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_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
1.富士康欲吞10%汽车市场,狠话转身是笑话
2.2019年度车企销量盘点:日系逆势而上,红旗现“黑马”态势
3.上半年各行业净利润增长率,汽车行业垫底,汽车行业何去何从?
4.19年车企财报,有的还有泳衣,有的下面一凉
5.10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年报解读 2019年“南”2020年“更南”
6.2019八大零部件企业 海外巨头大批裁员
7.汽车报废回收市场将爆发增长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的前端产业链,对汽车产品舒适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影响显著,零部件的发展方向又与整车的发展密不可分。它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 客户需求趋势
汽车用户需求趋势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引擎,也直接影响着汽车零部件整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80、90后新一代司机的涌现,未来客户将更加注重驾驶体验,追求舒适性、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车载通讯及车载需求增加,系统不断更新升级,车辆内饰追求绿色环保、美观大方,因此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需求增加,悬架系统不断升级,NVH性能也要不断提升;安全性方面,客户需求已经由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主动安全需求日益增加,如车身稳定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盲区监测、前下防撞、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等功能已经成为车辆标配;
便利性方面,汽车智能化电子产品应用广泛、数字网络化、总线化趋势加强,自动雨刮、自动灯光、遥控钥匙、自动锁车等功能日益完善;经济性方面,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不断优化,通过降低整车自重降油耗,铝合金件占比增加,免维护传动轴和电桥的维护周期延长,车辆零部件的可靠性、耐久性要求提升。因此,零部件企业要不断推动零部件产品转型升级,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
2.政策法规趋势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能环保、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节能环保方面,如《GB17691—2018 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等通过汽车节能减排来保护环境,这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在这些政策的拉动下,后处理排气系统、尿素系统、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氢燃料系统、轻量化材料、新型环保材料、环保加工工艺应用将增加。
安全方面,如《JT /T 1178.2—2019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589—2016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等,将加速胎压报警系统(LDWS)、预碰撞警示系统(FCW)、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盘式制动器、爆胎应急装置、自调节前大灯、防飞溅系统、自动调整制动装置、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3.?技术发展趋势
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围绕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系统化和模块化。智能化方面,通过电子技术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电子产品在整车价值占比逐年提升,汽车电子向集成化、电控化发展,车联网、智能驾驶、主动安全、车道保持系统、智能操纵装置等技术应用更加普遍。
电动化方面,要求在新型动力(新能源)开发、材料选用、加工工艺、汽车使用过程尾气处理和报废等环节中充分体现节能减排、汽车与环境的和谐,新能源成为行业热点;轻量化方面,汽车轻量化实际上就是零部件的轻量化,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材料结构性能优化,铝铸件、铝镁合金件、车用塑料件的大量应用将是一个趋势;系统化和模块化方面,系统化是功能的集成,开发的概念,整车厂与供应商联合开发,供应商从零部件设计、开发、检测、试验验证等过程全程参与,供应商为主机厂提供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模块化是将总成和零部件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完整的功能单元,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
4.发展模式趋势
国外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发展模式主要有西欧、美国、日韩等,西欧主要是自由发展模式,零部件相当发达,甚至超过整车发展,整车与零部件厂家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美国和加拿大模式,零部件与整车势均力敌,主要以市场竞争为基础;日本和韩国是相互协作模式,零部件相当强大,以资本关系为基础,但仍受整车厂制约;俄罗斯模式,零部件基本依附或从属于整车厂,暂未取得相对独立地位。
我国整车厂与零部件发展关系主要有主机依附型、扶植型、市场自主型、外商投资型等模式,主机依附型主要是一些整车厂旗下的零部件企业,发展高度依附于整车厂的发展;扶植型零部件企业主要位于湖北、广州等地,这些地方整车厂分布较多;市场自主型零部件企业主要依靠自身成熟先进的管理模式、领先的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外商投资型零部件企业主要有熟知的德尔福、伟世通、博世等。
未来总体上零部件企业将不断从整车厂剥离,整车制造企业逐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向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零部件越来越多依靠外部独立的零部件制造商提供。零部件从整车剥离,相互间建立起对等合作、战略伙伴的新兴互动协作关系。但是无论哪种模式,均表现为整车厂必须掌控核心零部件。
富士康欲吞10%汽车市场,狠话转身是笑话
如果用自己和自己来对比,长城汽车的2019年并不算完美,但如果放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大环境下,长城汽车的2019年可以说完美“抗压”。
2020年3月31日,长城汽车公布了2019年财报,报告显示长城汽车2019年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同比下降3.04%;净利润45.31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亿元,同比下降13.64%。
就像刚刚说的,2019年并不是长城汽车历史上完美的一年,但从整个市场来看,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2018年整体下滑的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0万辆和2,144.4万辆,同别下降9.2%和9.6%。
但长城汽车却逆势上扬,达到106万辆,同比微增长1.43%。从月销量来看排除11,12月的调整,仅仅只有5月的销量弱于2018年,其余均超过2018年,在2019年这样下滑的大盘中能够有这样的成绩能够看出长城汽车的“抗压”能力。
翻遍了长城汽车的的财务报表,有几个数字值得我们关注。
45.3亿元
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净利润达到45.31亿元,同比下滑13.6%。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到44.9亿元。
虽然2019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遭遇到了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是在下半年长城汽车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长城汽车在第三季度实现了14亿元的净利润,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507%,较市场普遍预期高出40-50%。
利润大幅反弹主要原因是毛利率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至18.6%——同比增长了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核心息税前利润率达到6.5%,而2019年第二季度为5.6%。这样的改变主要受益于有效的成本控制、更多F7和高端产品的销售组合改善销售,最后在大环境下滑的情况下,长城汽车每辆车年化固定成本的重大运营杠杆仅同比增长4%,远远好于18财年的水平。虽然2019年第四季度由于年末费用提计使得9~12月单车利润有所下滑但是整体还是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势。
虽然相比之前最高2016年106亿净利润相比仅仅只有一半不到,但是从市场竞争来看2019年长城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9年自主SUV市场出现15.1%的下滑,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销量却同比微增0.44%。在这个淘汰的市场环境下不进则退,专注于SUV的哈弗品牌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增长也让长城汽车在SUV市场的占有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862亿
862亿是长城汽车2019年整车销售收入,相比2019年915亿的整车销售收入,2019年降低了5.79%,在销量增长的情况下为何收入还降低?
答案就是高价车型的销量占比下滑以及价格战导致的单车利润下滑。2019年定位高端的WEY品牌销量下滑28.28%,在整个长城汽车的销量占比从原来13.2%下滑至9.4%,提供的营收和利润都有所下滑。不仅如此在2019年上半年长城汽车依旧开展让利和红包活动也让每辆车的单车售价有所下滑,这都是长城汽车整车销售收入下滑的关键原因。
88.5亿元
88.5亿元,这是长城汽车零部件以及其他销售收入,相比去年62.02亿元的数据来看今年同比增长42.78%。
对此长城汽车表示零部件及其他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新收入准则要求,长城汽车承担的工厂交货模式的运输服务,按市场交易价格从整车收入中剥离,调入运输收入。其次是2019年长城汽车汽车零配件外销收入增加。
我们都知道长城汽车将旗下重要的4个零部件供应商从主体中剥离,能够使得其能够更加独立自由发展,而在长城汽车内部的零部件销售都是售卖长城汽车的零部件,外销收入增加这一点能够看出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增加,以及布局的逐渐完善。
14.69万元
14.69万元,这是长城汽车每个员工的平均工资。
报表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长城汽车共僱用僱员59,756名,相比2018年的63,455名减少了3,699名,但是与此同时长城汽车的薪水与总收入占比却从2018年的8.8%提升到了9.13%.
更少的雇员,更高的薪水池,由于我们无法得知每个岗位的加权数,所以我们根据962亿元的总营收以及59,756个雇员的数据粗略计算得到14.69万元这一平均工资,相比2018年13.75万元的数字来比2019年长城汽车的平均工资提升了6.8%。
27.16亿元
27.16亿元,这是长城汽车2019年的研发费用,相比2018年17.42亿元同比增长55.8%,占到了整个集团营收的2.8%。
2019年长城汽车在下一代全新H6的平台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实力,这款预期到2020年下半年亮相的重磅车型不仅代表着长城汽车的未来更是其能否真正全球车企的关键,所以长城汽车在新技术的投入上也是不遗余力。
包括在智能化上,长城汽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车联网和智能网联领域,长城汽车正在构建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共同推?动5G、物联网、自动驾驶、车联网V2X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加速共性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不仅如此在海外市场,长城汽车也在不断投入研发,2019年投产的图拉工厂,长城汽车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这些都使得2019年长城汽车的研发费用骤增。
82,198元
82,198元,这是长城汽车2019年单车平均售价。
报表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汽车销售收入达到862亿元,与此同时2019年长城汽车销量达到1,060,298辆,按照不精确的计算得到2019年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为82,198元。
相比2018年86,891元,2019年长城汽车单车售价同比下滑5.4%。理由我们在之前也提到和整车销售收入下滑一样,M6车型销量的提升以及WEY品牌等高端车型占比的下滑以及优惠的增加使得长城汽车整体单车利润有所下滑。
但是还是那句话,对于长城汽车来说2019年的整个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能够牺牲一定的利润而达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其实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举措。能近能退这也是长城汽车能够一直屹立于自主SUV头部老大位置的关键原因。
6.54万辆
6.54万辆,这是2019年长城汽车整车出口销量。
2019年实现整车出口6.54万辆,同比增涨达44.93%,其中,皮卡车型全年出口1.7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66%;SUV车型出口4.38万辆,同比大增57.62%。2019年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全面进阶,海外市场的地位在长城汽车内部不断提高。
除去俄罗斯图拉工厂、印度塔里冈工厂以及泰国工厂,长城汽车位于日本、韩国、印度、德国、奥地利、美国的海外研发中心也均投入运营,实现全球化研发,有助于促进本集团产品质量快速提升。
从目前来看,在整个营收来看,中国市场占到整个长城汽车营收的94.1%,但是未来随着长城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不断发力,这一数字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12.37天
12.37天,这是2019年长城汽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收款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
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长城汽车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创下了历史记录达到12.37天,这意味着长城汽车内部资金也受到了市场下滑带来的冲击,其资金周转也面临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但是不要就此以为长城汽车资金周转困难,要知道同级别的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团这一数字为15.17天、广汽集团为17.09天、江淮汽车高达27.91天,东风汽车甚至高达125.26天。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挑战确实存在,资金周转压力也有目共睹,不过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依旧处于领先的地位。
总结来看,2019年的长城汽车确实面对很多的风险和挑战,内部压力也确实增加很多,但是横向其他企业来看,长城汽车依旧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在SUV市场如此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长城汽车依旧保证了45亿元的净利润证明了其巨大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进军,长城汽车将开拓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但是随之而来的加大投资也是必不可免,所以我们预期在未来的近几年长城汽车的营收不会有很大的增长,但是无论是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地位,长城汽车都将有一个全新的突破。
文/林嘉浩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年度车企销量盘点:日系逆势而上,红旗现“黑马”态势
在汽车领域卷土重来,富士康已迈出激进的一步。
在10月中旬的企业科技日上,富士康一口气对外公布了多个野心勃勃的电动车,并提出了5年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如果说,年初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以下简称FCA)成立合资公司仅仅是观望阶段的“小打小闹”,那当下的富士康已走过厉兵秣马的酝酿阶段,棋局里即将落下的每一颗棋子,都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将台湾的电动汽车产业推向世界。”
这句看似打鸡血的口号,正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发布会现场立下的flag。2019年,他接任一把手后就开启了内部改革,将富士康的转型升级为“3+3”战略,即积极切入电动汽车、健康医疗与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抢滩人工智能、5G和半导体三大新兴技术。此次发布的电动车愿景,正契合最新布局。
按照刘扬伟的说法,富士康未来不会生产整车,也不会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但是在2025年到2027年间,他们要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
此举决心很大,野心也不小。据悉,围绕着电动车领域的生产链条,富士康已经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就合作进行谈判,按照一把手刘扬伟自己的估算,2027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万辆,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300万辆新车将被深深打上Foxconn的烙印。
“造车梦”,从郭台铭到刘扬伟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代组装商,也是苹果产品的主要组装商。大多数人对该公司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深陷舆论漩涡的“血汗工厂”,而掌门人的形象,也依旧停留在创始人郭台铭阶段,但实际上,如今的富士康已被刘扬伟接棒,且正在试图打造出比“苹果组装厂”更加多元的身份。
最近几年,该公司频频试水汽车领域,并试图在电动车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占据核心地位。囿于笔墨,我们对富士康早期联姻北汽探索汽车租赁、收购安泰电业试图蚕食汽车电子市场等“旧事”暂且按下不提;而业界曾经频传富士康与吉利、裕隆等汽车制造商接触,商讨合作造车的可能性,但却被一再否认的诸多“传闻”,在此也略过不再赘述。
最早,从造车新势力的襁褓期开始追溯。
2015年,富士康联手腾讯、和谐汽车联合打造“和谐富腾”,以3:3:4的比例共同出资10亿元人民币。按照彼时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富士康负责电动车的设计与生产制造,和谐汽车负责汽车项目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搭建,而腾讯则负责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因三方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新闻一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造车新势力们尚在孵化酝酿的阶段,和谐富腾成立伊始,就吸引了包括原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前CEO付强、以及主导过宝马i8项目的集团副总裁毕福康的加入。随后,和谐富腾投资孵化了两个主要汽车项目,分别是主攻高端电动车的FMC?(全称Future?Mobility?Corporation)和主打经济型电动车的爱车(浙江爱车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公司)。
然而行至中途,富士康反悔了。
时间回拨到2016年,付强的爱驰亿维悄然成立。爱驰亿维与“爱车”的资本关系尚未被业界彻底梳理清楚,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就在上饶正式签约,虽然项目背后的投资方有和谐富腾,但签约仪式的活动现场却没有富士康的代表出席。有消息称,富士康已知难而退,决定与造车项目分道扬镳,不再参与爱车和FMC的后续投资。
后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人评价富士康是悬崖勒马,提前嗅到造车的风险,回归代工老本行才是明智之举;但也有人批评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卸磨杀驴,扔下烂摊子,又让陷入债务危机的和谐福腾屋漏偏逢连夜雨,回想昔日“铁三角”的豪言壮语,难免扼腕叹息。
尽管如此,对于电动车这块巨大的蛋糕,富士康心不死。在和谐福腾已近乎销声匿迹的2018年,富士康旗下的鸿海精密又通过子公司注入3亿元人民币,参与了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只是一年以后,小鹏汽车海外结构重组,经多方协商讨论并由会计师审核,决定由关联方IDG接收富士康股权以配合小鹏重组,根据官方的说法,富士康退出小鹏股权是为了避免影响后者重组的时间表和确定性。
再次回归公众视野,已是2020年
今年1月,日本媒体首先爆出FCA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两家企业将联合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未来不排除外销出口的可能性。后来,FCA在中国地区的官方微信平台也证实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并表示合资企业将在中国开发和制造新一代的纯电动汽车,并涉足车联网业务。
虽然此次合作的具体投资金额尚未确定,但富士康方面将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份,FCA则持有其余剩下的股份。刘扬伟彼时曾则向等外媒透露,该公司将在新的合资公司里承担设计、零部件和供应链管理的角色,按照他个人的预测,从长远来看,汽车业务将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0%。
与FCA官宣“联姻”的一个月后,富士康又表示将与台湾裕隆汽车成立合资企业,并与裕隆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富士康可能会为这合资企业提供零部件组装服务。
要做“电动车界的安卓”
把镜头拉回当下,富士康打算怎么玩?
在近日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正式对外发布了纯电动底盘平台MIH,作为中的开放式平台,MIH粗线条勾勒了富士康对电底盘以及汽车软硬件未来形态的大致轮廓。按照富士康披露的信息,他们必须尽快建立开放平台,为汽车制造商生产包括电池和汽车互联网服务在内的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
一言以蔽之,成为电气化时代的安卓。
富士康的现任技术负责人魏国章曾为苹果开发了多款核心软件,他在科技日现场介绍MIH新平台时表示,新项目具有“软件定义”、“软硬分层”与“开放生态”三大特色,能助力阶段电气化时代中短期的发展痛点。未来,将通过“软件定义”持续为汽车更新升级,在“软硬分层”的构架下,开发周期被缩短,效率得以提高,开放平台又降低了进入门坎,让更多伙伴可加入电动车产业的开发和创新探索。
根据现场PPT和外媒的公开信息,新的底盘平台能兼顾横跨B级车到E级车,支持前驱、后驱和四驱车型,配备的电池包电量暂时被划分为93kWh、100kWh和116kWh三个级别。前驱电机与后驱电机也能通过灵活的搭配,提供不同的动力输出。
但是,这似乎不能喂饱富士康的野心。
他们已把目光聚焦到电池板块。刘扬伟对外介绍,富士康还在2024年前推出一种商业化固态电池,这有可能取代当下电动汽车领域常用的锂离子电池。
从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锂电池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已经逐渐接近了极限,而固态电池可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且能突破当下锂电池的重量与成本瓶颈,更好地解决安全隐患,有望将锂电池的发展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东瀛日本算是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起步较早,最早入局的丰田在2008年就与固态电池创企伊利卡(Ilika)展开了合作,而在2019年,他们又宣布与松下合作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虽已推出固态电池原型产品,但真正走向市场化商业应用预计要到2025年左右。除了技术维度的不算完善,固态电池当下的高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据丰田方面给出的数据,固态电池原型产品在充电速度上相较于现有锂电池具有明显优势,电量从0到100%仅需15分钟。而在电池寿命方面,丰田汽车其生产的固态电池在使用30年后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刘扬伟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富士康正在努力在中国和美国建立供应链,以实现其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多元化。
就在上个月,该公司与与国巨集团(Yageo?Group)正式结成了“战略联盟”,国巨将分享多年来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及在5G技术和半导体封装方面的优势,助力富士康羽翼未丰的电动汽车业务。
转型承压,狠话易变笑话?
门口的野蛮人们,在进军汽车行业之前,总是会喊出最亮的狠话。从乐视造车,欲将生态一统天下,到宝能等地产商动辄“几百亿造车、几万亿产值”,以及各大新势力构建起千万辆级电动车产能。然而狠话落地不成,便是最响的笑话。
富士康自投资和谐富腾开始,到小鹏股权退出,已经是上一轮笑话的深度参与者,显然它还不肯放弃这个回合抛出狠话的机会。
究其本质,鸿海/富士康造车的难点,在另一面便是催生其染指汽车产业野心的根源。原来放出狠话的动力,和沦为笑话的诱因,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转型压力来临,富士康无法固守原有阵地,必须朝着汽车产业拓展;而既有的痼疾和欠缺的汽车制造根基,又增大了失败的风险。
截至目前,鸿海约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的苹果公司,但是其智能手机制造部门的利润率已在近年遭遇继续萎缩。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富士康依靠苹果的代加工业务在销售额方面一度超越华为,但利润表现却普遍偏低。
特别是2016年以后,由于智能手机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越来越激化,利润贡献更是持续逆风。在2018年,该公司全年合并纯利润为1290亿台币,同比减少7%,成长模式和盈利业务的转型迫在眉睫,到了2019财年,富士康净利润下滑11%,跌到1153亿台币,连续3年下滑。
及至2019年,鸿海创始人郭台铭辞去董事长一职,刘扬伟履新,上任后即在同年11月的集团总结会议上提出“减少销售毛利率不到10%的业务”等建议,直言要努力减少对代工制造业的依赖,表明了该公司上层从郭台铭时代的重规模向未来重利润的经营转换的决心。
实际上,鸿海系旗下的台湾面板子公司群创光电就已在电视市场日渐收缩的大环境下,率先在业务上向汽车板块转移。富士康此前也曾多次试图面向电动汽车业务进行变革,但这些尝试并不算成功,据悉,以2020年和肺炎疫情的重创为契机,该公司将在电动车业务板块启动更多集团层面的。
2019年,鸿海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销售额接近95亿新台币,该公司希望到2025年,汽车和其他新业务能帮助毛利率提高到10%,并设定了五年后销售额达到1万亿新台币的目标。
台湾北极星研究院(Polaris?Research?Institute)院长梁国元表示,富士康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入局附加值更高的事情,电动汽车是一个理性的候选。
然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0%电动车市场谈何容易?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要做汽车中的谷歌安卓,实际上这样的企业大有人在,并且多数实力极为强大,都是在各自领域中的领跑者和巨头。
在系统供应商层面,不但有百度、谷歌和苹果这种老牌汽车系统供应商,还有风头最健的华为鸿蒙,正挟5G优势半路杀出。而三电层面,宁德时代/LG的电池实力远胜于富士康旗下的锂电科技(1%的宁德时代股权并不能让富士康左右竞争态势)。IGBT方面,海外的英飞凌、博世和国内的中车、斯达都已经构筑起技术壁垒。电控领域有联电等领跑。更不用说还有比亚迪这家既有电动车整车业务又有最完整供应链的全能选手,从电池电机电控到IGBT一应俱全。
二是中美纷争影响苹果,而苹果影响富士康。当美国极力打压华为,一方面是利益诉求使得这个霸权国家竭力阻拦中国2025技术升级战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苹果为首的美国公司在创新方面露出疲态,以及害怕输给中国后起之秀的胆怯。那么,来自中国对美国的反制,以及一直以来在科技层面的赶超,势必从中长期对苹果业绩产生冲击,那么很大程度依附于苹果而生的富士康,又将谈何远大理想?
最后,无论是10%市场,还是30万辆销量,都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2019年,全球电动车总销量230万辆,超过30万辆销量和10%份额的品牌仅有特斯拉一家,36.78万辆领衔所有车企。而亚军比亚迪为22.95万辆,略低于10%份额,排在三四位的北汽上汽分别为16万辆和13.77万辆。
随着电动车越发从政策市走向正常的市场,以往暴涨速度不再,2030年全球销量可能比原先给出的居高数字为低。如果富士康要达成那个目标,则必须实现垄断特斯拉级别的技术供应,或者至少拿下北汽加上汽。只是,如今新能源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一样,在不断涌现更多强者,使得富士康的野望愈发显得虚无缥缈。
回看富士康昔日在汽车领域立下的“投名状”,后来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蜻蜓点水并无实质性突破,或是在“合纵连横”的整合之路上雷声大雨点小。
当狠话越凶狠,则最后破碎的笑话越好笑。富士康的远大目标诚然不必原教旨主义式的嘲弄,但门口野蛮人们大多已经遭遇行业规律的挞伐,那么富士康如今又能作出怎样的深耕稳行举措,以免狠话沦为笑话?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半年各行业净利润增长率,汽车行业垫底,汽车行业何去何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11月份,我国汽车工业销售汽车2311万辆,同比下降9.1%;其中,乘用车销售1923.1万辆,同比下降10.5%。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将比去年下降8%。回顾2019全年,各大车企的产销量都出现下滑,逆势上扬者显得格外的耀眼。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奉上2019年度部分主流车系的销量盘点。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19年销售汽车1,539,651辆。东风有限整体及旗下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全年销量跑赢大势,东风日产创下全年销量纪录。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2019年全网终端销售1,170,278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0.3%,在车市下行的大势中保持增长,展现了全价值链体系力。SUV阵营中,奇骏全年终端销售212,629辆,同比增长3.9%;逍客全年终端销售182,133辆,同比增长9.9%。东风日产SUV车型全年整体销量(包括楼兰、奇骏、逍客、劲客和途达)为475,614辆,同比增长4.4%。轿车阵营中,轩逸组合全年终端销售465,715辆,同比增长0.4%;新生代骐达全年终端销售75,036辆,同比增长22%;新蓝鸟全年终端销售47,371辆,同比增长4.5%;第七代天籁ALTIMA全年终端销售86,587台,销量稳步攀升。
东风启辰汽车公司2019年全年终端销售122,808辆。其中,D60全年终端销售72,219辆,同比增长18.1%。东风启辰SUV车型全年整体销量(包括T60、T70、T90)为43,957辆。2019年下半年,东风启辰接连发布D60EV、e30、T60EV三款纯电动车型,全面开启电动化时代。除此之外,作为启辰今年即将推出的最为重磅的SUV车型,定位为A+级SUV的启辰星,从产品力上可谓开创了东风启辰品牌一个全新的纪元。其核心原因在于,启辰星是诞生自东风启辰全新VSA智能模块架构的首款车型,拥有48项超越同级的领先配置,未来将与东风日产共线生产。
其他品牌方面,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2019年全年国产车型终端销售33,417辆,同比增长18.1%。其中,创新豪华SUV英菲尼迪QX50?全年终端销售21,580辆,同比增长112.9%;豪华运动轿车英菲尼迪Q50L?全年终端销售11,837辆。东风有限旗下轻型商用车事业2019年全年销售213,148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全年销售160,117辆,同比增长4%。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全年销售53,031辆。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32.92亿元,跑赢大势;营业利润达成预算目标,营业利润率持续提升,实现整体经营保持高质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装备公司2019年完成营业收入29.23亿元,营业利润达成目标。
一汽集团
从整个一汽集团2019年的整车销量数据来看,其全年销量达346.4万辆,同比增长1.3%。自主品牌方面,红旗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奔腾累计销量12.05万辆,同比大涨33.4%。
一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红旗汽车,在2019年表现难能可贵。2019年度红旗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另一自主品牌奔腾累计销量12.05万辆,同比大涨33.4%。在昨日(2020年1月8日),2020年红旗品牌盛典暨H9全球首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红旗郑重发布未来发展目标:2020年,向20万辆级奋进;2022年,坚决超越40万辆;2025年,争取突破60万辆;2030年,奋力冲击80万辆-100万辆。新红旗将更加突出“品牌引领”,全力以赴用真心和创新打造新红旗品牌“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的品质和精神内核,坚决把“新红旗”这个曾让国人魂牵梦绕的“民族品牌”、“国家名片”塑造得更加辉煌。
合资方面,一汽-大众2019年度累计销量达到2,129,6辆,同比增长3.8%,成为国内有史以来首家突破210万辆销量大关的车企,并实现了近5年来首次夺冠。其中,大众品牌销量达到1,398,088辆,探岳、探歌两款SUV持续发力;奥迪品牌销量达到688,888辆,稳居国内豪华车市场前三位置。
一汽集团另一合资公司一汽丰田,一汽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73.8万辆,同比逆势增长2%,达成年度既定销售目标。其中,亚洲龙累计销量62329辆,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9千辆;卡罗拉全年销量357,798辆;丰田RAV4全年销量达到125,7辆。
北汽集团
北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经营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集团整车产销达到226万辆,位居行业第四位。营业收入达到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的国有企业。
北汽集团旗下品牌北京奔驰,其2019年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13%;福建奔驰全年销量超过2.5万辆,相比于2018年的2.76万辆有小幅下滑;北汽越野车全年销量3.6万辆。北京现代的销量数据则并未公布,根据中汽协所统计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份,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为59.2万辆,比2018年同期下降15.77%。
2019年10月,北汽集团正式发布了全新品牌“BEIJING”,这是北汽新能源与北汽绅宝两个品牌整合后的产物。BEIJING品牌旗下产品共分为两大序列,即新能源车序列(如EU7、EU5等)与燃油车序列(如U7、U5等),未来将会打造11款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矩阵。北汽集团旗下高端品牌ARCFOX也在2019年取得实质性的发展。2019年12月30日,ARCFOX首辆试产车在北汽麦格纳镇江工厂正式下线,内部代号N60,或在2020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
广汽集团
从广汽集团官方获取到其2019年的销量数据,其中2019年12月销量为186041辆,同比小幅下降0.35%;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方面,广汽集团累计销量达到2062160辆,同比下降3.99%。2020年广汽集团销量将挑战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的目标,即222.7万辆。
合资公司方面,广汽本田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770,884辆,同比增长4.0%。其中,Honda品牌、理念品牌全年累计销量756,098辆,Acura品牌全年累计销量14,786辆。年度重磅车型第十代雅阁(ACCORD)全年累计销量223,706辆,同比增长26.6%,稳居中高级轿车销量前列;新一代凌派(CRIDER)全年累计销量154,053辆,同比实现36.2%的大幅增长。皓影(BREEZE)自发布以来订单已突破2万台,有望在2020年成为广汽本田销量支柱车型之一。
旗下其他品牌方面,分业务板块来看,2019年全年广汽集团合资板块表现两极分化,其中广汽丰田表现最佳,实现近20%的增长,而广汽菲克则下滑幅度较高。具体数据显示,广汽丰田12月销量达5.78万辆,同比增长37.46%,1-12月份累计销量达68.2万辆,实现同比增长17.59%。广汽菲克12月销量为1.01万辆,同比微降1.1%,全年累计销量7.39万辆,同比下滑达40.96%;广汽三菱12月销量1.36万辆,同比增长1.35%,1-12月累计销量为13.3万辆,同比下滑7.64%。
自主板块来看,2019年,广汽乘用车表现不容乐观,下滑幅度较高,跌幅近30%。12月,广汽乘用车销量3.94万辆,同比下滑21.65%,1-12月累计销量38.46万辆,同比下滑28.14%。
奇瑞集团
1月8日,奇瑞汽车公布了其2019年的销量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份,奇瑞全年累计销量74.5万辆,同比微降0.9%。2019年12月是奇瑞汽车在2019全年市场表现最好的月份,累计销量达到9.3万辆,环比11月增长达到24%。
其中,自主品牌车型年销量同比增长6.9%。集团三大主力产品品牌——奇瑞汽车全新一代瑞虎8、艾瑞泽系列,奇瑞控股捷途系列的年销量均突破10万辆。全新一代瑞虎8的年销量116,494辆,同比增长?130.4%;艾瑞泽系列轿车的年销量124,506辆,同比增长11.8%;捷途系列的年销量138,032辆,同比增长245%。
吉利汽车
1月6日,吉利汽车发布2019年12月销量公告,据数据报告显示,12月吉利汽车的销量为13万辆,同比增长39.3%,2019年累计销量为136.16万辆,同比下滑9.3%,达成了吉利在2019年的销量目标136万辆,连续三年获得中国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而2020年吉利汽车的销量目标为141万辆。
其中帝豪家庭销量403,639辆,稳坐中国品牌轿车销量冠军;远景家庭销量283,259辆,几何汽车113,067辆,同比大涨66.5%;高端品牌领克128066辆,同比增长6.4%。
比亚迪汽车
2019年全系车型新车销量为451246辆。其中,12月单月销量为407辆,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30.9%。同样在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新车销量为219353辆,其中EV车型实现同比增长42.5%。受大环境影响,比亚迪2019年全年销量低于预期,完成2019年65万辆销量目标的70.98%。根据规划,比亚迪品牌还将在年内正式推出全新汉家族车型,促进销量继续增长。
长安汽车
1月8日,长安汽车(000625)官方披露了2019年12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长安汽车销量共计193716辆,同比增长31%;而从全年数据来看,长安汽车在2019年销量共计17591辆,较2018年的2074575辆同比下滑15%。从财报中可见,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三部分在12月份的销量为99568辆,与去年同比增长81%,在年底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乘用车部分,长安CS75、长安CS35、长安CS55、长安逸动等产品市场表现较好,成为长安旗下主要销量担当。
而合资方面,根据长安汽车披露的公告显示,长安福特2019年累计销量183987辆,同比下滑51.3%;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133608辆,同比下滑19.7%;合资板块销量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长安汽车总体的销量成绩。不过长安与福特方面也在就此加强合作布局,2019年9月26日,双方发布长安福特加速,预计在2021年前将至少投放18款新车,其中5款为新能源车型。
上汽通用
2019年在中国市场共销售新车超过309万辆,别克品牌销量为83.73万辆,同比减少19%。细分到车型,英朗、君威、GL8三款车型年销量均在10万辆以上,其中别克英朗全年销量最高,达27.93万辆,同比增长6.6%;其次是别克GL8,累计销量为14.81万辆,同比上涨2.6%;君威累计销量为12.36万辆,同比上涨23.2%。
雪佛兰品牌方面,累计销量为41.35万辆,同比减少24.8%。具体从车型来看,科鲁泽2019年销量超过10万辆,达14.2万辆;此外,除创界和科迈罗以外,雪佛兰旗下车型年销量均在万辆以上,其中科沃兹销量排行第二,为8.88万辆;沃兰多则同比增长124.9%达2.66万辆。
凯迪拉克2019年全年销量212,507辆,其中SUV车型表现较为突出,凯迪拉克XT5车型全年销量57,317辆,凯迪拉克XT4车型销量47,054辆,同比增长209.9%。凯迪拉克CT5上市两个月的累计销量达6,191辆;而中大型轿车CT6累计销量22,637辆,同比增长31.4%。
五菱品牌方面,全年累计新车销量为1,003,611辆。而宝骏品牌新车销量达到了608,269辆,为通用汽车在华309万辆的销量增砖添瓦。
马自达
从马自达官方了解到,马自达2019年在中国市场全年累计销量为227750辆,其中一汽马自达销量为91416辆,长安马自达销量为136334辆。相比2018年、2017年,马自达2019年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2018年,马自达在中国市场共销售272322辆,同比下降12%,2019年马自达全年销量相比2018年又下降了16.37%。
虽然2020年的整体车市下行或将持续,但马自达早已准备好“大招”,除推出CX-30外,关注度最高的SkyActive-X压燃发动机引入国内普及一事,成为了媒体乃至很多马自达粉丝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雷克萨斯
2019年12月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量为2.03万辆,其中智·混动车型的销量为7823辆,占当月销量的38.6%;1-12月,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20.05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智·混动车型累计销量为6.9万辆,同比增长39.3%。
雷克萨斯方面表示,2019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全年总销量与智·混动车型的销量均刷新了其在中国市场销量历史的最新纪录。据了解,目前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车型共有11款,包括主流轿车、SUV产品。其中轿车市场有IS、GS、ES、LS等系列;SUV市场有NX、RX、LX等系列车型,基本实现细分市场全覆盖。
据雷克萨斯规划,2020年,雷克萨斯还将继续向中国市场投放新产品,雷克萨斯全新MPV车型LM将于2月上市,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UX300e也将于二季度上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9年车企财报,有的还有泳衣,有的下面一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6月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销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预计今年全年总体将呈现负增长。
今年1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产销量下降幅度非常明显。而同期汽车行业的利润也大幅度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利润同比下滑23.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大幅下降24.9%;受原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加工和钢铁行业利润分别下降53.6%、21.8%。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上半年车企利润下滑超预期,上汽、广汽、吉利、长城多家头部企业营收与利润齐齐下滑,导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增长在各行业中落后。
如上汽集团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27.94%,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而长安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更是突破三位数,达到239%。
一汽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也非常不乐观,一汽轿车净利润不足千万元,同比下滑88.09%;而一汽夏利亏损超过5.5亿元。
近两年来汽车行业的业绩普遍持续下滑,影响汽车行业业绩下滑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因素:
1、主要受国内经济逆周期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的降温导致汽车消费增长缓慢,而新能源汽车进步又冲击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一些内资汽车企业转型缓慢,核心技术薄弱,跟不上市场的换代节奏,缺乏长期竞争力,因此导致利润下滑明显。
2、国内汽车行业饱和性发展。内资外资重合度过高,企业规模扩张过快,不仅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资金使用效率明显递减,使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这说明国内汽车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拐点,国内车企应避免盲目扩张。
3、受国内过去刺激消费政策拉动,汽车行业一度利润畸形增长,一旦扶持汽车行业的政策取消,就会对一些盲目扩张企业带来沉重压力,产能过剩情况明显,库存压力大增,受高库存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明显不足,负债明显上升,这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国六标准的转换、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对一些汽车企业业绩有影响,而进口汽车降低税率也影响了汽车价格,使汽车市场价格下沉,这也削减了企业利润。同时一些车企因库存高企被迫降价促销,挤压了车企利润。
5、“楼热车冷”说明了当前国内楼市对其他消费的挤占现象,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进步使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有些消费者则暂时通过二手车市场过渡,以备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成熟时购买新型汽车。
国内汽车行业目前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些维持传统、仿制、无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这会导致一些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汽车行业将会重新洗牌。对于那些不注重人才与技术核心的企业来说,未来将会举步维艰。
对于当前的车企来说,除了力争快速去库存减轻债务压力之外,还要充分掌握现金流,以现金流集中人才,积极开发领先核心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或者与5G、AI等技术积极整合,向无人驾驶等方向发展,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做前瞻,力争企业早日转型,向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方向发展,这可以说是华山一条路,几乎别无选择,除此之外恐怕就只有被收购兼并或被淘汰了。
1月至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新能源汽车逆风上扬就说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实再次证明企业自主研发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汽车行业因目前正处在上档升级的关建期,新标准汽车、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不断推出,汽车消费市场产品换代,购买者等待观望心理,加之产能过剩,世界经济下滑,车市疲软,出口下降,导致了汽车行业利润下降,生产厂商库存增加,进口汽车降价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出现行业洗牌现象。随着新技术新能源新标准在汽车行业逐步推开,清洁能源、自动驾驶,很快就会得到市场的青睐,新旧动能转换完成之时,新的购买力会很快形成,一个更加高级汽车消费热潮将会到来。
以销定产,提质降耗,压缩不必要的营销成本,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这就是亏损王,长安汽车旗下的长安福特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长安汽车上半年巨亏22.4亿元,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亏损王。上半年营收298.2亿,下降百分之16.2。销量下滑百分之32.,研发支出增加百分之17.8,管理成本支出增加百分之20.2。长安汽车巨亏主要原因还是成本管控出问题了,如果汽车销售价格不低于生产成本。我是在汽车行业工作很多年的人。其实中国汽车行业亏损主要原因就是管理有问题,汽车厂家如果对汽车需求产生预判,造成严重库存积压,如果不及时修正的话,损失是巨大的,俗话说货卖一层皮,汽车长期在露天停车场风吹日晒雨打,对汽车表面漆,和轮胎伤害很大。汽车行情不好,谁会要品相不好的车,只能折价售出,长期库存破相的车只能低于成本价销售,如果长期超销售量生产,以长安汽车的产量,一年因为折价销售产生几亿亏损是正常的。过剩产能的维护成本也是巨大的,由于对需求预判的失误,零部件购数量是远远高于实际需求的,汽车零部件保管不当的损失是很大,特别是易变形部件,不当长期存放很容易报废的,这我估计长安汽车这方面的损失也不会小,还有由于汽车积压原因低价促销,还有其他原因我就不说了,所以长安汽车巨亏就是必须的了。中国车企几乎都是一个毛病,我就用长安汽车代替了。这是哈飞汽车零部件厂家,据说停产好长时间了,因为长安福特不一定选用他们的配件。我在这家配件厂库房工作多年。他们的管理水平低下,连生产线布局和库房布局都是有问题,生产安排也问题多多,本来应该盈利的企业长期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状态。这家企业脱胎于国企,玩潜规则一流,有点职权的人都会想办法自肥,库房主任长期用一个外行,我在哪里只是一个库管,我只是完成自己库房的合理化布局,本来我是想把整个库房物品进行合理化布局的,可惜那个外行主任跳槽了,又来一个外行,他尽然让我们做分外的工作,我一来气离开这个企业,后来我就身体出问题,后来再一次换库房主任找我回去,我再也没回去,她让我只会大家如何做就行了。这是长安福特哈尔滨分公司的露天停车场。其实我通过说我工作过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说的问题,中国车企也存在的,不少岗位的领导都是外行,外行指挥内行能好吗。中国车企要想好,管理层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企业管理者水平上去了,因为企业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损失就避免了,管理水平高的人可能盲目生产吗。中国汽车行业失去自主研发最好的时期,其实研发能力差几乎是我们中国个个行业的通病。几乎所有的行业都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不少行业表面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部件几乎都是外国研发的,这个我们中国体制和教育方法不科学有关系,我们历来估计学习不是创新,学习别人只能复制,哪来的创新,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模仿能力一流,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几乎没有,这都是错误教育理念造成的。我们汽车行业只能靠提高产品质量入手了,提高自己的产品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就要改变学校以学为纲的教育方针了,提高我们未来劳动者的领悟力,才是提高我们研发能力的关键。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我们近邻日本了,比如手机行业日本不和我们终端生产搞恶性竞争,去占领手机零部件生产领域,结果每年手机部件利润比我们整个手机行业利润都高。我们中国太重视终端生产了,表面产值巨大,销售额巨大,实际利润微薄,最后动不动被人家说倾销,所以我们每个行业都要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材料和基础部件的研发,凭借人力和社会配置优势,拿到每个生产环节的主导权,我们制造业强国是水道渠成的。
这两年汽车行业还真是不太好。
但是,汽车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等经济好转,总会有复苏的一天。
目前中国家庭的平均汽车拥有量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汽车消费的市场还是很大。
从投资的角度,当行业处在谷底的时候,反而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吧,在竞争中,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公司会被淘汰,行业中的好公司会有更好的机会。
汽车业在所有制造行业中,是管理做得非常好的,最早的流水线作业来源于福特,之后精益生产又起源于丰田。如此高效率的一个行业,一旦市场复苏,就能有非常不错的增长。
而新能源汽车对整个行业也有一些影响。中国依靠政策补贴,起来了一批企业,甚至也让新能源车成为投资追捧的对象,烧钱不止。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也正在挑战原有格局。
我倒是觉得汽车行业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行业。
诚邀,其实不用担心,这只是自主品牌淘汰赛的开端,未来3年,自主品牌会竞争加大,销量将呈现两极化,一些车企逐渐领军市场,而另一些将被淘汰,具体可以从汽车市场和汽车创新两方面讲:
第一、汽车市场:尽管汽车行业净利润垫底,汽车整体销量呈下降趋势,但这只是整个经济不景气的表像,从整个市场来看,中国市场汽车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中国每千人均汽车台数是比较低的,中国很多年轻人针对汽车需求是刚需,所以未来很长时间汽车需求量会激增;
第二、汽车创新:汽车领域涵盖了许许多多的制造行业,更与互联网行业紧密相连,适时推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未来肯定会把握先机,汽车生产实力的增大,汽车品牌的影响将一步步加大车企的差距,这也未创新提供了动力,若想生存,必须壮大!
综上,汽车行业不是萧条,而将是生死存亡的挑战,生存下来的,就是未来的领导者。
划重点,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上期净利润*10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6月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销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预计今年全年总体将呈现负增长。
今年1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产销量下降幅度非常明显。而同期汽车行业的利润也大幅度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利润同比下滑23.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大幅下降24.9%;受原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加工和钢铁行业利润分别下降53.6%、21.8%。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上半年车企利润下滑超预期,多家头部企业营收与利润齐齐下滑,导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增长在各行业中落后。
近两年来汽车行业的业绩普遍持续下滑,影响汽车行业业绩下滑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因素:
1、主要受国内经济逆周期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的降温导致汽车消费增长缓慢,而新能源汽车进步又冲击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一些内资汽车企业转型缓慢,核心技术薄弱,跟不上市场的换代节奏,缺乏长期竞争力,因此导致利润下滑明显。
2、国内汽车行业饱和性发展。内资外资重合度过高,企业规模扩张过快,不仅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资金使用效率明显递减,使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这说明国内汽车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拐点,国内车企应避免盲目扩张。
3、受国内过去刺激消费政策拉动,汽车行业一度利润畸形增长,一旦扶持汽车行业的政策取消,就会对一些盲目扩张企业带来沉重压力,产能过剩情况明显,库存压力大增,受高库存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明显不足,负债明显上升,这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国六标准的转换、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对一些汽车企业业绩有影响,而进口汽车降低税率也影响了汽车价格,使汽车市场价格下沉,这也削减了企业利润。同时一些车企因库存高企被迫降价促销,挤压了车企利润。
5、“楼热车冷”说明了当前国内楼市对其他消费的挤占现象,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进步使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有些消费者则暂时通过二手车市场过渡,以备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成熟时购买新型汽车。
国内汽车行业目前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些维持传统、仿制、无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这会导致一些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汽车行业将会重新洗牌。对于那些不注重人才与技术核心的企业来说,未来将会举步维艰。
对于当前的车企来说,除了力争快速去库存减轻债务压力之外,还要充分掌握现金流,以现金流集中人才,积极开发领先核心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或者与5G、AI等技术积极整合,向无人驾驶等方向发展,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做前瞻,力争企业早日转型,向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方向发展,这可以说是华山一条路,几乎别无选择,除此之外恐怕就只有被收购兼并或被淘汰了。
1月至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新能源汽车逆风上扬就说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实再次证明企业自主研发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10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年报解读 2019年“南”2020年“更南”
在最近几周,各家车企陆续公布了2019年财报数据。蔓延至今的疫情,并没有彻底掩盖车市连续两年的下滑颓势。对于多数车企而言,2019年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是下滑的,困难一直没有走远,如何长远地过好日子,仍然艰难。
在解读各家财报之前,我们对各家车企2019年的净利润进行了台阶划分。比如,分为“超过100亿”、“超过50亿”、“超过10亿”、“10亿以内”和“净利润为负”这5档,之后进入正文。
★?已超百亿,仍在下滑
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超100亿的汽车集团只有2家,分别是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这恰好是2家国企,其中,合资品牌的份额足够大,而自主品牌也在努力成长。
截止发稿,上汽集团仍没有正式公布2019年财报数据。只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对2019年年度业绩进行了预告。在其公告中称,上汽集团2019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256亿元,同比减少28.9%左右,绝对值居首,但跌幅也达到了两位数。
具体看业绩,2019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为623.8万辆,同比减少11.54%。很显然,销量下滑,直接影响了公司净利润。而且,作为上汽集团的“利润奶牛”,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2019年,上汽大众全年销量达200万辆,同比下滑3.07%;上汽通用全年销量共160万辆,同比下滑18.78%。
至于自主板块,造血能力仍然不足。2019年,上汽乘用车全年销量67.3万辆,同比下滑4.08%;上汽通用五菱(算作自主板块)全年销量166.0万辆,同比下滑19.42%;上汽大通全年销量15.3万辆,同比增长21.36%,虽然亮眼,但体量小,对整体影响不大。
另外,不可忽略的是,2019年车市持续震荡,所有车企面临着国五国六的切换压力,且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终端市场价格战压力山大,利润率进一步下探。
纵使庞大如上汽集团,短期内仍无法扭转利润下滑的问题。
另一家是东风集团。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东风集团实现营收1010.87亿元,同比下滑3.3%,实现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下滑0.93%,已经优于多数车企了。
在销量方面,东风集团2019年全年销量为293.2万辆,同比下滑3.9%。但乘用车和商用车,却是“冰火两重天”,2019年乘用车全年销量为246.36万辆,同比下滑5.7%,商用车销量为46.83万辆,同比增长6.3%。
所以,东风集团也表示,其收入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商用车板块。
如果具体到乘用车板块,2019年,合资乘用车销量为214万辆,同比下滑4.0%,受法系颓势所累,神龙汽车和雷诺汽车销售收入大幅下降,但日系崛起,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的销量创下新高。
2019年,自主乘用车销量为32.4万辆,同比下滑15.2%。自主矩阵大而不强,这是东风集团一直以来遇到的问题。
★?50亿争流,各有千秋
如果列一个净利润榜单,吉利汽车可以排在国内第三的位置。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吉利汽车全年营收为4.01亿元,同比下滑9%,实现股东应占净利81.9亿元,同比下滑35%。
就销量而言,吉利担当得起自主品牌领头羊的位置。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136万辆(包含领克品牌),同比下降9.3%。这一跌幅,其实是高于车市整体跌幅的。
吉利汽车在公告中提到,由于需求疲软及市场竞争激烈,造成产品定价压力,所以直接影响了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中,吉利提到现金流表现良好,与2019年末相比进一步增加23%至193亿元,并承诺不裁员、不降薪、不延期支付员工薪酬,也不会下调2020年初设定的141万辆销量目标。
华晨中国2019年的财报数据颇有些意思。
据报告显示,2019年华晨中国收益为38.62亿元,同比下滑11.77%,但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67.62亿元,同比增长16.18%,成为唯一利润大于收益的车企。
至于原因,很多人也可以猜到。华晨中国2019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华晨宝马的利润分成。2019年,绝对是豪华品牌“吃香喝辣”的一年。
以华晨宝马为例,全年销量为54.59万辆,同比增长17.1%,净利润达到76.26亿元,同比增长22.1%。
如果除去华晨宝马的利润贡献,华晨中国其他业务板块在2019年亏损了10.64亿元,主要由于轻型客车、MPV以及汽车零部件销量减少所致。
3月31日,广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财报数据。
据报告显示,广汽集团2019年实现营收5.04亿元,同比下滑1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18亿元,同比下滑39.3%,同样超过了50亿元。
就销量而言,2019年广汽集团合计销量为206.22万辆,同比下滑3.99%。其中,广汽本田贡献77.08万辆,同比增长4.0%,广汽丰田68.20万辆,同比增长17.6%,两家公司合计销量占到总销量的70.5%。作为自主品牌的广汽传祺全年销量38.46万辆,同比下滑26.89%,稍显失意。
“利润奶牛”来自于合资品牌,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寻找发力点,这大概是广汽集团的财报现状。
★?10亿之上,生存红线
再往下数,各家车企的净利润开始低于50亿元。
据财报显示,长城汽车2019年实现营收962.1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3.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13.64%;全年销量超过105万辆,同比增长0.69%。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长城汽车的研发费用增长超一半,同时,海外业绩开始发力,2019年海外市场营收为55.22亿元,同比增长66.61%。
在“走出去”的战略中,长城汽车布局决绝。
从去年开始,已先后在俄罗斯图拉建设工厂、收购泰国罗勇工厂、收购印度塔里冈工厂,其擅长的皮卡车型,更容易打开国外市场。唯一可惜的是,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行业停摆,长城汽车难以独善其身。
目前,长城汽车2020年销量目标从111万辆下调至102万辆。
北京汽车的特点分外鲜明,这也是一家极度依赖豪华品牌的上市车企。
据财报显示,2019年北京汽车实现营收1746.33亿元,同比增长14.9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0.83亿元,同比下滑7.83%。其中,北京奔驰实现营收为1551.54亿元,同比增长14.58%。只要算一下占比,完全可以看出北京奔驰对于北京汽车的意义了。
北京汽车自主板块也在努力地寻找方向。2019年,北汽绅宝与北汽新能源合并,并开始启用BEIJING品牌。纯电动汽车仍是北京汽车重点发展的业务方向,不仅背靠巨大的潜力市场,而且政策相扶持,要说可期,当然可期。
2019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2亿元,同比下降42.03%,该净利润下滑幅度是所有主流车企中最大的。
至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比亚迪提到,行业、政策变化以及研发费用的上升皆影响了净利润。比亚迪是一家特别看重新能源发展的公司,之前也吃到了政策支持的红利,补贴退坡影响较大。
目前,政策释放的信号是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将延长2年,对比亚迪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谁在小赚,谁在亏损?
以上提到的上市车企,净利润均在10亿以上。还有一些车企,挣扎在“小赚”或者“亏损”的边缘。
行业寒冬,对这些车企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
3月25日,江铃汽车发布2019年财报,全年实现营收291.74亿元,同比增加3.27%,实现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加60.96%。江铃汽车整车销售了29万辆,同比增长1.75%。
其中,JMC系列卡车是销量主力,福特牌SUV也增量明显,提升了其盈利水平。但如果细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19年为-3.08亿元,相比于2018年扣非净利润-2.78亿元,亏损进一步加大。
3月18日,江淮汽车披露了2019年财报。
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在2019年的营收达到了472.86亿元,同比下滑5.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相比于去年亏损7.86亿元,今年扭亏转盈,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
江淮汽车的特点是“商强乘弱”,2019年全年各品类车型的合计销量是42.12万辆,其中狭义乘用车的比例为38.5%。就毛利率而言,江淮商用车为13.59%,客车为16.78%,而乘用车仅有3.52%,商用车板块成为江淮汽车盈利的主要来源。
3月31日,海马汽车公布2019年财报,实现营收4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5亿元,出乎意外“扭亏转盈”。
事实上,海马一系列自救措施,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比如年初出售旗下房产,“卖房救厂”。此外,还转让了两家子公司的股权,给公司增加了现金流。
那么,哪些公司明显在亏损呢?2019年,力帆预计亏损49.81亿元,众泰的亏损额达到了60亿至90亿元。截止发稿,这两家公司仍没有正式发布年度财报。
纵观全局,有合资或豪华品牌作为“利润奶牛”的汽车公司,仍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销量靠前的主力自主品牌,也能够自力更生;身处边缘,岌岌可危的汽车公司,可能需要变卖资产才能勉强度日。
乐观一点想,有淘汰、有筛选也是一件好事。
行业艰辛,唯有努力。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曹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八大零部件企业 海外巨头大批裁员
文/宋双辉
曾经无限风光的零部件巨头们,如今的处境也愈发艰难。之前我们盘点了这次疫情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自中国的零部件断供,导致全球多地的汽车工厂“无米下锅”。
实际上零部件巨头们的日子去年开始就已经不好过了,最近国际主流的零部件企业都公布了2019年财报,在我们统计的10家零部件企业中只有两家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其他都是大幅下跌。
对于2020年的表现,大部分企业也都给出了不太乐观的预期,而这还是没有将此次疫情的影响考虑进去时作出的预测。
全球最大的零部件集团博世2019年销售额微跌,但是息税前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和印度这样的重要市场汽车产量大幅下滑,柴油车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公司内部对业务板块重组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对新技术和新项目投资增加导致的。
投资未来的钱不能省,所以2020年博世还将继续在电动化、自动化等领域投入10亿欧元。考虑到2025年之前全球汽车产量都不会增长,所以接下来的压力依旧很大,而在成本削减方面,博世表示必要时会考虑人员优化。
麦格纳的利润在2019年也出现了大幅下滑,部分原因是驾驶系统业务部门的工程成本上升带来的,不过未来几年这一成本有望下降。对于今年的表现,麦格纳预计净利润会比去年略有上升,在18亿美元-20亿美元之间。
受中美等市场汽车销量下滑的影响,2019年普利司通轮胎业务也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下滑,不过对2020年表现普利司通比较乐观,预计营收和利润能够分别实现1.2%和4.7%的增长。
另一家轮胎制造商米其林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虽然轮胎销量出现了下滑,不过得益于几笔出色的业务收购案加上公司运营管理有道,业绩还是实现了增长。不过市场如此不景气,米其林预计2020年利润会略有下降。
通用大罢工让供应商李尔销售额损失了3亿多美元,再加上全球车市走低、汇率不利因素以及公司内部重组的影响,导致2019年业绩出现了下滑,而对2020年的表现,李尔预计会与去年保持在差不多的水平。
通用罢工对法雷奥的业绩也有不小的影响,再加上全球汽车行业低迷,业绩下滑也就在所难免。不过法雷奥预计随着成本控制更加严格,今年公司有望跑赢大盘。
虽然座椅和内饰等主营业务表现不佳,但是收购歌乐电子对财务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佛吉亚2019年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增长。2020年佛吉亚也力争实现销售额和现金流的稳定增长。
安波福表示2019年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汇率影响、通用罢工以及对新技术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不过整体上公司表现还是亮点不少,增长率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9%,预计今年仍能够以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率7%的速度发展。
与安波福原本属于一家的德尔福科技在分拆后日子就难过多了,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跌,主要是欧洲柴油车不吃香加上许多车企关闭生产基地导致业务量下降。上个月这家公司也正式宣布被博格华纳收购了,下半年将完成交易。
伟世通的2019年整体业绩并不好,不过公司正在致力于推进下一代数字化座舱的研发,从第四季度的表现来看这种转型正在看到成效,因此伟世通预计2020年营收和利润都将实现增长。
整体来看,2019年通用汽车的大罢工加上越来越多车企调整生产布局,陆续关闭了一些工厂,对零部件企业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再加上汽车行业向新四化转型,零部件企业们也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所以成本也是不断增加。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企业也都是靠业务收购实现的,并非主营业务表现出色。
一季度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绝大部分零部件企业们的业绩都会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能否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得以冲淡,目前还无法判断,因此上面各家对2020年的业绩预测可能也会在疫情结束后有所调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报废回收市场将爆发增长
文/中国汽车报
车市寒冬,再加上“新四化”给汽车业带来百年一遇的巨变,2019年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格外风云激荡。下面,让我们看下2019年中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国际
1.零部件巨头大批裁员
2019年初以来,全球多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大陆、欧司朗、舍弗勒、奥托立夫、巴斯夫、马勒等相继公布了裁员,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例如,大陆集团未来十年内进行结构转型,预计将裁员2万余人。
2.埃孚收购威伯科
2019年3月底,埃孚宣布,以每股136.5美元的价格收购威伯科,股价总值约70亿美元,预计交易在2020年初完成。双方合并后的年销售总额将达400亿欧元,有望跻身全球零部件前三。
3.LG化学与SKI对簿公堂
韩国电池厂商LG化学在美国指控SKI通过雇用其前员工的方式来**LG化学的商业机密,并以欺诈手段赢得了与大众集团的合同。SKI否认指控,并反过来控告LG化学侵犯其电动汽车电池专利。
4.日立与本田合并零部件业务
2019年11月初,日立和本田宣布,将日立全资子公司日立汽车系统公司以及本田旗下的昭和、京滨和日信工业公司,整合成一家全新公司,由日立持股66.6%,而本田持股33.4%。
国内
5.潍柴海外并购
2019年12月,潍柴完成对德国ARADEX的战略收购。这是继潍柴与英国锡里斯动力携手及战略投资加拿大巴拉德后,在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又一次国际化战略布局。
6.比亚迪联手车企提供电
2019年6月,丰田宣布比亚迪进入其供应链体系,为丰田提供动力电池。奥迪也确认正在与比亚迪就购买电池一事进行商谈。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车企合作,比亚迪预计2022年前后将电池业务分拆出去独立上市。
7.宁德时代获电池大单
宁德时代已先后拿下大众集团MEB电动车项目平台的动力电池订单,以及宝马集团40亿欧元的电池订单。2019年11月,宝马集团又将宁德时代的电池订单从40亿欧元提升到73亿欧元。
8.沃特玛进入破产清算
2019年11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沃特玛破产清算一案。法院初步查明:沃特玛尚在经营,对外负债约1亿元,累计拖欠559家供应商债权约54亿余元。在法院裁定后,沃特玛宣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商务部等7部门对外公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从资质认定和管理、回收拆解行为规范、回收利用行为规范、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这对 汽车 市场 健康 发展有很好的的促进意义。由于 汽车 市场快速增长,随后带来的报废的规模也将爆发增长,而报废回收的松绑将促进 汽车 报废回收数量爆发式增长。
1、 汽车 报废和零部件循环利用领域的行业现状
2019年,全国机动车回收数量为229.5万辆,同比增长15.3%,其中 汽车 195.1万辆,同比增长16.8%,摩托车34.4万辆,同比增长7.1%。
从近几年的报废回收数量可见,鼓励报废更新政策对推动 汽车 报废市场发展有很好的促进意义。
前期为了防止拼装车上路,因此对 汽车 五大件取严格的销毁政策。随着 汽车 市场规模经济的突显,拼装车的生存空间几乎不存在了。2019年6月1日,《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不仅取消了回收企业数量控制的要求,同时取消了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强制回炉销毁的规定,拆解的“五大总成”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这也符合目前车市的发展的新阶段特征。
2、报废规模仍待提升
如果按照15年报废的概念,则2002年生产的车辆大部分在2017年前应该报废。而2019年报废的是500万的基数,报废率也在38%左右,相对是偏低的。
尤其是部分出租等车辆的报废年限更短,因此总体的报废率应该不足30%。
3、 汽车 报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堵点
首先是报废企业数量少。
由于“总量控制”的行政干预,全国的报废 汽车 回收拆解企业至2018年仅有500多家,不仅数量与10年前几乎相当,而且大都规模偏小、产能偏弱,根本无法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还会由此带来“报废车辆流入”等一系列 社会 问题。与之相对照, 汽车 年报废量两倍于我们的美国共有12000多家 汽车 拆解企业、20000家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和200家拆后报废 汽车 粉碎企业,也就是说支撑美国的 汽车 报废处理业务的企业数量是我们的50多倍。
其次是报废价格低
截至2020年,报废 汽车 的价格在400元-600元之间,报废 汽车 的价格主要受到车型以及重量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我国《报废 汽车 回收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报废 汽车 的收购价格,按照金属含量折算,参照废旧金属市场价格计价。”即:报废 汽车 回收企业,对收购报废 汽车 的定价,需依据 汽车 本身钢铁含量,参照当地废钢铁市场收购价格,加上合理的拆解、托运费用计价。
按照国家的报废车回收规定,正规企业回收报废车价格按重量计算,小轿车收购价一般在600-800元之间。由于正规拆解企业的回收价格低廉,因而正规的报废 汽车 回收拆解企业收车不足。
第三是二手车管理的难度大
车主都不愿意走报废流程。一部分原因是办理报废车辆手续麻烦,需要耗上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且报废补贴也少,所以一直拖着不报废。另一部分原因是,申请报废就需要把违章都处理完,而对于经常违规的车主就麻烦了,驾驶证的12分根本就不够扣。所以大部分车主都觉得车子反正用不上了,没必要处理这些东西,也就丢到一边不管了。虽然旧车不走正常报废流程,就没办法注销,车辆的信息还在名下,但边远地区的车主也不在乎这个。
3、 新报废细则的亮点较突出
亮点一:允许将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出售给再制造企业,提高回收价值。
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允许将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出售给再制造企业,提高回收价值。
为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草案》规定,拆解的“五大总成”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物尽其用。同时,为了确保拆解的零部件流向可查、风险可控,规定院负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的部门应当建立回收信息系统,回收企业应当如实记录“五大总成”等主要部件的数量、型号、流向等信息,并上传回收信息系统。
亮点二:删去对回收行业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规定,不再对回收企业实行数量控制。
这是落实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完善资质认定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一是二是对申请设立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企业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后,再申请资质认定。三是落实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在《草案》中删去对报废 汽车 回收行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由公安机关予以审批的规定。
亮点三是调整准入门槛。
在企业资质认定条件中,取消关于注册资本、场地面积、人员数量等已不完全符合实际的条件。同时增加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规定,要求企业在存储场地、设备设施、拆解操作规范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报废细则对车主利好
细则出台后,车主能感知到的是报废更便利。由于报废网点的增加,导致前期困扰的报废车辆要翻山越岭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才能报废的网点少问题得到一定改善。
细则出台后,车主能感知到的是报废价格更合理。前期报废网点少,主要针对的是必须要报废手续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出租等特殊行业用车,因此价格高低不重要。现在随着竞争的增大,必然要求网点的保费价格实现一车一价,要考虑报废后的回收件的高价值问题,否则就收不到好车。
细则出台后,车主能感知到的是交通环境的改善。老旧车辆和私自拆车拼装维修的问题改善。过去修车的概念有正品、副品、拆车件等,现在这样的拆车件规范后,对车主的修车和 社会 车辆的总体安全性都是提升。
5、 新能源车报废更新更规范
近年来,新能源 汽车 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从机动车使用周期来看,我国新能源 汽车 报废量将大幅增长,因此规范报废行为是很有意义的。
目前的电动自行车的铅酸电池很多是收旧换新,电池翻新等特色模式很多。未来新能源 汽车 也是有类似的风险,电池管理容易失控。因此新能源车报废将能产生剩余价值变废为宝,实现规范的梯次利用。
6、 报废新规有利于报废企业规模化连锁发展
连锁性拆解企业对拆解和旧件再制造有很好的增值空间,必然带动投资热潮。
出台实施将从业企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目前趋势是机械化拆解作业替代人工拆解。二是专业化拆解公司己在行业内兴起,报废 汽车 回收企业专门聘请专业拆解公司进场拆解。
报废利润丰厚。以 汽车 变速箱为例,其材料总重量仅45公斤左右,若以‘冶金材料’对外销售其价值几百元,若经过零部件再制造后其价值将超过3000元.高端豪华车的发动机等更是较好的效果,而且拆车件的需求巨大,正规连锁拆车企业的翻新能力更强。
7、 汽车报废回收市场将爆发增长
近年来,我国 汽车 回收利用行业正在飞速发展,由于 社会 资本对于行业的普遍看好,大量 社会 资本涌入了报废 汽车 回收拆解行业,兼并重组、融资和上市等现象在 汽车 回收利用行业正频频发生。
在我国 汽车 市场的逐步成熟、 汽车 产品更新换代日趋加快的情况下,简单的报废车重组销售的案例已基本不会出现。面对 汽车 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报废量快速增大, 汽车 报废新规定对行业的促进意义巨大。
汽车 经销商集团也是未来渗透到报废拆解的参与者。大集团的二手车和维修的数量大,有强大网点支持,对拆车件的需求和翻新能力也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