和服务标准化。

因此,融合不是简单的配件供应关系,更是深刻影响加盟门店的业务和经营。

NAPA能够做到如此程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先发优势。由于成立时间早,行业竞争并不激烈,同时整个行业效率和标准化缺失,NAPA从效率层面有效解决了修理厂甚至整个行业的痛点。

与此同时,美国维修保养市场呈现明显的细分化格局,发展出一批换油、轮胎、玻璃、事故车等领域的连锁品牌,维修和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分离状态,这也促使美国四大汽配连锁更容易整合线下终端,从而实现NAPA的修配融合。

中国 汽车 后市场仍是流量生意

通过中美 汽车 后市场对比,以及对NAPA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跳出宏观层面,从微观视角看待中国 汽车 后市场修配融合的路径,而不是生搬硬套。

目前大部分行业人士倾向于认为汽配供应链主导修配融合的发展,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特别是最后一点,让部分国内企业研究学习NAPA并引入市场。

但上文提到,中美 汽车 后市场存在几个通过时间都难以改变的差异性: 一是修理厂地理位置不可能迁移到郊区,二是主机厂-4S体系和独立售后市场之间的竞争。 第一点导致门店成本高企不下(这也是为什么自有商铺的修理厂活得都不错),第二点导致门店始终存在流量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千人 汽车 保有量是中国4倍多,但门店只有中国的1/3,如此巨大的鸿沟,进一步凸显中国 汽车 后市场的流量缺失问题。

在现实层面, 汽车 服务世界专栏作者宋全业早在2018年下半年就提出一个现象:不少修理厂的流量出现断崖式下滑。随着 汽车 行驶里程下降、主机厂推动售后车主回流、保险公司分发流量、互联网平台抢占,修理厂的流量只会越来越差。

因此,对比而言,中美 汽车 后市场最为本质的差异性可能在于:

美国 汽车 后市场是效率提升逻辑,而中国 汽车 后市场却是流量生意。

美国先进模式的代表,是那些解决行业供应链物流效率、服务效率的企业,在中国,效率提升逻辑仍然有效,但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谁能解决门店流量问题,谁就更有机会整合线下门店。

修配融合到底由谁主导?“修”还是“配”?

2018年8月阿里、康众、 汽车 超人合作成立新康众,同年10月发布天猫车站;2019年3月天猫车站发布认证体系;2019年12月新康众推出天猫养车连锁模式。

毫无疑问,近两年新康众在快速推进整合线下维修门店,以汽配供应链为基础,辅以F6的SaaS系统,希望主导修配融合。

如果没有阿里的战略投资,康众很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专注汽配供应链的布局而不涉足整合维修终端。但是阿里的和整个生态体系给了新康众这样的机会。

类似的,京东收购淘汽档口,以汽配供应链切入,随后相继推出京东云配和京车会,通过两年时间发展超过400家京车会门店,也是同样的逻辑。

路径很清晰,但实际效果如何?至少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这样的路径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汽配供应链平台的市场份额不到1%,行业覆盖率所带来的行业影响力还不足够;另一方面,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C端流量如何有效导入B端,还有待观察。

核心问题仍然是流量。正如新康众从天猫车站到天猫养车的变化,商宝国在2019年年底也承认不能忽视修理厂对导流的诉求。但到底能否解决,还需要市场验证。

在“修”的层面,以途虎为代表的连锁模型似乎能更好地解决门店流量问题。

从行业反馈了解到,不少传统修理厂谈“虎”色变,正是因为他们的流量受途虎影响被严重分流。与此同时,途虎能够做到强管控加盟模式,也是因为切切实实掌控着途虎工场店的核心流量。

在强管控模式下,以超过1900家途虎工场店为基础,途虎反向整合汽配供应链并非没有机会。

另外,华胜前几年收购隆丰成立极配也算是一个例证。

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言:行业应该更多从维修门店视角出发,门店的问题还得交给门店自己解决。

但维修连锁也存在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资本市场对维修连锁的价值判断偏低。汽配供应链的规模效应和市盈率显然高于维修连锁,这也是近两年资本相继注资汽配供应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无论是“修”还是“配”,在修配融合的道路上还未完全显现绝对话语权。

汽修行业过饱和可能是常态

对修配融合持乐观态度的行业人士乐于见到一个供需平衡的市场状态,优胜劣汰、整合并购、维修门店缩减到20万家……这种论调是行业主流。

现实果真如此?

据天眼查的统计数据,虽然近几年维修企业注册速度放缓,但仍然处于微增状态,即便是疫情影响的上半年也有不少新注册门店。经常观察到一个现象: 一家修理厂被挂牌,接盘的人往往还是经营这个行业。另外,认为汽修行业赚钱的跨行业者也不在少数。从4S店出走的很多员工也会选择经营一家修理厂。

毕竟,现阶段还有多少稳定赚钱的行业呢?

事实上,在和美国 汽车 后市场对比时,我们不能忽视人的因素。在美国修理厂整合过程中,原门店老板并不排斥加入其他门店。一个美国维修技师类似于一个流动的修理站,工具箱隶属于个人,他们是稀缺。另外,转行也是常见的选择。

在中国则正好相反,一位修理厂老板的话可能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不做这个行业,我还能做什么?”

坚守汽修行业的老兵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与此同时,美国 汽车 后市场并非一成不变,近几年也在发生变化。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冲击着传统渠道,专修门店的流量也受到冲击,不得不考虑增加项目维持经营。

流量是一个全球性难题,特别是在遭受疫情影响的当下。

从这个角度而言,流量生意将是中国 汽车 后市场的长期状态,汽修行业过饱和也可能是常态。走向修配融合的企业,终究无法绕过门店流量问题。

写在最后:

对比美国和国内,我们认同修配融合方向,认同配件供应链的资本价值,但同时,因中美市场差异极大,汽修端的价值总体上远超美国,而长期来看汽修端的核心痛点仍会是流量。

在美国,NAPA核心解决的是产业链效率问题,而在国内,需同时解决产业链效率及车主流量问题,所以,谁将成为中国的NAPA?可能谁都不会是,在国内做NAPA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