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_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谁
1.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有哪些
2.汽车零部件龙头排名前十名
3.多家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华已逐步复工
4.博世中国总裁称今年市场难预测,车市下跌一成就是很大的胜利
国际上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 德尔福、博世、伊顿、米其林等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集团目前已进入中国,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在华设立了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一家培训中心,总投资4亿多美元。德尔福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近5亿美元,产品三分之一出口。 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博世公司,建立了覆盖全中国的规模化零部件分销网,拥有150多家售后维修服务站。伟世通公司在中国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 世界排名第四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本电装公司在天津、烟台、重庆等地开设了多家独资、合资企业。 国内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 常州隆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常州市一马汽配有限公司 常州小河洪亮汽配 北京湘江盛业商贸中心 上海贵航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心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福建省华闽进出口公司 温岭市真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北京标致汽车零部件公司 大连欧意马贸易有限公司 乐清市朝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广州实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巨鹿县同兴密封件厂 浙江省诸暨市三中制动阀有限公司 河间市亚龙汽车零部件厂 福建华泰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有哪些
日期:2006-11-21 10:04:21
就在几个月之前,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还因为股票狂泻、利润巨亏与信用等级下降而忧心忡忡,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米勒(STEVE MILLE)甚至发出“这样下去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哀叹。然而,2005年10月8日德尔福公司在美国纽约市申请公司破产保护之后,威胁该企业的一系列债务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危机便暂时得到了缓解。目前,德尔福在全球的业务运营又恢复了正常。
一度称霸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
对于众多的普通消费者,德尔福无疑是个陌生人,但在汽车业内,却无人不知。
德尔福的前身是美国通用汽车的零部件集团(GM ACG),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这家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总共拥有19.2万多名员工,2002年以274亿美元的营业额在全球企业中排在142位。
在某种程度上说,德尔福的历史就是通用汽车的历史。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取垂直整合的结构策略,从螺丝钉到发动机的所有部件都自己来做,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80年代末开始,由于受到日本汽车的冲击,通用汽车决定放弃垂直结构,并逐步将利润率相对较低的零部件部门分离出来。
1988年通用汽车成立ACG是零部件部门分离的第一步。此后,1991年巴腾伯格(J. T. BattenbergⅢ)先生作为通用汽车的常务副总裁(现任德尔福全球总裁),分管零部件部门。如何让ACG独立发展并成为与整车一样赚钱的公司,是巴腾伯格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巴腾伯格制定了一个基本原则:除了为通用汽车提供零配件,ACG对外也要发展。同样的,通用汽车也可以从ACG以外购零部件。这样贯彻下来,ACG部门的非通用汽车业务占到总销售额的10%至15%。1995年,ACG 更名为德尔福汽车系统,以一种更灵活的姿态立足于市场。
在不断发展非通用汽车客户的同时,巴腾伯格对ACG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面对包含300多种产品的冗长生产线,巴腾伯格决定把不盈利的部门或者产品线,果断地取“关停并转”原则(fix、close、sell),以便争取在任何一个产品领域中都做到第一或者第二的位置。改革以后,德尔福只留下170多种在全球都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做减法的同时,德尔福也在做加法,以便在最需要的地方增强自己的力量。19年底,德尔福将通用汽车集团原休斯电子旗下的德科电子收入囊中,加强其电子集成方面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做到系统整合。
完成内部改革后,1999年5月28日,德尔福作为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在纽约证券IPO上市,董事长是巴腾伯格。虽然上市时,德尔福还有80%的营业额是由通用汽车带来的,但后来这个比例降到了65%左右。更重要的是,在资本上,德尔福已经剪断了自己与通用汽车的“脐带”。
如果说世界汽车工业的历史是整车行业的一部横向兼并重组史,那么,配件行业全球最大的德尔福从通用汽车中分拆出来,则开创了汽车行业纵向分工的先河。
目前,德尔福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世界500强排名第146位,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外壳、座椅、轮胎外,德尔福几乎能提供其它所有的汽车零配件,其品种之全令所有汽车零部件公司侧目。德尔福产品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占有率高达15%-20%。有这样全面的零部件产品线,德尔福任何一个小举动,都会对整车生产企业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德尔福帝国非常庞大,目前在41个国家设了176家全资制造厂、42家合资厂、53个客户服务中心和销售代表处以及32个技术中心,是在中国就有11家生产型企业。
1994以后,德尔福在中国以年均24%的增长率快速前进;2004年德尔福在中国合并报表收入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始终是德尔福非常重要的增长点。
历史包袱与整车库存累及德尔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进入2005年以后,德尔福开始从金字塔尖下滑,厄运连连。
先是保持多年的“霸主”地位失守。2005年初罗伯特·博世工业集团公布的2004年销售额显示,这家公司以329.3亿美元的销售首次超过德尔福公司(287亿美元),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新“霸主”。
接着是经营全面滑坡。2004年同期,德尔福还净盈利1.43亿美元,短短一年情形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德尔福2005年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仅为70亿美元,较2004年下降5亿美元,利润巨亏3.38亿美元,收入利润双双跌破预期。消息传出后,德尔福股票狂泻12.1%,仅剩下4.36美元。此后,三家主要债券评级机构联合调低了对德尔福的信用评级,原因是后者启动了15亿美元的循环信用透支,这种方法通常只应用于申请破产之前以获得营运现金。
使德尔福最撑不下去的是德尔福、通用汽车、美国工会三者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1999年,德尔福从通用剥离出去时把庞大的配套企业照单全收,许多专业配套企业在公开市场竞争中显得经营乏力,逐渐成为德尔福的包袱。内部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拖累了许多经营良好的企业,通过不断清理变卖缺乏竞争力的部分资产也只能获得局部的解脱。历史和现实的内外多种不利因素促使有着庞大身躯的德尔福在资产平衡表上的数字显得越来越难看。
此外,德尔福还不得不将员工们与通用原先签订的高工资合约一并接手,并准备一直延续到2007年9月。目前德尔福在北美有25000名美国工会工人,每个工人每年的成本是13万美元,同时还要遵守美国工会的一系列规则,不能停工和削减员工。而德尔福面临的是全球竞争,这样使德尔福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2005年整个第二季度,公司在那些“空闲”的小时工身上多支出了1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德尔福的每况愈下决不是孤立的,面临的挑战是全行业性的,折射出当前全球汽配业寒气逼人的现状。
伟世通公司是福特公司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全球汽配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它已经根据福特产量调低自己的生产,即便如此,其债信等级仍逃脱不了被降到垃圾级的厄运。为此,福特汽车集团不得不斥16亿巨资拯救伟世通。无独有偶,2005年5月17日,汽车地板和音响部件的关键制造商柯林斯阿克曼也走向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境地,北美和亚洲汽车制造商同意其涨价自救,正是为帮助这个世界汽车地板和音响部件巨头摆脱破产困境。
随着上游企业包括通用汽车在内的整车厂库存增加,汽车制造商纷纷减产,其股票开始下跌,同时引起了欧洲和美国整个股市的震荡。在纽约股票里,通用、福特汽车股价下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车企业的不景气直接导致美国各大零部件供应商股票的下挫,美国天合公司、德尔福公司、李尔公司的经营普遍受挫。这些使得欧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不寒而栗,面临破产的危险。事实上,从2005年年初开始,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已经使零部件厂商的利润增长受到严重威胁,有的甚至做出了亏损的预计。在受到原料涨价威胁的同时,零部件厂商还要面临着来自整车公司削减产量、要求其降价的压力,两头受气的零部件供应商们日子非常难过。
求援无望申请破产金蝉脱壳
“很简单,我们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这样下去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了。”史蒂夫·米勒无奈地说:“除非我们能在削减劳工成本上有所作为,否则破产保护将是不多的选择之一。”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三方能够就德尔福劳动力成本削减问题达成一致,工会将允许德尔福为工人提供每小时14美元的报酬,几乎是现在的一半;同时,德尔福希望能关闭表现不佳的工厂,并裁减4000名多余的工会工人。如果三方在2005年10月17日前没能达成一致,米勒表示,德尔福就将寻求包括破产保护在内的其它重组方式。
但观察人士指出,米勒所提出的“破产保护”既不同于破产,也不同于其它许多国家及地区规定的破产清算程序。《美国破产法》第11章允许企业债务人在申请破产保护后继续日常运营,以解决财务困难。企业现有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将继续留任,并在法院和股东的监督下运营业务。“破产保护”给企业一年的时间,一年以后如果企业觉得重组没有完成,则可以申请继续延长。“破产保护”以后工会权力明显削弱,一些原来受到工会干扰的事情,现在企业就可以放手去做。因此此时提出“破产保护”可以看做为德尔福度过目前财务危机的缓兵之计。
摩根大通分析师Himanshu Patel将德尔福所谓的“申请破产保护”视为其对通用和工会发出要挟的“潜台词”。德尔福目前可谓是腹背受敌,既面临着劳动力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又受到北美市场严重滑坡的制衡。虽然北美地区产量的提高和销量的改善将成为最终带动德尔福走出困境的根本之道,但在短期内,这一状况很难改善。米勒此次提出的与通用和工会就削减劳动力成本的谈判可以被视作他目前唯一可以付诸行动的拯救方案,这一举措可以使德尔福迅速甩掉包袱,为今后更加大胆的改革扫清障碍。
面对德尔福略带“要挟”的求援,通用如何作为呢?
通用非常清楚自己与德尔福“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德尔福进入破产保护,通用汽车公司的财务也将受到牵连。通用将不得不承担部分员工的养老金成本,并花更高的价钱购买汽车部件,联合汽车工会的退休员工也将面临待遇的大幅下降,三方达成协议应该符合各自最大的利益。因此这并不是一个通用是否会帮助德尔福的问题,而是怎么帮的问题。就在德尔福发表上述宣言之后,通用立即作出反应,准备出手拉一把濒临破产的德尔福。使其免于破产的危险。通用表示,它将考虑提供财政援助,重新安排德尔福的8.19亿美元欠款,这笔款项是为曾在德尔福工作现又返回通用的工人退休时所准备的。
可是,通用现在自己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第二季度亏损了近3亿美元,美国市场的持续萎缩使通用上半年的产量削减了11%,想拯救德尔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此,德尔福只好在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市宣布,德尔福及其在美国境内的38家子公司已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于2005年10月8日在纽约市申请美国公司破产保护。德尔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米勒表示,“我们的全球业务营运,包括美国和非美国业务,将继续进行,不会中断。”德尔福的非美国子公司未列入申请范围,将继续经营。德尔福中国区副总裁蒋健表示,“我们的中国业务不会受到影响,中国市场的投资和业务还会得到全球总部的支持。”
重组之路渺茫
现在德尔福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这些工人何去何从?他们的收入和将怎样调整?这场劳资双方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据了解,德尔福已经与主要工会的代表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谈判,但如果没有通用汽车公司的协助或美国法院的干预,依然无法对集体谈判协议作出必要的修改。“因为无法在法庭外解决美国业务的历史遗留问题”,米勒指出:“我们认定,在目前流动资金状况很强劲的时候通过第11章程序来解决我们在美国的成本结构问题,最符合德尔福公司的利益。”
围绕申请破产保护,德尔福一系列动作可谓密锣紧鼓。2005年10月,德尔福还向每个相关的工会提出一份建议,目的是让劳动协议纳具有竞争力的劳动成本结构,以及处理掉不赢利、非战略性的美国业务。另外,德尔福还参照业内有竞争力的做法和转型,调整养老金和健康及退休。
在提交自愿性申请的同时,德尔福还提交了40多项“首日”动议,涉及德尔福的员工和业务营运、延续供应商关系、客户处理、某些有待执行的合同、税务和相关事宜、公用工程、留住专业人员和案件管理等事宜。在等待法庭对首日听证会作出决定之前,破产法院会批准过渡令,就员工和业务运行、延续供应商关系和客户处理提供临时性的救济。
另据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人士称,德尔福可动用所有流动资金为美国境外的全球业务提供支持,协助保证为各全球业务部门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德尔福融资45亿美元,以维持全球业务的运行,融资方式为债务融资,另有亚洲、欧洲和美洲的有约束和无约束信用融资额度或抵押融资,德尔福预计在2007年初至年中能够完成其美国业务的重组。
不过,德尔福的如意算盘能否如愿,还是一个很大的悬念。在日本汽车公司和高价油的影响下,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擅长的SUV和大型轿车市场已经受到巨大冲击,而从通用和福特剥离出的德尔福和伟世通业务势必受到巨大影响。在通用、福特与戴姆勒-克莱斯勒这三大汽车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低迷的情况,德尔福的重组之路势必充满艰辛。
汽车零部件龙头排名前十名
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
1、博世集团
博世集团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及建筑技术的产业。总部设在德国南部斯图加特市的博世公司员工人数超过 23 万,遍布 50 多个国家。
汽车技术是博世最大的业务部门。博世在汽车零部件各个方面的研发及生产水平均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柴油喷射系统在行业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博世汽车的底盘系统、能源与车身系统、汽车多媒体系统、汽车电子系统等享有名声,其汽车售后事业部主要从事火花塞的研发、匹配和刹车片生产加工,是目前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厂的首选。
2、株式会社电装
株式会社电装作为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的零部件工厂之一的电装,从丰田集团独立分离出来,运营至今,电装已发展到日本排名第一、世界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集团公司。
电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其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空调设备和供热系统、电子自动化和电子控制产品、燃油管理系统、散热器、火花塞、组合仪表、过滤器、产业机器人。公司在环境保护、发动机管理、车身电子产品、驾驶控制与安全、信息和通讯等领域,成为全球主要整车生产商的合作伙伴。市面上中高端自动空调系统,多为电装供应。
3、德国大陆集团
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 ),创始于1871年,也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性企业集团,全球500强,是世界领先的汽车配套产品供应商之一。
大陆集团众多事业部都占据领先的市场地位:制动钳、安全电子设备、车载智能通信系统、汽车仪表和供油系统全球销量第一,电子制动系统和制动助力器全球销量第二,也是全球第四大轮胎供应商。
4、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日本爱信精机株式会社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丰田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其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闻名于世。日本爱信(Aisin)是专门生产自动变速箱的企业,成立于1969年。由爱信和博格华纳合资建立,是爱信精机(Aisin Seiki)株式会社的子公司。丰田公司拥有爱信精机22.2%的股份,因此爱信实际属于丰田之下。
爱信的自动变速器产品序列十分丰富,包括4挡、5挡、6挡、8挡均有涵盖。因为丰田参股爱信公司,所以丰田旗下车型几乎也都是用爱信的自动变速器。爱信在中国的历史是1994年在爱信宏达生产发动机关联零部件开始的,到2006年的今天已经发展到有近30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公司,生产和供给着传动系统、制动与底盘、车身和发动机等不同品种的产品。但其生产的自动变速箱目前是全球多数整车厂的选择之一。
5、美国江森自控集团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是一家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世界性跨国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恒温器制造厂家,也是从这样一项发明,逐渐发展为今天世界最大的汽车部件和座椅的独立供应商。为世界500强,第251位(2013年)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是专业汽车内饰、设施效益和动力方案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
江森自控集团提供创新科技的汽车内饰产品使得驾乘更舒适及安全,同时还提供现代乘用车辆以及混合动力车辆的蓄电池产品及对应的动力解决方案。作为全球第一的蓄电池供应商的江森自控集团,其拥有的VARTA(瓦尔塔)品牌创始于1888年德国的汉诺威市,即现今江森自控蓄电池技术研发中心的所在地之一。长久以来VARTA(瓦尔塔)品牌系列都是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制造商的首选,以其高端的质量与领先的技术提供适合各类型车辆使用的多种规格的顶级蓄电池产品,同时这也是我们最熟知的为仪表台总成供应。
6、天合汽车集团
天合汽车集团是汽车安全系统的先驱和领导者,世界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利弗尼亚,2012年汽车零部件销售额为164亿美元,为世界财富五百强企业。
主要汽车产品有:转向和悬挂系统、商业转向系统、充气抑制系统、方向盘系统、安全带系统、电子安全装置、无线电产品、电子保安装置、发动机部件、强化紧固件及部件、车身控制系统、售后作业。目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后制动器(天合专利技术,驻车制动与后制动卡钳一体式机构),安全气囊、气帘、安全带、多功能方向盘等)是多数整车厂的选择。
7、美国伟世通公司
美国伟世通公司是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位居美国财富500强。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伟世通在全球拥有81,000名员工,制造工厂、技术中心、销售中心和合资企业遍布世界各地。伟世通公司为全球汽车生产厂商设计和制造创新的空调系统,汽车内饰,以及包括照明在内的电子系统,并提供多种产品以满足汽车售后市场的需求。
伟世通在汽车电子领域提供的主要产品包括音响、信息、驾驶信息、动力总成控制和照明。前后保险杠,门饰板等为主机厂选择伟世通。
多家跨国零部件企业在华已逐步复工
汽车零部件龙头排名前十名是联创电子、万里扬、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华域汽车、比亚迪、深天马A、宁波华翔、中鼎股份、方正电机。
1、联创电子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驾驶、运动相机、智能家居、VR/AR等配套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等关键光学、光电子产品及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触显一体化产品、触显一体化加工、光学产品、终端制造产品、集成电路产品。
2、万里扬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商用车变速器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其主要产品是各种车辆的变速器。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约30万台商用车变速器的生产规模。公司是中国机械500强企业,也是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TS16949:2002国际汽车工业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AAA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认证等。2007年公司商用车变速器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2008年公司商用车变速器产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浙江省同行业第一位.目前,公司在商用车变速器市场细分的中卡变速器市场上拥有最高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超过60%。
3、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动力锂电池和输配电设备两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动力锂电池产品、输配电产品等。公司系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生产的动力锂电池产销量多年排名国内前列,2019年国内装机量排名第三。
主要产品为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储能型电池组等。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3.2GWh,国内市占率为5.2%,行业排名全国第三,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2.9GWh,排名全国第二,新能源专用车装机量居于全国第一。
4、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发,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拥有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锂离子电池企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测试验证中心,设立了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和技术优势突出。
5、华域汽车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等交通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零部件及其总成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汽车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件、热加工件、新能源等,各类主要产品均具有较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6、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等、汽车及相关产品。比亚迪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业领导地位。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销量依旧位列全球前列。
7、深天马A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液晶显示器及液晶显示模块的专业设计企业,现已成为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公众上市公司。丰富的制造经验、先进的设备、精良的工艺、高效的管理使天马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及模块制造商之一。
强大的研发队伍和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确保天马能够为客户提供从咨询、设计、制造、销售全方位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支持。公司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车载显示、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及其他信息终端显示领域。目前天马已成为国内彩色显示屏主要供应商。
2019年SID年会展上,公司7.56英寸AM Micro LED和LTPS AM Mini LED HDR LCD两款新品凭借优秀的技术实力以及创新性,分别获得Best New Display Technology和Best New Display Component两项大奖。
2019年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公司13.3英寸AMOLED显示屏和5.99英寸Mini LED HDR液晶显示屏分别获得CITE展创新金奖和组委会创新奖。2019年国际新型显示技术展上,公司10.3英寸透明OLED显示获得年度显示产品创新应用奖。
8、宁波华翔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有汽车内外饰件、汽车底盘附件、汽车电器及空调配件、汽车发动机附件等。
9、中鼎股份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液压气动密封件,汽车非轮胎橡胶制品(制动,减震除外)生产和销售。主要业务有智能底盘系统业务——空气悬挂系统;智能底盘系统业务-轻量化底盘系统;流体管路系统;密封系统。
连续十年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利润总额以及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各项指标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公司继续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100强(名列第92位)和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50强(名列第13位,国内第1)。
10、方正电机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缝制设备动力源的外贸出口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缝纫机应用类产品、汽车应用类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配套电机以及动力总成控制类产品)以及智能控制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缝纫机马达,其中,工业缝纫机马达和家用缝纫机马达两大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家用缝纫机马达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工业用缝纫机马达产量居全国第二、出口量全国第一,公司为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名牌产品企业、浙江省著名商标企业。
博世中国总裁称今年市场难预测,车市下跌一成就是很大的胜利
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正逐步走出疫情的阴霾。
今日,第一汽车频道记者先后从博世、埃孚、佛吉亚、大陆集团等跨国零部件企业方面了解到,目前除了位于湖北省内的少部分工厂,在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工厂已复工,而位于湖北省内的工厂也正逐步进入正轨。
博世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在其2019年全球销售额中,中国地区销售额的比重超过1/4,且有上升的趋势。由此,博世方面在疫情爆发后,曾发布预警称:“如果疫情进一步发展,不仅将导致其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其全球供应链。”
目前,在博世的主要客户中,东风日产等整车企业在湖北省内设有生产线,为此,博世也在湖北省设立一些零部件工厂进行配套。
博世中国负责人对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目前根据相关要求,除了位于湖北省的工厂以外,其他位于中国境内的工厂均根据当地的相关要求,已经完成复工的相关工作,进入完全复工的状态,虽然受限于订单量,生产量尚未完全进入高峰,但也逐步回升中。此外,位于湖北省内的工厂,也正在根据当地的相关要求和规定,逐步完成复工的相关安排及工作。
上述负责人还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在疫情期间,博世的各公司和工厂都主动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其中包括要求员工减少出差、避免去往疫情重点区域,并取消大型人员聚集活动等内容。
而跨国零部件企业埃孚的负责人也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称,埃孚在中国各地的工厂,在当地复工后的第一天,便着手开始恢复生产,目前已经基本靠近往年同期的生产情况。
而在位于疫情“中心”的武汉,多数零部件企业在当地的指导下也逐渐恢复相关运营。根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该区域内的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以武汉为中心的东风系整车厂提供零部件,截至22日,该区累计批准东风系列企业及区内一级供应商229家复工复产,已开工202家,开工率87.3%。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武汉工厂主要为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东风系合资车企提供转动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的15条生产线中,已开工近10条,开工率达到近七成。为日系主机厂提供零配件的日本电装(DENSO)武汉分公司负责人木村先生也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透露,该公司位于武汉的生产线中,过半生产线已经恢复正常运营,只要客户有产能需求,基本上可以保证满足。
此外,北京现代总经理尹梦铉在接受媒体访时也表示,考虑到许多零部件企业的抗压能力有限,购部门通过每日排查供应商库存、人员出勤、复工复产等情况,并调整零配件与整车的生产节奏,保证北京现代的300余家一、二级供应商全面复工。
不过,许多已经复工的零部件企业要完全消除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仍需时日。
木村先生表示,包括其所在的电装公司在内,多家日系产业链内的企业,已经要求公司员工停止前往中国出差,而一些在中国担任职务的日方人员也因为疫情影响而无法及时回到中国,因此,虽然生产逐渐正常,但公司的一些重要决策会受到影响。
韩国汽车配件企业(中国)联合会会长朴英奎也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进入中国市场的韩系零部件企业,目前仍主要依赖于韩系主机厂的订单来维持生存,因此汽车销量会直接影响到零配件企业的生存状况。此外,即便是一些企业将目光转向到其他主机厂,但因为主机厂的需求量较低,甚至有部分主机厂要求将货款推迟至下半年支付,导致中小规模的配件企业在资金周转上有一定的困难。
上述埃孚负责人也表示,此前由于仍受到隔离、封城及交通管制等影响,工厂员工的出勤率及物流情况尚未未能恢复到往年同期,这成为制约企业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
此外,博马科技全球CEO杨卓君表示,作为零部件的一级供应商,其受到二级供应商人员及产能不足的影响,部分二级供应商因成本等因素未能完全复工,因此将会对于生产进度和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欧洲等境外地区的疫情持续,也引发外界对于全球汽车供应链的担忧。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DTAC)的研究数据显示,因为疫情,预计2月份欧盟域内成员国的汽车产业损失额达25亿美元。而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在回复第一汽车频道记者的邮件时表示,随着疫情的持续,协会方面严重忧虑疫情对于意大利境内汽车产业链企业及经销商的负面影响。
不过,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接受第一汽车频道等媒体访时表示,目前博世正致力在华推进生产及研发的本土化进程,在逐步扩大产能的同时,运用长三角一体化等政策优势,将产能分配至中国的更多地区,因此即便是欧洲等海外工厂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KAMA)运营委员长金泰年也向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汽车工业是一个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缺少任何一个零部件车辆都不能出厂。而由于中韩两国之间距离较近,且具有一定的产业链互补优势,目前韩国主机厂使用中国零部件的比重较大,随着中国国内疫情的缓解,能够有效解决韩国汽车产业因疫情所带来的冲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跨国车企纷纷停工停产对汽车工业的供应链带来诸多挑战令外界担忧。
5月14日,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发布在华业绩,?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在回应这一问题时表示,今年的市场情况难以预测,博世作为供应商只能做到两点,一是尽量保证不因为我们的原因而停产、停线。二是提供更有竞争力、更有科技含量的产品。
据悉,2019年博世在中国的销售额约为10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作为博世集团除德国外的最大市场,2019年全年博世中国为集团贡献了约18%的销售额。
中国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博世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场,其中,博世中国最大规模的业务——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板块销售额为808亿元,虽然同比下降4.4%,但低于去年中国汽车市场8%的下降水平。
“中国正从疫情的影响中快速恢复,在第一季度,我们就看到市场需求回暖的势头,特别是汽车市场。为此,博世集团正调动全球的以尽力满足中国市场的供应稳定。接下来,博世将为中国市场需求的全面恢复积极准备。”博世董事会成员,亚太区董事泰瑞来对此表示。
陈玉东坦言,“过去三个月当中,保供工作是我们最紧张的工作,用全球供应链保证中国不停线。”
他说,过去几个月内,博世也遇到了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挑战。“比如北美到目前没有完全复产,像墨西哥生产的一些产品会到中国来,我们告诉他,如果哪一天不复产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家。通过各种各样方式,说服他们开工。”据他介绍,墨西哥工厂本来预计5月底才可以生产。但最新得到的消息,18号开始生产,这样对中国来讲,影响一下子就减小了。“目前来讲,在可预见的未来,博世没有预测到我们的客户因为我们的原因而使它停线的可能性。”
不过,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尚未完全受控,陈玉东认为今年市场走向很难预测,只能先做一些预案。而他希望未来几个月市场表现可以和去年持平,“今年的车市-10%左右就是很好的胜利。”
据他分析,尽管4月份中国汽车销量同比转正,但在很大程度是之前消费需求积压、延后释放的结果,未来车市走向还要看整个行业的复产及宏观经济恢复程度。“7月份是一个风向标,因为欧美现在也都在复工,对供应链的影响也都会稳住,下半年会真实体现经济的情况。”
对于博世中国自身而言,陈玉东表示,今年博世的投资额度会较前两年有所收窄,但这是因为产能已经满足需求而并非是疫情的影响。此外,博世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力度不会减小。例如,为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博世于今年3月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清华大学—博世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以加速工业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而2019年在无锡成立的软件研发中心,今年也至少需要再招数百位软件人才。
据悉,过去十年间,博世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485亿元人民币。目前,博世中国拥有29个技术中心和约7830名研发人员。随着本土化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中国正逐渐成为博世集团创新研发网络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