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如何_2020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1.疫情致中国汽车业"停摆",今年中国车市该何去何从?
2.2020零部件收购第一案落锤,传统供应链的渐进式变革
3.谈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4.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当前的发展形势有何看法
5.汽车配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6.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在2019年可以说是度过了一个寒冬,能活下来的都庆幸躲过了一劫,在2019年底都公布了2020年的新车规划,摩拳擦掌的准备在新的一年里要大展拳脚。肺炎的突袭,如同一盆冷水,当头泼在了各大车企的雄心壮志上。中国的汽车行业可以说是一条十分庞大的产业链,在肺炎引发的蝴蝶效应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幸免于此。
在汽车行业内的全产业链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是依靠现金流生存,供应链更是如此。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危机如同肺炎一般不断扩散。根据彭博、国内券商以及各大宏观分析师的预测,目前第一季度的GDP表现已经无法逆转了,在第一季度内会有大部分的中小零部件企业处于生死边缘徘徊。谁能有更充足的现金流,谁就能活下去。人工、物流、库存每个环节都是钱,现金流一断,整个企业便一命呜呼。但疫情降临,交通阻断员工居家隔离,原材料进不来成品卖不出,在面对巨额的固定成本也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所以拼的只有现金流这一环节。
供应链断层,全球车企无一幸免
说回车企,武汉作为疫情爆发的首个城市,当然也是中国的“九省通衢”,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当然,在这个地理位置如此优越的城市内,车企不在少数,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上海通用以及一些小型车企都在武汉有生产线,甚至大部分零配件的巨头,像是博世、法雷奥、德尔福等世界级工厂均在武汉有设厂。作为东风集团的大本营,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等在武汉都有业务往来,目前各家也都纷纷启动了疫情应急措施。在此轮疫情当中,有近7成的车企选择延迟到2月10日以后复工,本田、丰田、现代、起亚等日韩系车企更是延后至17日复工。
此次疫情的影响范围甚至涵盖了全世界范围的车企,日韩系车企首当其中。目前,韩国五大车企——现代汽车、双龙汽车、起亚汽车、雷诺以及三星的工厂均已全部停工,原因是中方提供的零部件全部耗尽,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运作。合适复工则取决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工厂的复工时间。日系的本田以及丰田也同样面临着这一困境,有日本分析师称,汽车零部件的库存平均时长约为1个月的时间,此轮疫情的爆发影响将在2个月左右后极大的影响日系车企的运作。在中国工厂复工后,还将面临物流人员、通关流程等时间环节问题,目前韩国也正在进一步简化通过流程,以便尽快供货。
而远在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月29世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Volkmar?Denner警告称,由于博世企业严重依赖中国的零部件供应,肺炎可能会影响其全球供应链。他还补充称,“我们需要等待事态的发展。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博世的全球供应链将会中断。”
曾有机构作出同级,目前中国作为全球的出口大国,全球有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与中国有关联。据海关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汽车零部件类出口的总额超过了6000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在华子公司对外出口占40%。跨国零部件的占比不断增加,也使其加大了对中国工厂的投入,导致了目前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出现。
第一季度车市的预测表现
跨国零部件企业安波福给出了更具体的预测,他们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汽车产量将下降15%,全年的产量降幅在3%左右,而安波福自身的产量将下降11%。摩根大通则认为日本企业受到的影响会更大,预计中国产能的下降会让本田汽车营业利润下降6.1%,日产汽车营业利润下降11%,此外日本零部件企业爱信精机和小糸制作所在中国的生产也可能受到停产影响。
根据全球重要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供应商IHS?Markit更是预测,随着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工厂关停最迟者可能持续到3月中旬,从而将导致中国汽车产量缩减逾170万辆,同比下跌32%。
而面对此次肺炎的影响,原本预测在2020年中国车市将会有1%微增长的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在近日发表声明。调整了今年对于中国车市的预期,他认为全年1%微增的预测如今看来有些压力,“在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太难了的背景下,这次肺炎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属于雪上加霜,导致刚刚回暖的车市又有一定影响。”
2020年汽车行业依旧寒冬?
在面对目前的各种分析预测以及经济形势来看,肺炎对于车市的影响确实不小,但也没必要因此而失去信心,因为疫情的影响只是短暂性的。安波福首席财务官Joseph?Massaro就表示,一季度受到影响的产能可以在二季度弥补,目前来看这种影响不会持续一整年。刚刚在上海建好超级工厂的特斯拉也表示,预计国产车型的交付延迟大概在10天左右,对公司一季度的盈利能力产生的影响将是“轻微的”。
在国家层面上来说,在2019年已经下了命令,在2020年需保持大概6.2%的GDP增速来达成KPI,这几乎是海内外一致的预期值。而目前招商宏观也给出了第一季度的预测情况,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将跌至5%左右。那么为了完成全年的目标,在后三个季度内将会快马加鞭的赶上来。同时会有更多不同程度的刺激性消费政策出现,可能会存在降准降息、突破财政赤字率、加大减税降费的规模、定向降息等措施。这些政策也全都是有利于促进汽车行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上海预致汽车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豫则认为,疫情也会从另一层面刺激国内的汽车消费,因为肺炎爆发以来,国内大部分的主要城市都实施了公共交通管制的措施,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公共交通停摆后,让更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了私家车的重要性,代步需求有所增加,刺激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到汽车行业。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家庭目前的私车消费基数低,潜力大,首次购车群体的热情将进一步提升,所以推动中国车市2020年前低中高后强的走势还是有机会的。
总结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影响肯定是巨大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的希望。2020年的汽车行业在一开始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再进一步增加了行业内的洗牌速度。只要在这场暂时的战役中熬过去,汽车行业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疫情致中国汽车业"停摆",今年中国车市该何去何从?
2020年12月1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汽车纵横全媒体联合承办,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汽车博物馆作为支持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大力支持。峰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了“2020年11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
陈士华:各位会场的嘉宾和媒体以及线上的媒体,下面由我发布11月份中国汽车相关数据完成情况。
首先我们看一下数据完成情况,11月当月汽车生产完成284.7万辆,比上月增长了11.5%,同比增长9.6%,前11个月汽车生产完成2237.2万辆,同比下降3.0%。11月当月销售汽车277.0万辆,比上月增长7.6%,同比增长12.6%,1—11月累计销售汽车2247.0万辆,同比下降2.9%。企业库存情况截止11月底汽车企业库存101.7万辆,比月初增长了7.9%,其中乘用车增长5.0%,商用车增长了14.3%,这个库存量虽然超过了100万辆,但是回顾一下历史上中国整车厂家库存高峰是在140.0万辆,这两年汽车企业生产端库存维持在较低的位置。
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11月当月生产新能源汽车19.8万辆,比上月增长了17.5%,同比增长75.1%,1—11月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111.9万辆,同比下降了0.1%,基本上和去年同期是持平的一个情况。
11月当月销售新能源汽车20.0万辆,比上月增长了24.1%,同比增长104.9%,1—11月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到11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是略有下降,销售已经实现正增长,还剩最后一个月份,相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正的增长态势。
出口情况,11月当月出口汽车12.2万辆,比上月增长了11.6%,同比增长46.7%,前11个月累计出口汽车85.0万辆,同比下降7.3%。
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情况,这个数据是截止到10月份,从重点企业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看,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利税总额处在下降情况,但下降逐渐收窄,现在降幅已经非常小了。以上是11月当月和前11月指标完成情况。
下面看运行的特点,11月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业生产稳中有升、需求基本回暖、就业形势持续改善,物价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在此背景下汽车产销继续呈现同比较快增长态势,行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我们从具体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与同期相比11月当月汽车产销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累计销量降幅也收窄到3.0%以内,生产是3.0%,销量是2.9%,这个是远好于疫情严重期间当初的预测,上午各位领导和嘉宾也对于今年市场情况做了一个回顾。
从具体车型来看,乘用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乘用车对于车市整体贡献度超过了70.0%,实际上这两个月乘用车增长绝对量要高于商用车。其中乘用车中SUV、交叉型乘用车继续增长。商用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销量第八次刷新本当月历史新高,同时重型、轻型货车创下当月历史新高,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从刚才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本月销量达到20.0万辆,同比呈现1倍以上的增长,实现了本年度第五次刷新当月历史新高,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由负转正,另外特别注意出口市场延续了9月份以来较快恢复态势,本月汽车出口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历史上出口最高的记录。
从下一步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持续向好,以及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带动,市场需求仍有望继续恢复,我们也注意到当前国际形势还是复杂严峻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也非常多,全球疫情现在也在蔓延,应该说国外疫情防控仍然形势非常严峻,这也进一步延迟了世界经贸复苏的进程,也影响了我们国家经济增长。另外,大家关注到最近出现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可能在短期之内对我们国家汽车生产和批发端销量造成一定影响。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情况是短期之内的,不会对国家中长期的汽车生产和节奏造成大的影响,会很快出现恢复。
我们看一下经济运行具体特点,汽车产销同比保持较快增长,本月生产超过280.0万辆,销量达到277.0万辆,汽车产销已经连续8个月呈现增长,我记得我们在开4月份新闻发布会的时候,4月是我们国家在疫情之后首次出现汽车同比增长,有媒体问,这个形势能不能判断我们国家汽车产销、汽车产业形势呈现很快恢复了,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因为疫情对每个行业的影响,之前都没遇到过,下一步怎么发展还很难做一个客观判断,从我们国家对于汽车产销各种促进政策包括地方促进带动下,产销恢复的态势、速度在国际上是领先的,这要感谢国家和地方对于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
从4月份以后呈现增长,实际上从5月份开始汽车产销连续7个月同比增速在10.0%以上,目前累计情况来看,生产和销售均超过了2200.0万辆,还剩最后一个月,最后一个月情况也会平稳,所以全年产销总体规模应该会超过2500.0万辆,降幅在2.0%之内。
从乘用车情况来看,乘用车销量11月份同比超过10.0%,10月份生产是232.9万辆,销量是229.7万辆,环比增长11.8%和8.9%,同别增长7.5%和11.6%。从具体车型来看,四类车型总体来看都是正增长,产量除MPV之外,其他三类车型都是增长的。从前11个月乘用车情况来看,表现最好是SUV车型,1-10月SUV降幅在1.0%以内,其它如轿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降幅大于SUV的下降幅度,实际上我们关注一个数据是SUV今年从绝对量上来看也是超过了轿车产销总量。
从乘用车总体来看仍然是下降的,虽然这几个月恢复比较快,但是我们也关注到乘用车结构今年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豪华车型卖的非常好,这张表上可以看到4月份之后豪华车市场都是维持在同比20.0%的销量增长,每个月产销量都在30.0万辆左右的水平。
今年市场增长还是主要得益于商用车快速增长恢复,从今年11月份情况来看,商用车生产51.8万辆,销量47.2万辆,这都刷新了当月历史新高,同比仍然保持20.0%左右的增长,虽然这个月同比增速比前几个月可能要低了一点,我们查了一下去年同期11月份包括下个月商用车数量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基数的原因。
商用车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货车的增长,尤其是重型、轻型货车,本月重型货车销量达到13.6万辆,全年重型货车有望超过160.0万辆,这个水平是中国汽车产业历史上最高的记录,重型车每年销量能超过100.0万辆企业日子就会非常好过,今年达到了160万辆,确实是历史新高,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我们国家对于老旧车的淘汰、高速路收费方式标准的改变、两新一重投资促进等等各种因素。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由负转正,11月当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9.8万辆,销售20.0万辆,这延续四季度都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峰历史规律,生产增长75.1%,销售增长104.9%,单月销量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也是保持高速增长,生产增长66.2%,销量增长100.5%,销售已经实现了正增长。
中国品牌市场持续增长,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是41.4%,上升了2.1个百分点,10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也是高于同期水平,实际上中国品牌在疫情发生之后几个月压力非常大,尤其尾部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有些企业在重整。从近几个月中国品牌恢复速度来看,我觉得还是比较快的,由于这两个月都超过了同期水平,就全年情况来看仍然面临非常大,1-11月市场份额达37.7%,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德系、日系和美系是增长的,美系累计这个月出现增长,德系和日系尤其高端品牌持续强势。
从主要企业来看,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前15名企业集团表现比较好,长安增长了12.5%,一汽增长了34.8%,重汽和陕汽都是以重型车为主的车企也有非常好的表现。
从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情况来看,表现较好的如长安、一汽,包括后面一些造车新势力,一汽今年红旗轿车大家也都关注了,我们回想三、四年之前中国品牌汽车红旗是非常响亮的名字,但是销量非常低,三、四年之前每年销量四五千辆,一汽把打造红旗轿车作为全集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从几千辆到两万多辆再到去年的10.0万辆,今年有望达到20.0万辆,明年目标是40.0万辆,只要是企业重视能够下决心集中精力打造一款车型的话,我觉得中国企业现在具备这样的实力。从中国品牌商用车情况来看,大部分车企都在增长,因为今年市场拉动是受商用车增长拉动。
从前10名企业集团来看,1-11月份销量合计是2012.1万辆,同比下降3.3%,市场份额89.5%,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市场份额被谁挤占了,尾部中国品牌企业实际上面临压力比较大,市场一方面被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挤占,还有重型车的汽车生产企业。今年前11个月销量比同期高的车企只有4家,一汽、长安、长城和华晨,长城是这个月出现比同期高的情况。
从出口情况来看,11月汽车企业出口12.2万辆,环比增长11.6%,同比增长46.7%,上午专家也提到这几个月国家出口表现非常强势,包括汽车,一方面海外疫情影响各地区不一样,现在像东南亚包括印度市场,他们9月份解封以后市场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整个欧洲地区这几年对于新能源汽车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车企也在欧洲市场有一定的机会。从全年来看,汽车出口市场仍然出现下降,海外整体经济增长会受到疫情很大的影响。
经济效益情况,刚才也说了一下产值、收入都比去年同期高了,但是利润还在下降,大家可能关注到国家统计局公布行业利润是增长的,但是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利润是下降的,从今年结构来看整车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非常大,竞争还要降一些价,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左右,零部件车企利润水平今年要好一些,所以造成了重点企业利润下降,而零部件企业相对好一些,促进了整个行业利润增长。
以上就是11月当月和前11个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我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零部件收购第一案落锤,传统供应链的渐进式变革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肆虐,进而引发的大面积新型肺炎疫情,致使大半个中国陷入"静寂"。
这个春节,"禁足"在家的人们,一边痛骂那些偷吃"野味"的无耻之徒,一边担忧着肆虐的会随时找上门来。全国多地在春节期间均取了封城、堵路的防控手段。
闭门不出的人们,让春节这个传统消费旺季几近颗粒无收。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产业,也在这一特殊时期,出现了从供应端、生产端到消费端几乎全线停摆的状态。在这一现状下,202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锐减,几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从零部件到整车厂,延期复工成为常态
由于疫情蔓延,院于1月26日发布通知,决定延长春节期至2月2日之后。随后,全国多地响应院延长期号召,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发布春节期复工时间安排。
1月底,包括丰田、本田在内的跨国车企均表示延迟在华工厂的春节期开工时间。其中,丰田决定将在华的四座工厂开工时间延至2月10日之后。而本田则决定将在华的汽车和摩托车业务生产暂停时间延至2月9日。
紧接着,包括上汽通用、奇瑞、吉利等在内的车企均决定延迟春期复工时间。而位于疫情重灾区湖北省的东风汽车,有可能将工厂复工时间延长至2月14日。
除了整车厂普遍延迟开工外,整个汽车供应链环节同样出现了大面积停工。比如,在疫情重灾区武汉聚集了德尔福、法雷奥、弗吉亚、伟世通、伟巴斯特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疫情大肆蔓延的情况下,伟巴斯特有7名员工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目前,伟巴斯特已禁止德国员工往返中国,并关闭了位于德国斯多克道夫的工厂。
另外,博世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疫情的发展,博世首席执行官Volkmar?Denner曾坦言:"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博世的全球供应链将会中断。"
事实上,由于疫情的大规模爆发,部分车企由于中国零部件供应的中断已经不得不停止其在本土的整车生产工作。据报道,现代汽车已宣布暂停韩国本土的SUV车型Palisade的生产;而双龙汽车同样因为零部件的中断而宣布2月4-6日暂停韩国平泽工厂的生产。
汽车产业是支撑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产业链条较长,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当前,不断蔓延的疫情迫使汽车产业在生产端已经陷入停滞状态。
门店无人,经销商发起"线上看车"
销售端的表现,同样不理想。
在不断加大力度的疫情防控下,"不出门,勤洗手"已成为普通民众公认的防控手段。面对疫情,这一不得不取的防控措施,对实体业的打击可想而知。整个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几乎空无一人,汽车经销商门店更是"门可罗雀"。
1月底,随着地方防控力度的升级,以往"全年无休"的汽车经销商,也宣布延迟开工营业时间。然而,在"闭关"的这段时期,为了方便消费者看车,各大经销商纷纷开启了线上展厅模式。比如,湖南长沙的部分汽车经销商推出了VR全景看车、线上直播等销售模式;而汽车之家、易车网这些垂直汽车媒体,都纷纷与经销商合作开展线上购车。
另外,对于保险即将到期,以及有售后保养需求的客户,不少4S店表示可以线上办理车险,并预约售后保养服务,且不少品牌还定制了延长三个月保养周期的政策,不受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影响。
当然,面对疫情下经销商的困难,车企也取了应对举措,以期与经销商共渡难关。比如,沃尔沃表示2月份将不对经销商的业绩进行考核,且还为经销商员工提供总额超过千万元的补贴;同时,其还与银行协商,减轻经销商压力,缓解经销商资金紧张现状。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员工透露,如今推出的线上看车,仅仅是疫情期间,经销商与消费者保持联系的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收集潜在购车车主信息,真正的成交量并不大。但疫情结束后,这些潜客通过实际试驾后,极有可能转化为订单客户。
众所周知,春节过后的一季度是汽车消费的淡季,但今年因疫情的突然爆发,致使部分年前有购车意向的客户,推迟了购车。"虽然疫情阻断了购车,但客户购车需求仍在,疫情结束后,这部分客户依旧会坚定购买意向。"一位4S店销售顾问如是说。
北京车展能否延期举办?
疫情的大规模爆发,让人们对2020年的车市又增加了一重悲观看法。
此前,中汽协曾预计2020年车市的跌幅将有望收窄至2%。如今,由疫情带来的车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业内预计今年的车市将出现3%以上的下滑幅度。
业内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由于疫情持续蔓延,加大防控力度,公共交通出现大面积停运现象,这将刺激私家车市场的消费需求。"疫情结束后,部分热门车型可能会出现供应短缺,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车型可能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此外,很多人会将此次疫情与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相比较。然而,从疫情覆盖的范围和确诊人数来看,这次新型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危害性远超2003年的SARS。
就疫情对汽车业的影响来看,2003年非典爆发当年,中国车市取得了70%的同比增长;而彼时中国汽车产销体量仅仅为200多万台,私家车刚刚起步,市场大环境普遍向好,消费需求强大。17年后,中国汽车产销进入两千万辆规模已近顶峰,近两年整体车市大环境持续下行,消费疲软。所以,现在看来这次疫情对中国车市的影响,负面远大于正面。
当前,让广大汽车人担忧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原在今年4月举办的北京车展是否会延期。笔者认为,这一问题需要视对疫情防控的效果而定。如今,各大车企开工的时间基本在2月10日左右。然而目前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均不断增长,形式仍旧十分严峻,如果疫情进一步发展,各家车企复工时间还将有所变化。
有分析认为,此次疫情至少要到4月底才能彻底消除。根据这一预测,今年的北京车展延期举办将成为大概率。如果北京车展不能正常举办,那对本来已经非常困难的中国车市又是一记重拳。
写在最后:虽然当下的疫情势必会给今年车市带来一定影响,但笔者相信广大汽车人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同时疫情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目前看来它反而促进了汽车行业转型和变革。当前,借助发达的网络通讯条件,以及丰富的沟通平台,企业仍能够推进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来应对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无论如何,困难只是是暂时的,在全行业已经行动起来的现在,中国车市的前景依然向好。愿广大汽车人携起手来,共克时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谈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撰文?/?刘宝华
编辑?/?张?南
设计?/?杜?凯
题图?/?雷蕙语
面对电动化、智能化叠加的汽车行业变革,汽车供应链企业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大致分为转、拆、并三种。
“转”是业务转型。最典型的是埃孚在8月3日宣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不再为内燃机传动系统研发部件,集团发展重点将聚焦长里程的混动和纯电动车辆。
“拆”是拆分业务。2017年12月,德尔福将公司一分为二,电子与安全和电子电气架构业务板块组成新公司安波福,聚焦于加速推动主动安全、自动驾驶、互联等技术。动力总成业务板块独立为新公司德尔福科技。
2018年10月,霍尼韦尔将其涡轮增压业务拆分为新公司盖瑞特。更早的有江森自控拆分安道拓和座椅业务、奥托立夫拆分维宁尔、弗吉亚拆分外饰业务,大陆早在2018年宣布拆分动力总成业务,但至今还未完成。
“并”与拆相反,是公司、业务间的并购、合并。近几年比较大宗的有埃孚135亿美元收购天合、英飞凌90亿欧元收购赛普拉斯、埃孚70亿美元收购威伯科、天纳克54亿美元收购辉门、日立和本田旗下零部件公司合并为日本第三大零部件商等等,中小型并购更是层出不穷。
“并”的最新案例、2020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大收购案10月2日落锤——博格华纳宣布完成对德尔福科技的收购,价值约33亿美元。
德尔福曾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尔福科技继承了之前母公司的名称,相比之下博格华纳较为低调,知名度和影响力似乎都不及德尔福,以至于这桩收购刚披露时给外界留下了“蛇吞象”的印象。
实际上,据2019年财报数据,博格华纳全球销售额101.68亿美元,德尔福科技全球销售额44亿美元,德尔福科技体量不到博格华纳一半,合并后145.68亿美元。《美国汽车新闻》梳理的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两家分别位居第25名和第51名,合并后有望进入前15名。
此次收购的主角博格华纳是一家致力于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的美国公司,产品和技术涉及内燃机、混合动力、电动车和传动系统、四驱系统。
1990年代,博格华纳与德国大众联合开发出了DCT双离合变速器。之后大众推出DSG(大众的DCT商品名)双离合变速器,与TSI增压直喷发动机构成横扫中国车市的“黄金动力组合”,为大众成长为全球第一做出重要贡献。另外,黄金动力组合中的涡轮增压也是博格华纳的强项。
被收购方德尔福科技的历史很短,其母公司德尔福是1999年通用汽车将零部件业务拆分上市的产物,当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生产从螺丝钉到发动机的几乎所有汽车零部件。之后德尔福经历了破产保护、二次IPO,不断剥离业务瘦身,直到2017年12月再次一分为二。
该并购案的消息最早在2020年1月底流出,股市第一反应是德尔福股价飙升超过60%,博格华纳股价下跌7%。
两家公司的股价变化值得玩味,它代表了当下资本市场对传统汽车的看衰和对电动化、自动驾驶等汽车业变革趋势的看多。德尔福分拆后的两家公司恰好对应了两个方向:安波福聚焦自动驾驶代表未来,德尔福科技的强项是传统汽车动力总成,似乎代表了夕阳产业。
如果德尔福科技真的是夕阳产业,博格华纳为什么要以33亿美元高价收购它?
博格华纳近几年的战略动作显示,这家公司也早已积极备战行业变革,2015年以9.5亿美元收购雷米国际,获得先进电机技术。之后又收购Sevcon?、Sevcon,?Inc、Rinehart?Motion?Systems、AM?Racing、Romeo等公司,补强了功率电子、电控ECU、纯电动和混动驱动解决方案、动力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能力。
博格华纳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谈跃生在收购完成前接受汽车商业评论的独家专访,讲述收购背后的故事,回答了诸多疑问。
从他的讲述中能看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毫无疑问,已是行业共识,分歧是变化的速度、节奏,过渡期的长短。这个分歧造成不同公司做出了不同判断和决策。
埃孚那样毅然决然转向电动化的企业是激进的改革派,博格华纳则兼顾燃油车、混合动力、电动化三种动力技术,逐步增加电动化的比例,更像是温和的渐进派。
在汽车供应链变革中,渐进派要实现的最终结果和改革派相同,只是对过渡期的判断更长、方式方法不那么剧烈,分阶段、分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收购德尔福科技,就是博格华纳渐进中的一步。
哪一派会更接近市场变化进程而获得成功?时间将给出最终答案。
应对策略:平衡与灵活?
博格华纳官方对收购的评价是:德尔福科技拥有领先的功率电子技术、优秀的人才、成熟的生产工艺、完善的供应链和庞大的客户基础。合并后的公司将为客户提供整套集成和独立功率电子产品(包括高压逆变器、转换器、车载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支持服务(包括软件、系统集成和热管理)。
谈跃生则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我们所走的这条路叫‘平衡又灵活的驱动系统’战略。我们原来的战略是平衡,现在增加了德尔福这块,收购了以后就变成一个平衡并且非常灵活的战略。”
如何理解“平衡”?他解释,汽车的本质是从A点到B点的移动出行,可以延伸到安全的A点到B点、高效节能的A点到B点,博格华纳的定位是为汽车——无论是混合动力、电动车还是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也无论是人工驾驶还是无人驾驶——提供最有效、最高效、最节能、最环保的A点到B点的移动出行。
“如果我们不再在内燃机上投资,甚至是分拆,完全专注于电动化,符合华尔街的期待,但真正运营的时候,风险是惊涛骇浪的。”谈跃生拿新能源车销量举例,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68%,今年前7个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32%,前8个月同比下滑26%,“我们如果所有的赌注都压在新能源上面,很有可能无法生存,破产的可能性很大。”
保守,谈跃生所说的平衡或许可以用这个词来注释。与乐观或者悲观无关,这是对行业变化进程的分析判断。
电动化多长时间能普及?自动驾驶多长时间能实现?每个公司的判断不同,例如通用CEO玛丽?博拉(Mary?Barra)6月在彭博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大卫·鲁宾斯坦的领导力直播》中说出了她的判断:“电动车普及需要几十年,自动驾驶5年内必实现”。
在电动车的普及问题上,博格华纳跟玛丽?博拉属于同一个阵营。
博格华纳很早就做出电动车普及需要几十年的判断,这表现在它与埃孚做出截然相反的决策,在2014年提出“C-H-E”平衡战略:在传统内燃机(Combustion)、混合动力(Hybrid)和纯电动(Electric)领域同时发力。
如何理解“灵活”?
“收购德尔福科技以后,大大加强了我们的灵活性。如果进程加快的话我们不会落后,因为电力驱动产品我们全都完整拥有了,不管市场走向怎样,都可以应对。”谈跃生说,“即使5年内电动车开始突飞猛进,我们也没有任何问题,电驱动我们绝对是走在前沿的。”
为什么德尔福科技能给博格华纳带来这么大的灵活性?
收购价值:从完善核心部件到优化业务结构
博格华纳年销售额从100亿美元跃升至约150亿美元,这是从纸面数据看,这桩收购最简单的逻辑。
但如果增量都来自传统燃油车零部件意义不大,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个不断萎缩的市场。
收购更大的价值在于两点:双方产品和技术的互补性、在电动化等行业趋势业务上的增量。
这也就是谈跃生所说的“灵活”,如果电动化进程快于博格华纳原有判断,通过收购获得的电动化技术和产品可以加快公司的转型速度。
互补性方面,德尔福科技在传统燃油动力系统的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碳罐、电控ECU和变速器控制器等产品,可以与博格华纳的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阀、发动机正时系统、变速器、热管理等充分互补。
电动化增量方面,德尔福科技拥有逆变器、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器、包含软硬件的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不仅带来增量,还与博格华纳的电子涡轮增压器、P2混合动力模块、高压液体加热器、电机、变速器、电池包形成互补。
谈跃生说:“博格华纳已经有电机、变速器,再加上德尔福的逆变器和控制系统,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电驱动系统。”这应该是此次收购最核心的收获。
博格华纳的电驱动系统也是一点一点攒起来的。最早是2008年自己研发了一款用于电动车的变速器,并于2015年进入中国,“之后四年,差不多百分之七八十国内自己开发的电动车一开始都是用博格华纳的这款变速器。虽然量不大,因为整个电动车销量都不大,但是市占率非常高。”
收购雷米后,公司把变速器和雷米的电机结合起来形成二合一的电驱系统。“这套系统已经供应于长城、威马、理想等新能源车型,更多供货关系现在还不方便透露。”谈跃生说。
如果再加上德尔福科技的逆变器和控制系统,这套电驱系统就能进化为三合一。
他强调:“提供三合一电驱系统的不止我们一家,但是只有博格华纳把三个全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都在自己手里,都有专利。我们能形成一个最有效的电驱动系统。”
由于汽车产业周期长、供货关系要提前确定的特点,供应商在未来几年的订单、收入、供货结构、客户结构是清晰可见的。
博格华纳的一体化EGR解决方案
博格华纳2023年的供货中,纯电动部件占比6%,混合动力占比30%,德尔福科技纯电动部件占比12%,混合动力占比29%。
从供货结构可知,收购德尔福科技能让博格华纳在纯电动领域的能力显著增强。
研究机构HIS?Markit对全球市场的预测是到2023年,新车销量中纯电动占8%,混合动力占25%,传统燃油车占67%。对比这个数据,看似传统的两家零部件企业,电动化比例已经超过行业水平。
之所以比较2023年的数据,因为这是两家完全整合完毕的时间点,新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变化也是肉眼可见的。
“到2023年我们估计完全整合以后,包括有些工厂也会合并,会每年产生1.25亿美元的协同效应,差不多会有?0.8%~0.9%的利润率提升,这是马上看得到的。”谈跃生向汽车商业评论透露。
疫情的影响
“如以前我们能为一辆传统燃油车提供300元的零部件,收购融合以后我们就可以为一辆电动车提供360元的零部件。”抛开复杂的财务报表、业务结构变化,谈跃生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总结这桩收购:转型,同时增加20%营收。
这会继续提升博格华纳的盈利能力,这家公司的利润率已经属于行业顶尖水平。2019年财报显示,博格华纳调整后利润率为12.1%(德尔福科技是7.2%),是行业前100强平均利润率的2倍。
7月3日中国汽车报社与德国蓓睿适管理咨询公司(Berylls?Strategy?Advisors)联合发布了2020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双百强”榜单。蓓睿适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前100强汽车供应商的收入增长了4.3%,盈利水平却持续下降,平均利润率只有6%。
博格华纳针对纯电动和混动的高压液体加热器(HVCH)
这些数据都是疫情前的,2020年的黑天鹅疫情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一切变化皆有可能。博格华纳收购德尔福科技的决策是基于疫情前的市场环境,如今一切都变了,如果重新做决策,博格华纳还会坚持收购吗?
“毫无疑问,肯定会坚持,肯定会收。”谈跃生说。
“我们预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下降20%,我们自己下降16%,还是会比整个市场好4%左右。中国市场我们预计全年下滑8%~10%,博格华纳在中国绝对是盈利的。设2021年都回到正常的话,我们营业额会增加40%,盈利增加60%。”这是博格华纳对今明两年的分析判断,疫情并不对公司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
谈跃生坦陈,疫情和停工停产发生后,与其他公司一样,博格华纳也减薪了,但只限管理层,“CEO减薪15%,向CEO回报的管理层减薪10%,其他员工不变。”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太久,9月市场完全恢复,公司管理层结束减薪,全体员工加薪。
而且,在疫情发生后曾有过一个机会,博格华纳可以重新评估甚至终止收购,但他们依然按原执行了收购行动。
起因是德尔福科技在3月底动用了一笔5亿美元的循环信贷工具,用以抵御疫情的带来的冲击,但未提前告知博格华纳和得到批准。博格华纳表示此举违反了双方的协议条款,暂停了收购进程。
“我们不会为了这件事情终止收购,但是可以小小利用一下,我们重新谈判,把收购价压低了5%。”谈跃生微笑着透露背后的微妙博弈,身体放松地靠向椅背。
因为当他谈论这件事时,2020年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收购案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已经顺利板上钉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当前的发展形势有何看法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汽车产业链较长,因此具有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国际汽车行业概况
20 世纪后半叶到21 世纪初,新兴国家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而欧洲、美国、日本等汽车强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汽车制造中心也从欧美逐渐向亚洲等新兴市场转移,世界汽车制造业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
进入 21 世纪,全球汽车产量变化幅度较大。在2003 年-2007 年间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2.5%-6.5%之间。但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在经历了稳定增长后,2008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009 年全球汽车产量更是急剧下降,仅为6,176.23 万辆,较2008 年同比减少12.4%,达到6 年内最低值,其中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影响最大。2010 年,伴随美国和日本市场的逐步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汽车总产量达到7,758.35万辆,同比增长25.6%。2011 年,新兴市场迅猛的增长势头降温,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有所恢复,全年汽车总产量实现了3.2%的增长。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全球汽车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分别达到8,7.65 万辆、9,078.06 万辆、9,4.66 万辆。从地区分布来看,世界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亚太地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咨询整理
自 2005 年起,全球汽车产量呈现“三足鼎立”的局势,亚太、欧洲与北美洲分别占据38.70%、31.18%和24.49%的市场份额。随着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汽车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汽车生产中心已从欧美转移到亚洲。2016 年亚太地区的汽车产量总和在全球的占比超过了50%,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贡献最大。在销售方面,2016 年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总量达2,802.82 万辆,其次是美国和日本,销售总量分别为1,786.58万辆、4.03 万辆。2016 年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销量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咨询整理
(2)中国汽车行业概况
“十一五”以来,中国汽车产销保持高速增长,汽车产量由2005 年的570.77万辆上升到2016 年的2,811.88 万辆,汽车销量由2005 年的575.82 万辆增长到2016 年的2,802.82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5.60%和15.47%。
受益于国家产业振兴政策,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 万辆和1,364.48 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至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分别达到2,811.88 万辆和2,802.82 万辆。我国历年汽车产销量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咨询整理
2016 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442.07 万辆和2,437.69 万辆,分别占全国汽车总产量和总销量的比重为86.85%和86.%,为汽车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乘用车市场中,合资品牌的乘用车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咨询整理
2、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①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向独立化与规模化
汽车零部件企业依存于单个整车企业、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方式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而不断弱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大整车制造商生产经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其在扩大产能规模的同时,大幅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将汽车零部件制造从整车制造中剥离出来,与外部零部件企业形成基于市场的配套供应关系。国际零部件供应商正走向独立化、规模化,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大大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发展并创造出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
②汽车零部件行业金字塔形供应体系
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在专业化分工日趋细致的背景下,行业内形成了整车厂、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二级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等多层次分工的金字塔结构。整车厂处于金字塔顶端,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整车厂供应产品,双方之间形成直接的合作关系;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的再加工等方式间接向整车厂商供应产品,以此类推,一般来说,供应层级越低,该层级的供应商数量也就越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咨询整理
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十年来,国家加大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力度,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国产化步伐,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能面向多种车型配套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产品和骨干企业,国内企业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实力大幅增强。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这主要是由于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了更好地与整车企业进行配套,降低运输成本,与临近的整车企业协同发展。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式的发展,也相应提升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合作的效率,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询整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的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速度高于整车行业,在规模、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1-2015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5.67%,高于同期汽车工业销售收入18.28%的复合增长率。
汽车配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随着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领域最大的蛋糕。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迎来爆发期。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到,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预计在未来五年里将实现每年20%以上的增长。在新车需求继续推动乘用车销量的同时,售后市场将会成为零部件行业新的增长引擎。“得零部件者得天下”,国家《“十二五”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指出,要加快实现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自主化。因此,未来的5~10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将是国内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必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目前,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已占整个行业销售额的75%以上。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显示,由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较晚,规模经济尚未形成。外资企业重压市场,民族品牌生存压力日趋加大。有专家呼吁,从政策设计层面加大对民族品牌的扶持,并全面审视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政策产生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划定内资民族品牌的最低市场比例。具体说,每个内资整车厂必须确保一定比例的购量来自民族品牌厂商;对内资民族品牌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等前期投入进行补贴,对企业提供担保、贴息。
此外,还应从税收方面对内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进行倾斜,这也是重要的扶持措施之一。有专家指出,由于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等特征,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支撑。可对包括汽车零部件业在内的制造业,在税收方面实行先征后返、降低税率、精简税种等优惠措施,并围绕建设汽车零部件研发平台,建立产、学、研联盟,实施重大汽车零部件研发项目和关键技术的新突破,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设立汽车专用人才培养基金,应依托国家重点院校、研究机构及其他社会,建立汽车人才培训平台,成立专用人才培养基金,产学研有效结合,解决汽车零部件行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1、整零之间的战略关系进一步优化
全球汽车行业的整零关系分为三类,一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平行发展模式。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认为,零部件企业独立整车企业之外,零部件企业自由竞争;二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塔式模式,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是利益共同体,会有很强的资本合作关系;三是中国最早的一汽、东风公司的经济时期的模式,即零部件附属于整车企业,目前在中国现在仍有部分企业是这种模式。然而整零关系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现在欧美企业也是特别强调整车和零部件共同合作的关系;在日韩整车企业中,也有全球化购零部件的倾向。现在,整车厂对零部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整车厂所要求的零部件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能够给整车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特别对供应商系统的集成能力、创新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零部件企业在先进技术开发的早期,就与整车厂进行非常紧密的合作,在经营发展上,互相支撑。从长远战略上,他们之间是共创未来的关系,为整零企业创造了和谐发展环境和广阔空间。
2、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财政部等部委于2014年2月8号联合发文明确,将现行补贴推广政策执行到2015年12月31日,并对2014年和2015年的补助标准作出调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补贴政策,以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大支持力度,以此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财政部近日还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支持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按照单个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测算,预计未来两年新增推广规模约6-8万辆。加上第一批示范城市累计推广量25万辆,未来2年内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将超过30万辆。即便考虑政策执行力度等因素,预计未来 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速仍有望超过100%。这一政策将积极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零部件产业向节能型和环保型、高技术型和高质量型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建设和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3、零部件高端制造业升级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购车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主机厂对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实力与生产管理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汽车“三包”等政策的实施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更大的风险。那些研发能力更强、管理水平更高的零部件公司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较国际巨头仍有差距,但在一些细分子行业中,国内零部件公司已经取得突破,更为广阔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市场已经打开。
随着对汽车安全、舒适及环保要求的提高,汽车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如何通过电子技术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根据预估,在4G/LTE与云端技术成熟下,今年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爆发,产值年增7%,达2050亿美元,至2020年前都将维持平均8.5% 的增长力度。目前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际零部件巨头手中,汽车电子以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实力最为薄弱的一环,由于开发难度大,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高,国内大部分市场被外资占据,自主品牌仅在车载导航,影音播放等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 要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关联的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技术缺失,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行业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根据地区实际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扶持产业园的发展,通过引进发动机制造商或其他部件生产商,建设相对集中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落实和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建议地方市出台优惠政策,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汽车 零配件 市场
一、汽车零部件概要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其中包括以下六项:动力传动装置、发动机零部件、悬架制动装置、电器电子装置、车身零部件、照明仪表装置以及附件。其与汽车整车制造业、汽车轮胎、汽车玻璃以及汽车蓄电池等制造行业相关联。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别由发动机零配件、底盘零件、仪表电器件、车身
浅谈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汽车维修行业是道路运输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路运输的技术后勤保障。但是汽车维修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在阐述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历史沿革及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的先进管理体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维修,现状,发展对策
一.引言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汽车维护是为了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主要是对汽车各部分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或更换某些零件。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车容整洁,随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和小修频率。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从18年的136万辆到2003年已达到2000万余辆。增加了14.6倍。据汽车工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0 年,中国的汽车数量预测可达到7167万辆,其中轿车的数量可达到2070万辆[1]。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汽车维修业正迅速崛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和发展汽车维修市场体系,发挥服务经济的作用,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国内外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1 国外汽车维修业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分析[1][2]
1.1汽车维修向专业化、协作化方向发展
在国外,相当一部分企业演化成为特约维修企业,维修对象集中于某一或某几家著名公司的产品。1995 年美国汽车市场上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74%;在日本,丰田、日产和本田三大公司也集中了全国汽车产量的 86%。因此,特约维修企业生意很好。另外,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的系统与结构越来越复杂,以往那种万能型的维修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因而企业的经营不断向自己的特长方向发展。
②维修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外汽车维修企业正日益摆脱以往传统的手工作坊作业方式,越来越多地用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检修仪器设备。在国外,企业普遍配置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四轮定位仪、故障解码器、电动或液压举升器等,在专业化的维修企业,如车身维修企业,亦配置车身测量及矫正设备、电子调漆设备、喷/烤漆房等,以保证维修质量,提高作业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实现了劳动生产率高、维修质量高、维修费用低、雇用人数低的节约型经营。
1.2注重技术培训,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逐渐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国外维修企业均加强对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及素质的要求,大力吸纳经过正规训练的专门技术人员和技工,摒弃落后的“师傅带徒弟”方式。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均要求技工首先需要进入技术学院(Technical College),经 2 年专业学习及实习后,方可进入汽车维修业独立工作。即便如此,各国也都普遍重视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使其能应付汽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因为人员的素质对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才的竞争。
1.3加强旧件修复工作
汽车旧件修复,尤其是专业化修复,就其所消耗的材料、能源和工时等来说,均大大低于制造新件,而且有利于环保。因此,世界各国均对此极为重视,并大力予以加强。当修复用专业化方式时,不仅生产批量大,设备利用率高,而且可组织流水生产,并用先进工艺及手段,从而保证质量,降低修理成本。在美国,约 40%的旧件修复工作集中在几家大型零件修复企业,主要是制造厂家附设的修旧厂内;在德国的西部地区,几乎所有的废旧发动机曲轴都集中在 3 家专业修理厂加以修复。国外一般均规定修复件或总成的使用寿命不低于甚至略高于新件或总成,从而使用户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2 国内汽车维修业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分析
我国加入 WTO,非关税壁垒将逐渐消除,汽车维修市场更加开放,国外资本和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将对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2.1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维修行业前景乐观
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2004 年,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 1 365 万辆,其中小轿车已超过 500 万辆。汽车保有量增长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机动车维修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有关部门预测,至 2010 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到 2 000 万辆,汽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维修服务成为社会焦点。同时随着汽车关税的逐年降低,为汽车进口创造了条件。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必然带动着与之相关的各行业的高速增长。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每年需要支付的汽车维修保养费、车辆抛锚后的救援费、维修配件供应费及相关服务费,粗略算来,每辆车每年平均的固定消费是 1 万元以上。中国的汽车维修市场将伴随着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公认的朝阳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
另外,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逐年增加,高速公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入世”后,如公路项目,很可能会吸引外商投资,再加上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占很大的比重。公路建设的发展将对汽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会对汽车维修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2.2高科技含量加大,维修实力增强
随着国外各种品牌汽车的涌入和国内汽车更新换代的加快,特别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诸如各种形式的电控发动机系统、自动变速器、ABS 防抱死系统、EBD 制动力分配系统、ESP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SRS 安全气囊等。新技术的引进势必带来维修项目的增加,而电子产品的附加值较高,维修的工时费用也较高。特别是在应用初期,这都将提高行业的利润水平。
“入世”后,国外资本和汽车维修技术将会对我国汽车维修业提供一定的支持,无论外资是何种进入方式,都将对我国的汽车维修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关税的降低、进口限额减少或取消等因素,使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购进检测设备成为可能,这将有利于加快现有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引进的步伐,提高整体水平。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汽车维修与检测仪器将普遍应用于汽车维修业,对我国的汽车维修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2.3行业行为规范,市场格局更趋合理
我国加入 WTO 后,国外资本将可能进入中国汽车维修业并逐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先进的维修技术、管理经验和雄厚资本将使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也必将提高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中国汽车维修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局面,合资、合作、连锁经营、外商独资等多种经济方式将替代以往那种以国有、民营、个体经济为主的松散经营模式,市场格局将更趋合理。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将涌人我国,各种品牌汽车特约维修厂的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4S 体系:即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和用户信息反馈)被广泛用。“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和“用户是上帝”的服务态度将得以真正体现,维修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将重新确立。“入世”之后,使得维修企业面对的公车市场逐步缩小,私车市场逐步扩大。国家一系列关于用车等制度的改革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目前维修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状况。
2.4机动车保险维修市场规范化
“入世”后,我国的汽车保险市场将受到外国资本的冲击,国外保险公司规范的操作将给我国汽车保险行业及汽车保险理赔带来一场变革。以前靠人际关系、凭“暗箱”操作而来的机动车维修货源将迅速减少。相反,对维修服务做得好的企业,加入 WTO 将是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一次良好机遇。
三.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市场起步不久,与发达国家的汽车维修企业相比,各方面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1.1 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严重
目前的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从生产领域来说,整车生产企业认可的配件、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剩余产能生产的配件、仿制配件、冒伪劣配件等一同流入市场;从进口渠道来说,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等均打着“原厂正宗”的旗号涌进国内的汽车配件市场;从经营业户来说,有人合法经营,但也有部分经营业户使尽手段、胡搅蛮缠、坑蒙拐骗,令车主防不胜防。
1.2维修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维修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工作,如企业运行情况的记录,维修间隔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这其中包含了人、作业程序、检查落实、经济性分析控制等问题,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最终实施结果。
1.3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汽车维修全行业整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事故率高、维修成本高。最近一次全国性调研是交通部在 2003 年组织的,调研结果表明.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技术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很多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的人力已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维修的需要,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偏低、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接受专业训练的人才比例低、工资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等等。因此,“人才难得,人才难留”这是许多汽车维修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汽车维修市场
相关部门要加强横向联合,形成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合力,由于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涉及诸如:交通、工商、税务、城管等多个部门,常常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而使各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大大削弱。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横向部门的配合,营造齐抓共管的声势。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是行业的主管部门,管理的内容包括质量纠纷、明码标价经营行为、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然与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劳动和保障等部门频繁接触,与这些横向部门加强交流和合作就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市场整治活动中,适当地借助一下公安、城管、工商、这些部门的力量或者可以借助市综合执法局的力量,将市区邻街两侧的三类专修店纳入到综合执法局日常额执法内容中。这些将对于打击违章经营、维护市场秩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经营行为
为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的价格,交通主管部门应把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列为日常检查监督的重要内容,对违反规定者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行政和经济制裁。同时,要与当地物价部门积极配合,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和价格备案制度,定期向社会公示汽车维修价格,引导企业和理收费。在管理手段上应取制定统一结算凭证的办法,以便各管理部门和广大用户对各汽车维修业户实施监督。
2.3 注重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
2004 年 6 月 21 日在北京建立了由教育部、交通部确立的国家紧缺人才工程“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注重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看到,要使汽车维修行业顺利发展,解决人才奇缺这个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要加强培训人才学校的建立和完善。其次是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汽车维修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汽车维修工作从体力时代转向脑力时代,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汽车维修技术的水平,更好地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3]。
2.4 维修经营模式连锁化
连锁经营模式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组织,以一定的形式组织一个联合体,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从而实现规模效益。把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嫁接和移植到汽车维修行业,是开始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并伴随着汽车制造业的繁荣而发展,但快速发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整体上来看,发达国家从事汽车维修企业连锁经营在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汽车维修、保养业中,连锁经营已构成主要的业态形式,成为汽车售后服务的主导力量,大多数做汽车连锁经营的公司都获得了成功,从而证明了连锁经营的优势和魅力所在。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连锁经营用的是“四体一体”模式,“四位一体”是指将汽车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维修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四项功能集于一体的汽车销售维修服务模式,即“4S”店[4]。作为一种新兴的汽车整体服务方式,“4S”店从 1999 年开始逐步由欧洲传入国内,由于其拥有豪华舒适的购车环境,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及维修服务,在引进国内短短几年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四.结束语
汽车工业的发展已走向机械、电气、电子、智能控制相结合的道路,汽车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要求维修现代汽车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知识,能适应维修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维修组织能力。就汽车维修行业而言,现代汽车维修行业要跟上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就必需从人才、设备和管理等方面来满足高科技汽车维修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志江.对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的研究.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 陈煦.迈向新世纪—车辆维修业发展研究(一).汽车与配件, 2000
3. 田光辉.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现状与人才培养.北京汽车, 2005
4. 沙振权.中国连锁经营理论与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