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批发转型案例_汽车零部件批发转型案例分析
1.马瑞利发力电动产品,全球第七大零部件供应商在转型
2.海立股份汽车零部件业务取得突破 收购马瑞利“香港”60%股权
汽车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品结构、生态体系以及运营体系,并向制造业输出了大量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人才。
近年来随着技术集群的爆炸式发展,以及社会生态的快速变化,汽车行业电动化、互联化、共享化、自动化的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中。这个过程不但对汽车产品本身的技术结构产生了很多重大影响,也对汽车行业企业的现有运营方式与能力提出了挑战。我们可以从尝试以下六个维度来理解汽车行业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
汽车营销与销售端的数字化转型
过去,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于缺少足够的真实信息。而现在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充分了解车型的外观、性能、价格、质量、口碑等信息,在与经销商联系之前就可以初步形成购买意向,甚至直接在线上进行预定和购买。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同时,汽车的“展厅”已经不再是“4S店”的事实上的同义词,独立的汽车品牌展厅正在发展。汽车品牌制造商(OEM)正在致力于为展厅赋予更多的社交与文化属性,将最新的AR等技术应用到产品展示之中,并寻求在客户到达展厅时就可以与其进行基于客户背景与购买旅程的个性化沟通。
与过去不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汽车OEM已经可以与用户之间产生直接联系,通过收集与分析用户与车辆的信息,持续挖掘客户价值,并为品牌的客户留存创造有利条件。
在未来,随着出行服务与自动驾驶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日用品”化特征将得到强化,汽车作为提供出行服务的工具,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将难以奏效,只有强势品牌才有希望获得溢价,如何利用数字化的技术强化客户的品牌认知与满意度将是汽车OEM需要关注的重点。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驾驶与自动驾驶技术
各大汽车厂商在新的年型或者换代产品推出的时候都加入了新的高级驾驶技术(ADAS)组件,并主导了该类技术由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的快速渗透。驾驶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社会危害与经济损失,有研究表明,到2025年高级驾驶技术将帮助避免9%的的撞车事故,挽救9万人的生命,并为全社会避免经济损失高达1万亿美元。
Elon Musk曾经做出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预言:“我想它正在变得正常化。像电梯一样。他们曾经有电梯操作员,但我们开发了一些简单的电路使电梯刚好到达你所在的楼层,你只需要按下按钮。没有人需要操作电梯本身。汽车也将变成这样。“自动驾驶技术随着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V2X等技术集群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对社会、经济和汽车行业本身带来重大变革。自动驾驶的推广可能是渐进式的,将自动驾驶技术分步引入市场,也有可能是一次性的导入。目前自动驾驶技术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法规问题,以及潜在的数据安全问题。但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仍然是趋势所在。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很多原来汽车产业之外的技术公司进入到了汽车行业的核心领域,传统汽车厂商的渐进式创新与新进入者的颠覆式创新正在发生竞争与融合。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在运输和物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会领先于乘用市场,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商用车生产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已经进入这个领域。
互联的供应链和智能制造
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的控制成本,而现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制造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持续进步创造了条件。过去,汽车制造商通过各种方法强化与供应商们的合作关系,但供应链的整体透明性仍然难以得到保证,而这一点正是影响供应链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通过公有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好的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并通过对供应链的全局可视性对整个供应网络的运行做出更好的部署。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汽车制造商在推广智能制造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很早就应用于汽车的生产线。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制造商希望开放更多的配置选择权给客户,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为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提出了挑战,制造端的问题必须通过更加柔性的生产线,更快速更灵活的体系和物流体系、以及产品研发端共同应对。同时一些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尝试以动态的生产线取代固定流水线作业方式,人工智能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3D打印技术也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变革驱动者,其普及将带来汽车制造与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变革。
互联的服务与维护
现有的汽车产品基本上都具备一定的自我诊断能力,并适时的向驾驶者提示故障或者是保养要求,目前传感器成本的下降以及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已经使车载诊断系统可以做出更多的判断,并且通过车联网把数据同步给汽车制造商。汽车制造商与客户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纽带,这对于汽车制造商维系与客户的关系至关重要,同时传统的经销商渠道对客户的影响力会随之减弱。目前欧盟的平均乘用车使用年限大约在8.6年,而美国高达11.4年,中国也取消了非营运载客汽车的强制报废规定,汽车的保有量将会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和软件的比重增大,在使用过程中的软件升级也将成为常态,同时机械类的维护和维修需求将会减弱,这一系列的变化将进一步削弱经销商在售后端的盈利能力。
汽车制造商将在车辆的使用阶段重新建立对客户的影响力,通过软件的升级和主动的服务,降低消费者的车辆使用成本,避免意外故障带来的损失。中之杰在汽车制造行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经验。
出行即服务
随着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崛起,出行即服务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国外Uber、Lyft等公司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各种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也正在发展,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意愿正在受到影响。目前出行即服务的发展并未明显影响到整车的销量,但当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之后,占统治地位出行服务提供商极有可能会取得行业的主导权,而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会沦为成本驱动的出行设备的制造商。目前主流的汽车制造商都看到了这一趋势,例如丰田已经明确提出将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为一家移动出行公司,丰田的竞争对手也将转变为Google、苹果和Facebook 等科技类巨头。
数据安全和保护
汽车行业已经逐步演进为数据驱动的行业,智能车辆收集关于驾驶员,目的地,路线,驾驶行为、车辆状况等数据。同时,随着V2X技术的发展和OTA的普及,车辆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极大的增加。数据安全和保护已经收到了汽车制造商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法规、系统、应用、网络等维度的协同才可能见效,这需要、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在潜在安全风险得到有效规避之前,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会受到制约。
马瑞利发力电动产品,全球第七大零部件供应商在转型
2017年9月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Delphi),将其动力总成业务部独立,成立单独公司并起名为「德尔福科技公司」,专注于内燃机、软件控制及电气化;母公司则正式更名为「安波福(Aptiv)」,聚焦于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业务。德尔福对此的解释是,「两个独立的、且拥有良好的公司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去进行投资,从而谋求比今天更快的发展速度以及更丰厚的利润回报。」
但其实从2018年两家公司的营收差异(安波福:144亿美元、德尔福科技:48.6亿美元)就可以看出,此次拆分并不均等,安波福(Aptiv)才是公司未来的重点与希望,也是德尔福对于自动驾驶的一次All?in。可见,面临汽车产业链的重新洗牌,德尔福早已察觉并快速调转了船头。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年年初德尔福科技会愿意被博格华纳全资收购了。毕竟在传统内燃机行业前景不被看好的时候,被收购也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而且拆分后的安波福(Aptiv)已经是独立实体运营,德尔福科技被收购不会影响到它。
「备注:下文中,德尔福指代在公司拆分前,安波福则指代在公司拆分后。」
德尔福的自动驾驶之路
作为美国曾经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安波福并不算后来者。从2007年的DARPA挑战赛开始,德尔福的工程师们就开始了自动驾驶汽车软件的开发。2015年1月,德尔福发布了基于其ADAS系统基础的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在城市道路进行演示。
2015年3月,德尔福完成了历史上首次横穿北美大陆东西海岸的自动驾驶测试,测试车辆横跨全美?15?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沿途经历了各种实际驾驶条件的考验,包括交通转盘、施工区、桥梁、隧道、其它危险驾驶车辆的影响和不同的天气等,行程近3400英里(5000公里),其中99%的路程都是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完成。
此次测试能够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Ottomatika团队的参与,所以在2015年8月,德尔福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将Ottomatika收之麾下。Ottomatika?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探索如何商业化自动驾驶技术而成立的初创公司。2016年1月,德尔福又推出了车车通讯(V2V)、车与基础设施通讯(V2I)、车与行人通讯(V2P)等「车联一切」的车辆通讯解决方案,并将其集成到自动驾驶系统中,成为首个在自动驾驶平台上集成V2X技术的公司。
2017年1月,德尔福与Mobileye共同演示了合作开发的「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系统」(CSLP),展示了在当时最复杂道路状况下的自动驾驶(包括与其它车辆和行人共享路面的城市公路、没有卫星信号的隧道、上下匝道及高速公路)。同年10年,安波福宣布斥资4.5亿美元收购自动驾驶创业公司NuTonomy。而NuTonomy是全球第一家向公众开放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
2018年5月,安波福与美国第二大网约车服务商Lyft合作,在投放30辆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继波士顿、新加坡、匹兹堡之后,成为安波福主要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开发城市。根据Lyft官方公布的消息,截至今年2月份,该项目已经完成了10万次自动驾驶出行,98%的乘客在5星评级中给出了满分评价。
可以看出,其实从2015年开始,德尔福就已经在大幅调整公司的战略布局了。
收购、投资、合作、开放
为了进一步壮大自身自动驾驶的实力,安波福一直没有停止收购与投资。在自动驾驶领域,德尔福收购了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商Ottomatika、数据服务商Control-Tec?和Movimento公司以及自动驾驶软件解决方案NuTonomy公司,与高频连接技术公司罗森伯格(Rosenberger)、信号处理技术公司Valens、车辆数据公司Otonomo、黑莓QNX等达成合作。在激光雷达方面,安波福并没有直接进行收购,而是战略投资了Quanergy、Innoviz、LeddarTech,这三家公司虽都是进行固态激光雷达的开发,但在最终产品定位上有所不同。
中国作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最大的市场之一,在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安波福宣布将其?L4?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正式落地中国,同时在上海建立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而早在10年前,安波福就已在国内建立了ADAS团队,目前已有数百人,其中大部分是算法和软件工程师,这些年来积累的大量经验和针对国内路况的测试数据,对未来本土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去年9月23日,安波福宣布与现代集团牵手,成立了自动驾驶合资公司。联合声明中写道,现代汽车集团和安波福将各自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并且合资公司的估值将达到40亿美元。声明称,安波福不会向合资企业出资现金,但将贡献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知识产权以及大约700名「致力于开发可扩展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员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旗下子公司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和现代摩比斯将共同出资16亿美元现金和价值4亿美元的车辆工程服务、研发和知识产权。
合资公司的总部设在波士顿,由安波福自动驾驶移动出行业务总裁Karl?Iagnemma领导,同时在美国和亚洲设立技术中心。显然,零部件企业与车企携手成立合资公司推进自动驾驶,不失为实现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有效捷径之一。
但安波福也知道,要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单单依靠一家企业是很难实现的,所以除了主动出击,在2019年3月,安波福宣布,将全面开放其自动驾驶汽车开源数据集nuScenes。在此之前,行业内只有部分数据开源以供研究之用。据安波福称,nuScenes分为1000个“场景”,其数据集中来自波士顿和新加坡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囊括了城市环境中一些最为复杂的驾驶场景。nuScenes数据集包括140万张图像、39万个激光雷达扫描和140万个人工标注的3D物体边界框。
电动汽车架构
在今年的CES上,安波福正式推出其智能汽车架构设计(SVATM),力图打破目前传统汽车架构的瓶颈,为下一代智能汽车提供可升级的架构空间。该架构不仅有助于打造功能丰富、高度自动化的汽车,可帮助车辆达到最严格的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标准,其可持续扩展的开放平台,也可降低车主的总拥有成本。
「汽车制造商需要一种全新的车辆架构,才能解锁软件创新,并真正实现在CES上展示的各种创新概念。」安波福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evin?Clark(凯文?克拉克)表示。「作为一家在汽车大脑和神经系统领域拥有独特地位的完整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知道智能汽车架构是实现未来移动出行的正确途径。」
安波福表示,电气化、安全自动化、互联性这些汽车行业的大趋势正为汽车架构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新的车载功能不断增加,目前的汽车架构已经不堪负荷,超越了临界点。安波福的基本观点是在当前汽车四化的大趋势下,汽车制造本身应摒弃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基础电气架构,开始用新一代智能汽车设计与架构方式。
现实情况也确实是如此。燃油车平台与电动车平台由于设计侧重点的不同,在兼容上存在困难,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多数车企认为,「油改电」和兼容化只是一个过渡方案,最终还是要开发出真正符合电动汽车架构逻辑的「新平台」。而安波福的智能汽车架构设计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空缺。
目前,安波福业内领先的高级主动安全技术已被全球20家汽车制造商用。安波福还在美国和亚洲运营着L4级自动驾驶车队。与传统零部件公司相比,安波福特点鲜明,在自动驾驶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在2019年3月14日,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igant?Research发布的最新版本自动驾驶竞争力排行榜中,安波福排名第四,紧跟谷歌Waymo、通用Cruise、福特Argo?AI三巨头之后,可见,安波福的未来实力并不会比曾经的德尔福差。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海立股份汽车零部件业务取得突破 收购马瑞利“香港”60%股权
全球第七大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Marelli宣布在德国科隆建立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生产设施。
2021年上半年开始在18000平方米的新工厂投产,初期将有约160名员工,后期将在年内再雇佣60名员工。
该公司总部位于日本埼玉,之所以选择德国科隆,是因为其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带,拥有汽车行业经验的高技能员工,以及该地区电动汽车的高增长。公司并未透露该工厂的客户是哪些。
马瑞利电动动力总成业务CEO?Joachim?Fetzer表示:"电动动力总成是马瑞利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我们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是一级方程式赛车第一个混合动力解决方案KERS(动能回收系统)的早期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E级方程式赛车电动动力总成的先驱。"过去几年,我们非常成功地将我们的电动汽车技术推向大众市场,随着科隆新工厂的落成,我们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
今年早些时候,马瑞利投资了美国Transphorm公司,该公司开发了用于电力电子的氮化镓(GaN)技术。
从长远来看,马瑞利打算扩大其电动车产品,目前包括电驱动、热能管理系统、800V系统、快速充电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冷却板、电动压缩机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马瑞利汽车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近日,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海立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公司汽车零部件产业,努力将海立股份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企业,公司拟收购马瑞利(香港)60%的股权。
根据交易方案,这次业务重组,交易价格为3.04亿美元基础金额经过交割日价格调整后的金额的60%,并且本次交易金额最终不超过2.03亿美元。
自2015年,海立股份就引入民营资本,推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业务发展上就开始多元化格局,将单一的压缩机业务发展成“压缩机、电机、驱动控制、冷暖关联、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
选车君观点:这次重组有利于海立股份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有助于企业的转型和创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