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一个疑问,请高人给予解答。

2.卖一辆车比车企赚得还多,华为可能真没必要亲自造车

3.比亚迪靠什么赚钱(比亚迪盈利)

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率多少正常_汽车配件毛利率

在汽车领域卷土重来,富士康已迈出激进的一步。

在10月中旬的企业科技日上,富士康一口气对外公布了多个野心勃勃的电动车,并提出了5年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如果说,年初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以下简称FCA)成立合资公司仅仅是观望阶段的“小打小闹”,那当下的富士康已走过厉兵秣马的酝酿阶段,棋局里即将落下的每一颗棋子,都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将台湾的电动汽车产业推向世界。”

这句看似打鸡血的口号,正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发布会现场立下的flag。2019年,他接任一把手后就开启了内部改革,将富士康的转型升级为“3+3”战略,即积极切入电动汽车、健康医疗与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抢滩人工智能、5G和半导体三大新兴技术。此次发布的电动车愿景,正契合最新布局。

按照刘扬伟的说法,富士康未来不会生产整车,也不会打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但是在2025年到2027年间,他们要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

此举决心很大,野心也不小。据悉,围绕着电动车领域的生产链条,富士康已经与多家汽车制造商就合作进行谈判,按照一把手刘扬伟自己的估算,2027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万辆,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300万辆新车将被深深打上Foxconn的烙印。

“造车梦”,从郭台铭到刘扬伟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代组装商,也是苹果产品的主要组装商。大多数人对该公司的记忆,或许还停留在深陷舆论漩涡的“血汗工厂”,而掌门人的形象,也依旧停留在创始人郭台铭阶段,但实际上,如今的富士康已被刘扬伟接棒,且正在试图打造出比“苹果组装厂”更加多元的身份。

最近几年,该公司频频试水汽车领域,并试图在电动车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占据核心地位。囿于笔墨,我们对富士康早期联姻北汽探索汽车租赁、收购安泰电业试图蚕食汽车电子市场等“旧事”暂且按下不提;而业界曾经频传富士康与吉利、裕隆等汽车制造商接触,商讨合作造车的可能性,但却被一再否认的诸多“传闻”,在此也略过不再赘述。

最早,从造车新势力的襁褓期开始追溯。

2015年,富士康联手腾讯、和谐汽车联合打造“和谐富腾”,以3:3:4的比例共同出资10亿元人民币。按照彼时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富士康负责电动车的设计与生产制造,和谐汽车负责汽车项目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搭建,而腾讯则负责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因三方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新闻一时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造车新势力们尚在孵化酝酿的阶段,和谐富腾成立伊始,就吸引了包括原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前CEO付强、以及主导过宝马i8项目的集团副总裁毕福康的加入。随后,和谐富腾投资孵化了两个主要汽车项目,分别是主攻高端电动车的FMC?(全称Future?Mobility?Corporation)和主打经济型电动车的爱车(浙江爱车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公司)。

然而行至中途,富士康反悔了。

时间回拨到2016年,付强的爱驰亿维悄然成立。爱驰亿维与“爱车”的资本关系尚未被业界彻底梳理清楚,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就在上饶正式签约,虽然项目背后的投资方有和谐富腾,但签约仪式的活动现场却没有富士康的代表出席。有消息称,富士康已知难而退,决定与造车项目分道扬镳,不再参与爱车和FMC的后续投资。

后面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人评价富士康是悬崖勒马,提前嗅到造车的风险,回归代工老本行才是明智之举;但也有人批评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卸磨杀驴,扔下烂摊子,又让陷入债务危机的和谐福腾屋漏偏逢连夜雨,回想昔日“铁三角”的豪言壮语,难免扼腕叹息。

尽管如此,对于电动车这块巨大的蛋糕,富士康心不死。在和谐福腾已近乎销声匿迹的2018年,富士康旗下的鸿海精密又通过子公司注入3亿元人民币,参与了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只是一年以后,小鹏汽车海外结构重组,经多方协商讨论并由会计师审核,决定由关联方IDG接收富士康股权以配合小鹏重组,根据官方的说法,富士康退出小鹏股权是为了避免影响后者重组的时间表和确定性。

再次回归公众视野,已是2020年

今年1月,日本媒体首先爆出FCA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两家企业将联合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未来不排除外销出口的可能性。后来,FCA在中国地区的官方微信平台也证实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并表示合资企业将在中国开发和制造新一代的纯电动汽车,并涉足车联网业务。

虽然此次合作的具体投资金额尚未确定,但富士康方面将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份,FCA则持有其余剩下的股份。刘扬伟彼时曾则向等外媒透露,该公司将在新的合资公司里承担设计、零部件和供应链管理的角色,按照他个人的预测,从长远来看,汽车业务将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0%。

与FCA官宣“联姻”的一个月后,富士康又表示将与台湾裕隆汽车成立合资企业,并与裕隆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富士康可能会为这合资企业提供零部件组装服务。

要做“电动车界的安卓”

把镜头拉回当下,富士康打算怎么玩?

在近日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正式对外发布了纯电动底盘平台MIH,作为中的开放式平台,MIH粗线条勾勒了富士康对电底盘以及汽车软硬件未来形态的大致轮廓。按照富士康披露的信息,他们必须尽快建立开放平台,为汽车制造商生产包括电池和汽车互联网服务在内的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

一言以蔽之,成为电气化时代的安卓。

富士康的现任技术负责人魏国章曾为苹果开发了多款核心软件,他在科技日现场介绍MIH新平台时表示,新项目具有“软件定义”、“软硬分层”与“开放生态”三大特色,能助力阶段电气化时代中短期的发展痛点。未来,将通过“软件定义”持续为汽车更新升级,在“软硬分层”的构架下,开发周期被缩短,效率得以提高,开放平台又降低了进入门坎,让更多伙伴可加入电动车产业的开发和创新探索。

根据现场PPT和外媒的公开信息,新的底盘平台能兼顾横跨B级车到E级车,支持前驱、后驱和四驱车型,配备的电池包电量暂时被划分为93kWh、100kWh和116kWh三个级别。前驱电机与后驱电机也能通过灵活的搭配,提供不同的动力输出。

但是,这似乎不能喂饱富士康的野心。

他们已把目光聚焦到电池板块。刘扬伟对外介绍,富士康还在2024年前推出一种商业化固态电池,这有可能取代当下电动汽车领域常用的锂离子电池。

从锂电池技术的发展路径来看,锂电池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已经逐渐接近了极限,而固态电池可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且能突破当下锂电池的重量与成本瓶颈,更好地解决安全隐患,有望将锂电池的发展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东瀛日本算是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起步较早,最早入局的丰田在2008年就与固态电池创企伊利卡(Ilika)展开了合作,而在2019年,他们又宣布与松下合作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虽已推出固态电池原型产品,但真正走向市场化商业应用预计要到2025年左右。除了技术维度的不算完善,固态电池当下的高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据丰田方面给出的数据,固态电池原型产品在充电速度上相较于现有锂电池具有明显优势,电量从0到100%仅需15分钟。而在电池寿命方面,丰田汽车其生产的固态电池在使用30年后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刘扬伟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富士康正在努力在中国和美国建立供应链,以实现其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多元化。

就在上个月,该公司与与国巨集团(Yageo?Group)正式结成了“战略联盟”,国巨将分享多年来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积累的经验,以及在5G技术和半导体封装方面的优势,助力富士康羽翼未丰的电动汽车业务。

转型承压,狠话易变笑话?

门口的野蛮人们,在进军汽车行业之前,总是会喊出最亮的狠话。从乐视造车,欲将生态一统天下,到宝能等地产商动辄“几百亿造车、几万亿产值”,以及各大新势力构建起千万辆级电动车产能。然而狠话落地不成,便是最响的笑话。

富士康自投资和谐富腾开始,到小鹏股权退出,已经是上一轮笑话的深度参与者,显然它还不肯放弃这个回合抛出狠话的机会。

究其本质,鸿海/富士康造车的难点,在另一面便是催生其染指汽车产业野心的根源。原来放出狠话的动力,和沦为笑话的诱因,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转型压力来临,富士康无法固守原有阵地,必须朝着汽车产业拓展;而既有的痼疾和欠缺的汽车制造根基,又增大了失败的风险。

截至目前,鸿海约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美国的苹果公司,但是其智能手机制造部门的利润率已在近年遭遇继续萎缩。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富士康依靠苹果的代加工业务在销售额方面一度超越华为,但利润表现却普遍偏低。

特别是2016年以后,由于智能手机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越来越激化,利润贡献更是持续逆风。在2018年,该公司全年合并纯利润为1290亿台币,同比减少7%,成长模式和盈利业务的转型迫在眉睫,到了2019财年,富士康净利润下滑11%,跌到1153亿台币,连续3年下滑。

及至2019年,鸿海创始人郭台铭辞去董事长一职,刘扬伟履新,上任后即在同年11月的集团总结会议上提出“减少销售毛利率不到10%的业务”等建议,直言要努力减少对代工制造业的依赖,表明了该公司上层从郭台铭时代的重规模向未来重利润的经营转换的决心。

实际上,鸿海系旗下的台湾面板子公司群创光电就已在电视市场日渐收缩的大环境下,率先在业务上向汽车板块转移。富士康此前也曾多次试图面向电动汽车业务进行变革,但这些尝试并不算成功,据悉,以2020年和肺炎疫情的重创为契机,该公司将在电动车业务板块启动更多集团层面的。

2019年,鸿海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销售额接近95亿新台币,该公司希望到2025年,汽车和其他新业务能帮助毛利率提高到10%,并设定了五年后销售额达到1万亿新台币的目标。

台湾北极星研究院(Polaris?Research?Institute)院长梁国元表示,富士康的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不高,所以一直希望能入局附加值更高的事情,电动汽车是一个理性的候选。

然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0%电动车市场谈何容易?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要做汽车中的谷歌安卓,实际上这样的企业大有人在,并且多数实力极为强大,都是在各自领域中的领跑者和巨头。

在系统供应商层面,不但有百度、谷歌和苹果这种老牌汽车系统供应商,还有风头最健的华为鸿蒙,正挟5G优势半路杀出。而三电层面,宁德时代/LG的电池实力远胜于富士康旗下的锂电科技(1%的宁德时代股权并不能让富士康左右竞争态势)。IGBT方面,海外的英飞凌、博世和国内的中车、斯达都已经构筑起技术壁垒。电控领域有联电等领跑。更不用说还有比亚迪这家既有电动车整车业务又有最完整供应链的全能选手,从电池电机电控到IGBT一应俱全。

二是中美纷争影响苹果,而苹果影响富士康。当美国极力打压华为,一方面是利益诉求使得这个霸权国家竭力阻拦中国2025技术升级战略,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苹果为首的美国公司在创新方面露出疲态,以及害怕输给中国后起之秀的胆怯。那么,来自中国对美国的反制,以及一直以来在科技层面的赶超,势必从中长期对苹果业绩产生冲击,那么很大程度依附于苹果而生的富士康,又将谈何远大理想?

最后,无论是10%市场,还是30万辆销量,都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2019年,全球电动车总销量230万辆,超过30万辆销量和10%份额的品牌仅有特斯拉一家,36.78万辆领衔所有车企。而亚军比亚迪为22.95万辆,略低于10%份额,排在三四位的北汽上汽分别为16万辆和13.77万辆。

随着电动车越发从政策市走向正常的市场,以往暴涨速度不再,2030年全球销量可能比原先给出的居高数字为低。如果富士康要达成那个目标,则必须实现垄断特斯拉级别的技术供应,或者至少拿下北汽加上汽。只是,如今新能源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一样,在不断涌现更多强者,使得富士康的野望愈发显得虚无缥缈。

回看富士康昔日在汽车领域立下的“投名状”,后来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蜻蜓点水并无实质性突破,或是在“合纵连横”的整合之路上雷声大雨点小。

当狠话越凶狠,则最后破碎的笑话越好笑。富士康的远大目标诚然不必原教旨主义式的嘲弄,但门口野蛮人们大多已经遭遇行业规律的挞伐,那么富士康如今又能作出怎样的深耕稳行举措,以免狠话沦为笑话?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有一个疑问,请高人给予解答。

参考一下长财证券的分析报告 我们将国金证券重点监测的42家汽车及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商用车公司10家,乘用车公司6家,汽车零部件公司26家),对汽车行业上半年经营业绩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样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2,341百万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净利润8,747百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商用车是成长性最好的细分市场,1-6月收入增速为32.4%,净利润增速为41.4%;而乘用车类公司的成长性排名最后,主营收入增速为13.9%,净利润增速为-15.8%,是汽车行业中最先出现利润下滑的子行业;  统计范围内行业上半年平均毛利率为14.0%,较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1%,较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年化ROE为14.5%,较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商用车企业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最大,上半年平均毛利率较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2季度单季较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在成本上升和需求下降的恶劣外部环境下,各细分子行业上市公司的反应不一,我们发现多数商用车企业都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期间费用等方式消化成本对利润的影响,而乘用车公司则表现出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  我们将07年6月-08年6月连续12个月的滚动净利润作为盈利依据,以8月29日收盘价计算,行业平均PE为12.2倍。按照08年6月底的净资产计算,全行业平均PB为1.4倍;  根据国金证券的和WIND盈利预测的统计(已经对中报业绩进行了重新修正),目前国内乘用车行业08、09年动态PE分别为12.2和10.3倍(剔除异常值),商用车为10.7和10.7倍,零部件为13.3和11.6倍,和前面滚动计算的PE水平接近。这说明市场对于09年的平均预期是:乘用车和零部件企业业绩仍有增长,而商用车企业的业绩持平;  我们认为行业最差的情形将于3季度出现,中报之后多数商用车企业的业绩预测都已得到充分的修正,尤其是对于下半年的预期都是按照负增长的情形作出设,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充分反映全年预期的。但市场对乘用车行业下半年需求持续低迷、降价促销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仍然没有充分反映,部分公司业绩仍然有继续低于预期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行业判断,我们维持此前的重点公司推荐:中国重汽、江铃汽车、中鼎股份和一汽夏利;  08年中期业绩回顾  我们将国金证券重点监测的42家汽车及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商用车公司10家,乘用车公司6家,汽车零部件公司26家),对汽车行业上半年经营业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成长性:商用车>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乘用车  统计范围内,汽车行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2,341百万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净利润8,747百万元,同比增长8.6%;  上半年商用车是成长性最好的细分市场,1-6月收入增速为32.4%,毛利同比增速16.2%,营业利润(扣除投资收益)增长10.5%,净利润增速为41.4%。多数商用车企业的所得税率在08年都由33%下调至25%,这是净利润增速超过营业利润增速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乘用车类公司的成长性排名最后,主营收入增速为13.9%,毛利增速为7.0%,净利润增速为-15.8%,是汽车行业中最先出现利润下滑的子行业;  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下降的双重影响(成本对商用车行业影响较大,需求对乘用车影响较大),08年2季度全行业净利润增速都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其中乘用车行业净利润同比下滑42%;  盈利能力: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乘用车>商用车  统计范围内,汽车行业上半年平均毛利率为14.0%,较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1%,较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年化ROE为14.5%,较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盈利能力位居首位,08年2季度毛利率同比上升近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我们的统计样本中,潍柴动力和福耀玻璃由于经营规模的原因导致权重较大,我们认为这是零部件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居高的主要原因,多数中小规模零部件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商用车企业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最大,上半年平均毛利率较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2季度单季较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但近期钢材价格已经有所回落,下半年成本对商用车行业的影响将小于上半年;  乘用车行业上半年平均毛利率为14.1%,较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这也与我们此前的判断一致,钢材对乘用车行业的影响是最小的。但下半年如果需求仍然持续低迷,那么整车厂有可能进一步下调出厂价格,降价对毛利率的影响可能加大。08年6月底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较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而07年同期则下降6个百分点;  管理效率:商用车>乘用车>行业平均>汽车零部件  在成本上升和需求下降的外部环境下,各细分子行业上市公司自身挖潜的能力不一,商用车企业表现强于其他企业;  商用车行业一直处于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竞争业态中,外部环境造就了多数龙头公司都具有极高的管理效率,因此在成本上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商用车企业都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期间费用等方式消化成本对利润的影响。上半年商用车平均费用率为7.0%,较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2季度为6.3%,较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平均营业周期为85.3天,较同期下降9.4天,资产周转率也有所提高;  而乘用车公司多数都依靠合资企业贡献利润,这些资产不在上市公司的并表范围之内,我们看到的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本部自主品牌业务的情况,显然多数企业的管理效率并不高,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企业期间费用率上升、营业周期上升,只有现金流量指标让人较为满意;  估值:行业平均PE为12.2倍,平均PB为1.4倍  我们将07年6月-08年6月连续12个月的滚动净利润作为盈利依据,以8月29日计算,行业平均PE为12.2倍。其中商用车最低,为11.2倍;其次是乘用车,为11.8倍;零部件行业最高,为13.4倍;  按照08年6月底的净资产计算,全行业平均PB为1.4倍,最低是乘用车行业,为1.1倍,最高是商用车行业,为1.8倍;  根据国金证券的和WIND盈利预测的统计(已经对中报业绩进行了重新修正),目前国内乘用车行业08、09年动态PE分别为12.2和10.3倍(剔除异常值),商用车为10.7和10.7倍,零部件为13.3和11.6倍,和前面滚动计算的PE水平接近。这说明市场对于09年的平均预期是:乘用车和零部件企业业绩仍有增长,而商用车企业业绩持平;  展望及投资建议  08年7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9%,其中乘用车增长6.8%,商用车下滑3.4%,而上半年行业销量的平均增速为18.5%。显然,上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中仅仅体现了成本上升的影响,而需求下滑对利润的影响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认为08年3季度将出现行业最差的情形:  商用车行业受国3切换的影响,7月份销量将是全年最差的一个月,此外3季度也是行业的传统淡季,负增长的情况有可能在整个3季度持续,唯一正面的因素是3季度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3季度乃至下半年的净利润都无法与上半年相比。但我们认为目前多数商用车企业的业绩预测都已得到充分的修正,尤其是对于下半年的预期都是按照负增长的情形作出设,因此目前商用车行业的估值水平是充分反映全年预期的,并且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关键不确定性因素在09年的行业判断;  乘用车行业的增速在7月份才大幅下滑,上半年乘用车出厂价格指数仅下降2个百分点,在3、4季度需求继续低迷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整车厂为实现销售目标而出现的降价、促销将进一步对企业利润产生负面影响,而从中报之后的盈利预测调整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乘用车上市公司仍然存在低于预测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行业判断,我们维持此前的重点公司推荐:中国重汽、江铃汽车、中鼎股份和一汽夏利。

卖一辆车比车企赚得还多,华为可能真没必要亲自造车

以下为郎咸平的文章,应该符合你提出的问题

由于我们传统劳力密集产业利润率低,因此产业升级(或是叫产业转型)以提高利润率就成了重要的产业政策。举例而言,我们看不起出口玩具业,因为它是传统劳力密集产业,毛利率几乎为零,因此希望升级为高科技和资本密集产业,例如芯片,其毛利率超过40%以上。这就是推行产业升级的目的——全面提高产业利润率。

但是请各位读者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政策推出之后总是被诟病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过去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人可以给出解答,现在我告诉各位读者原因。那就是因为我们的决策一向是“根据表面现象做决策”。那么这个产业升级的政策是不是又是根据表面现象做的决策呢?我必须清楚地告诉各位读者,我个人从不反对产业升级,因为我们确实需要高科技和资本密集产业,但是我反对根据表面现象做成的决策。目前推行的产业升级政策就是根据表面现象做成的决策。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想请问各位读者,是谁告诉你传统劳力密集产业的毛利率一定是低的?这是胡说八道,而且是全国性的胡说八道。我就以美国的玩具公司美泰为例,它的毛利率在前两年也是超过40%,和高科技的芯片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做制造,他们做玩具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及终端零售等六大环节。而这六大环节加上玩具的制造,就叫做6+1的产业链。就是因为美泰控制了6+1的6,所以他们控制了玩具的定价权,从而把我们玩具制造的利润完全吸干了。这才是为什么美泰的毛利率高,而我们玩具的毛利率为零的真正原因。谁是美泰?他是旧帝国主义时期东印度公司的现代版,也可以理解为新帝国主义的产业资本。

以图1的微笑曲线为例,过去我们只是知道微笑曲线的底端就是制造,因此制造的价值就是最低的,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告诉各位读者答案——那就是因为新帝国主义的产业资本掌控了产业链的六大环节之后,把我们制造业的利润完全吸干了,所以制造才沦为微笑曲线的底部,也就是说,微笑曲线就是新帝国主义的杰作。

可是新帝国主义不只以产业资本的形态出现,它们也以金融资本的形态出现,控制着农矿产品的定价权,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我的另外一本书《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该书详细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中国的大豆、玉米、棉花、蔬菜、大米、小麦等,以控制中国农业产品的定价权。该书也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以控制中国矿产品的定价权。金融资本透过掌控农和矿两大的定价权,从而掌控了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

新帝国主义透过金融资本控制农矿产品定价权,再透过产业资本所掌控的6,控制了销售定价权,从而把我国制造业的利润全部吸干了,这才是我国传统制造业毛利率低的原因。我以玩具为例,制造玩具需要购买塑胶粒等化工原材料,而化工产品的定价权是金融资本控制。玩具需要销售,而销售的定价权又是由产业资本透过6+1的6所控制。而美国等新帝国主义国家所谓的“国际分工”就是把制造放在中国——“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剥削我们的劳工”——而后透过金融资本控制原材料定价权,再透过产业资本控制销售定价权,把我们中国人的骨髓都吸干了。你不觉得这比旧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毒害我们百姓的还可怕吗?

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改革开放取得了亮丽耀眼的GDP,而新帝国主义透过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取得了所有的利润。因此中国越发展,新帝国主义就越富裕。

根据我的另外一本著作《谁在拯救中国经济》的数据显示,我们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目前面临着两大困境:第一个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第二个是产能过剩。因此他们不想干了,大量制造业资金开始炒楼炒股,从而造成了2009年的楼市和股市泡沫。而救市贷给企业的信贷资金也同样由于两个困境没解决,企业不敢投实体经济,反而流入了楼市股市,使得泡沫现象更严重。

我想请问各位读者,我们设一个最极端的状况,如果中国的制造业都不干的话,都去炒楼炒股,那么新帝国主义的金融资本掌控定价权的原材料卖给谁呢?都没产品了,产业资本掌控销售定价权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中国制造业的衰退就是新帝国主义的丧钟。那么我再请读者想一想,就连郎教授这两把刷子都能想到的事,你们觉得新帝国主义这批比郎教授聪明得多得多的人会想不到吗?如果他们也想到了,我请问各位读者,他们应该做什么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以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收购中国的制造业。

请看我在另外一本书《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所列举的摘要数据,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第一,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55%是外资,其中高科技出口的87%是外资。

第二,根据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在中国已经开放的产业当中,每个产业排名前五名的企业都是外资企业,这意味着什么?举例来说,玻璃行业,最大的五家企业全部是合资企业;电梯行业,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五家厂商全部是外资控股;家电行业,18家国家级定点企业中有11家与外资合作;医药行业,20%掌握在外资手中。渠道就不用说了,国内市场汽车销售额的90%来自于国外品牌。更可怕的是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有21个被外资控制多数资产,也就是说外资是最大的股东。

第三,根据工商总局的数据,轮胎行业的80%是外资,汽车零部件行业75%是外资,整车品牌的80%和销量的90%是外资或者合资。平板电视行业60%~70%是外资,电视机的利润大部分都来自于平板,那是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外资合资药业占27%,但是在高端市场,外资在医院和零售市场分别占据了47%和52%的份额。其中,降低高血压药的前10名中数量过半、销售额7成左右是外资。再看啤酒行业,中国有多少家啤酒厂?到处都是啤酒厂,只有两个品牌没有外资注入,其他你能想象到的品牌都有外资注入。外资保险业开业三年便占据了中国市场的10%。在上海,外资银行开业三年便占据了17%的市场。计算机操作系统95%是外资,英特尔的CPU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思科占据了企业无线网络60%的市场份额。快递行业20%是外资。水泥行业30%是外资。高端酒店中30%是外资。外资还控股了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的食用油,占了85%。高档胶印机70%~80%是外资,装载机的三四成、工程机械的一半是外资。

不知道各位读者看到这些数据心中是什么感觉,我相信和我一样——痛心疾首。

比亚迪靠什么赚钱(比亚迪盈利)

2020 年 10 月 26 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编号为2020007号的华为 EMT 决议。

那份决议里明确写道: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份文件的末尾有这样一行标注:

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 3 年。

也就是说,如今距离声明失效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到2023年10月,小米的新车都还未实现量产。即使华为到那时宣布造车,也算不上太晚。

虽然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确定华为是否会亲自下场,不过在与赛力斯合作之后,华为在有没有必要造车这件事上,确实没那么迫切了。

不久前,华为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

1-6月,华为累计营收3016亿元,虽然和去年同期相比依旧下滑了5.8%。不过从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率,都实现了环比向上。

有分析认为,华为的业绩得以回升,问界的畅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果说,华为靠着与车企合作就能赚钱,那么可能真没必要蹚造车这趟“浑水”。

NO.1

[“做得好能把手机损失的利润补回来”]

在华为发布的经营业绩里,关于卖车部分的收入华为并没有明确介绍。不过,按照此前华为内部人士透露的信息来看,在智选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

以一辆售价25.98万元的问界M5车型为例,每卖出一辆车,华为能拿到约2.6万元。

而在这10%中,据说有2%是华为的技术授权费用,8%是渠道的经销费用。也就是说,最终华为每辆车拿到的收益大约有5000元左右。

乘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问界M5的累计销量为20220辆。若按这一数据计算,卖车一项华为获得的收益约为1亿元,华为渠道的收益约为4亿元。

对于华为这一规模的科技公司来说,这一利润可能算不了什么。不过对于数量庞大的华为经销商渠道而言,却意义非凡。

关于为何要卖车,华为曾多次提及原因——卖车就是为了让门店在手机大幅减少的情况下生存下去。

据华为经销商透露,过去华为手机的整体利润在14%左右,卖车则约为5%-6%。不过,由于汽车的售价远比手机更高,卖车成了不少经销商熬过寒冬的救命稻草。

而且由于近几个月来问界车型的热销,“做得好有可能把手机损失的利润补回来”。

即使不少经销商卖车还在亏钱,但是出于战略考量选择转型的依然很多,用一些经销商的话来说,他们更看好 “新能源赛道后期的红利”。

当然,对于这些尝试转型的经销商来说,他们也需要增加很多新的投入:

比如,在一些城市,一个三百平以上可以满足卖车要求的店面,需要投入的成本在五六百万元以上。此外,每个店铺还要配备8名员工(2名主管+6名销售)、2辆样车和2辆试驾车,还有线上推广成本。

NO.2

[ 5000元比很多车企的单车利润要高? ]

对于这些此前的手机经销商而言,拓展汽车销售,需要付出的成本确实不小

不过尽管如此,华为和旗下经销商的收益依然要好于很多传统车企和传统4S店。

单从华为从智选模式每辆车获得的5000多元分成来看,这一收入水平,就已经远高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不少自主品牌的单车利润。

不久前吉利汽车发布的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净利润15.5亿元。按照乘联会公布的1-6月52.6万辆的销量数据来计算,吉利的单车利润不足3000元。

而在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发布财报之后,华西证券曾估算,其单车净利润只有2400元;中信证券给出的数据更低,只有1356元。

不久前,赛力斯曾发布了一份半年业绩预亏公告。公告显示,其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6亿-1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扩大232.64%-265.9%。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新建工厂、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

制造业原本就被认为是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再加上今年从电池到橡胶、钢铁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主机厂也越来越成了“为供应商打工“的角色。

反观华为智选渠道,随着未来合作车型增加、销量规模上涨,这一板块的收入势必也要继续向上。

至于经销商层面,卖车的利润比例虽然不如手机高,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5%也是代理制佣金的普遍水平。

而且,从2021年8家上市经销商集团的销售毛利率来看,传统经销商能达到这一水平的不足一半。

NO.3

[“这一模式不一定能复制”??]

在7月份问界M7上市时,华为官方曾宣布,上市4小时其订单量就突破了2万。从这一数据来看,问界M7似乎要比M5更为成功。

从最早的赛力斯5,到现在的问界M5、M7,华为在卖车这条路上,正走得越来越顺。

按照此前发布的规划,9月7日,问界M5纯电版将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上上市。“华为一般是三代出精品”,如今这已成了很多华为粉丝和经销商的共识。在他们看来,M7之后就算是问界的第三代产品。“如果是纯电,可能会一下子起来”,有人对此充满期待。

不过,对于华为智选这种合作模式能否一直延续下去,不少旁观者也给出了他们的担忧。

首先便是最直接的渠道空间问题。6月份,华为被曝出已经与奇瑞、江淮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也将用类似赛力斯的合作模式。再加上极狐、阿维塔等品牌的华为HI车型,等待进入华为智选渠道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

“现在有些门店摆一台M5、一台M7已经显得有点挤了,以后店里摆谁不摆谁也是个问题”,有业内人士说道。

更为复杂的是,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模式本身,也面临一些质疑。

有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表示,如今双方的合作虽然看起来互利共赢,但背后的博弈、争论甚至内耗从未停止。

“未来会不会面临利益分配不均,很难说。”

以渠道选址为例,据说在经销商提交申请之后,首先华为会先去审核,随后赛力斯也要再去评估。用户中心成立之后,需要华为验收销售,赛力斯验收交付和服务。以至于有人感叹,“这样的博弈,到底有何意义?”

“华为是一个很强势的合作伙伴,其他车企在合作中不一定能接受,这一模式不一定能复制。”有人指出。

NO.4

[?写在最后?]

众所周知,目前华为与汽车厂商的合作模式分为三种:普通零部件供应商、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华为智选。

虽然华为智选模式之下,华为有着不错的收入和话语权,但到了汽车零部件领域,华为却依然亏损。

“(汽车)这个业务是华为现在唯一亏损的业务”,余承东曾在7月份的一次行业论坛上直言。

按照他的说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每年的投入都达到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绝对是烧钱的生意,绝对是很难干的生意”。

据说,在零部件方面,华为大多数订单的利润点在2025年之后,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之后华为汽车才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而在这之前,不知道华为不造车的承诺能不能坚持到那时。毕竟,当初“不造手机”“不造电视”的反转也还没过去多久。

股价不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亚迪不赚钱。当有人谈到为什么不赚钱时,他们会给出一个没有定量分析的宽泛的理由清单。首先,了解公司是做什么的。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四大块:1)汽车,包括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2)代工、手机零部件及组装行业,3)手机电池、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4)轨道交通、跨座式单轨“云巴”等。接下来,我会按照从收入到毛利,再到费用,最后到利润总额的顺序来整理利润表,再结合另外两张表,看看哪个环节让公司不赚钱。

一、收入。看收入结构。2018年1300亿元收入中,汽车收入760亿元,占比58%;40亿元为代工业务收入,占比32.5%;手机收入为90亿元,占比不到7%。此外,还有一块收入近29亿元。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眼前一亮,以为轨道交通产生了收入,于是看年报寻找线索,但人家根本没提。大家的问题也是深交所的问题,所以深交所发了一封问询函,回复:其他收入是公司建员工房低价卖给员工产生的收入。空玩得开心。

第二,毛利。看公司赚什么钱。先说毛利,毛利是利润的来源。总的来说,结论是汽车和代工盈利,分别贡献了70%和25%的毛利,光伏和轨道交通业务有漏洞。实际上,汽车业务非常有利可图。18年760亿元的营收产生了150亿元的毛利,毛利率19%-20%,而广汽18%-19%,长城15%-16%,长安14%-15%,SAIC 13%-14%,BAIC蓝谷11%-12%。所以说“比亚迪不赚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不赚钱”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业务迅速提升了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如下图所示,2014-2016年汽车毛利率快速增长,也提升了公司整体毛利率。

因为公司把国家对消费者的补贴放在收入中,毛利包括补贴。因此,随着补贴的下降,汽车的毛利率也在下降,2018年仅达到19.8%。关键是持续回撤后毛利率能否维持。这一点也值得担心。有时间我会再开一篇。代工业务实际上非常有利可图,420亿的收入产生了53亿的毛利。因为业务性质,毛利率只低12%-13%,但三费也低。由于代工业务大部分安装在比亚迪电子,在港股上市,数据会更详细。财务报告显示,比亚迪电子18年盈利414亿元,净利润21-22亿元,非净利润18-19亿元。对于比亚迪来说,扣除小股东权益后,归属净利润为12-13亿元。应该知道,2018年比亚迪整体非净利润不足6亿元,也就是说除代工外的整个业务都在亏损。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