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汽车零部件_博通汽修
1.高通被罚,大家怎么看
2.changhe是什么车
3.为什么任正非坚决反对华为造车?
4.华为能否彻底离开美国技术?注意是“美国技术”?
5.奇瑞A1的产品简介
企知道数据显示,南京博通创业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区(南京市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前程大道2号),占地面积约108亩,截止目前园区内共有企业72家,包括拉赛电气南京有限公司、江苏铁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雷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
南京博通创业园内企业有19.4%分布在专用设备制造业,15.3%分布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其中,注册资本超千万的企业有拉赛电气南京有限公司、江苏铁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雷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南京屹特博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科诺阀门技术有限公司等。
如果您需要查看更多园区信息,建议您到企知道-免费查企业、查园区 》》》》》
高通被罚,大家怎么看
空客和通用公司曾经重金想购买我国一项技术,但被发明者直接拒绝,直言:“这点钱跟我们国家、民族利益比,不值一提”。
后来这项技术直接被列入《中国禁止出口建设出口技术目录》,成为“卡外国脖子”技术,他们不能购买我们设备,只能跟我们合作。
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技术
机床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高低的机器,它被称为“工业之母”。
现在天上飞的客机、战斗机、航天器,水里的航母、潜艇,路上的汽车、坦克、火车、高铁都离不开机床。
机床关乎到太多行业了,船舶、铁路、军工业、工厂都离不开机床,而我国的工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机床,如今德国的机床名声最响亮。
我国是机床行业的第一消费大国,但是大部分机床都是进口的,主要是技术上的落后。
而中国想跟欧美国家购买一些高档数控机床,关键设备以及操控系统或者用途,都必须要填写清清楚楚,有的甚至不出售。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2009年,国家方面提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项目,目的是为了加快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的突破,甚至成为领头羊。
而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张海鸥团队,它们是这个项目成就最高的,它们团队研发出世界首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第一次实现同步铸锻工艺。
张教授团队研发的数控机床比普通机床比,周期非常短,因为铸造、锻造、铣削同步进行。
在张教授的智能数控机床没有研发出来前,世界上大部分高档机床无法做到整合或者集成化,工序太过于复杂。
而且3D打印技术中,金属零部件并没有经过锻造、铣削等,金属的抗疲劳性严重不足,而张教授研发的一体化机床解决这个难题,这个创新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欧洲的空客和美国通用想购买这个设备,但是考虑到国家和民族的利息问题,张教授直接拒绝。
后来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建设出口技术目录》,这项发明被列入禁止出口技术的目录,国外只能跟我们合作,不能购买我们的设备。
是不是非常像如今精密的光刻机,我们只能购买他们研发的芯片,不能购买光刻机。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应用单位在验收报告中评价:“用华中科技大学山海鸥教授团队的金属零件微铸锻合一快速制造新技术,一次成功研制了飞机复合型材料成功模具,克服了制造气密、复杂、大型模具难度、成品率低、周期长的瓶颈问题,制造周期缩短1/2~1/3”。
近年来,团队相继成功打印出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机匣、铝合金机匣、钛合金叶轮等高端装备构件,提升相关领域对国产数控复合制造装备的信赖程度,促进我国大型先进飞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跨越式发展。
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通信技术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量子叠加原来说产生的量子保密通信,是一种通信加密手段。
现在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国家信息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很多人下载软件时,有很多无赖软件偷偷打开权限,或许我们定位、通讯录等等。
我们的量子通信可以快速发展,还得从美国的一项绝密说起。
2007年,美国启动绝密,这个就是我们后来听到的“棱镜”,一开始他们把这项设置成绝密,在被曝光前,美国其他部门,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棱镜”是美国安全局主导的监听,他们通过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手段,收集每个人的信息,我们平时每个电话、浏览的网站、所发的信息,都被监控着。
这个被美国一名保安曝光了,这个人就是斯诺登,斯诺登一开始是位保安,有一次他上夜班,无聊时想用单位的电脑解闷,但是单位电脑没有网络,于是他用之前参加网络课程所学知识,盗窃别处的网络信号,连接到自己的电脑。
而这个网络信号来源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安全局网络信号可是加密过的,一般的黑客都解不开,却被一个保安解开了,让美国安全局无比尴尬。
后来美国安全局找到斯诺登,让后他到安全局外包公司工作,后来斯诺登通过自己努力和智慧,成为技术员,维护中央情报局的网络安全。
在做技术员期间,他参加过很多行动,再加上组织信任,参与内部的多次培训,2009年被调入国家安全局维护网络,安全局也非常视他,让他参与很多产品研发、维护等工作。
2013年,他接手一个追踪黑客新工作,帮助警察抓捕不法分子的黑客,而斯诺登通过自己技术,追踪到很多黑客。
他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很快升到头号管理员,升官之后,他没有那么忙了,于是无聊时查看国家一些
因为很多文件出现监视老百姓和官员的,不仅是美国的,还有其他国家的,他发现美国在监控全世界。
斯诺登从小立志报效的祖国,现在却成为随意侵犯隐私的国家,于是他决定放弃高薪,在2013年5月,他把自己掌握的“棱镜”秘密曝光。
全世界一起批判美国的行为,但美国解释,他们这样做,是为避免类似911的再一次发生,保护美国百姓的民生安全等借口。
美国把斯诺登宣布为叛国者,而且展开抓捕,斯诺登跑到中国香港,同时向很多国家发出庇护申请,但是很多国家都害怕美国报复,但是有一个国家不怕,那就是美国老对手俄罗斯。
俄罗斯同意斯诺登的避难请求,而且把他带回俄罗斯,2020年10月22日,斯诺登获得俄罗斯永久居住权。
斯诺登对于美国来说是叛国者,但是对于全世界来说,他是钢铁英雄。
随着“棱镜”曝光,让我国粮食通信技术专家意识到国家信息安全正在受到巨大的威胁,我国的通讯加密技术一定要更加发达。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将世界上首个量子通信技术的试验卫星发射,并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号”的成功发射,奠定了中国量子通信技术第一的称号。
2016年9月29日,在北京与维也纳进行的世界上首次量子加密通话,标志着中国量子通讯加密领域的巨大成就与突破。
2017年,我国成功开通世界上第一条2000公里的量子加密通讯干线-京沪干线,标志着我国军事、财政、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可以安全输送。
特电压输电技术
全球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就是特高压,而我们中国是全球唯一掌握特高压技术的国家,在全球特高压领域,中国的标准就是全世界唯一的标准。
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拥有全国2/3的可开发水,山西、内蒙古等省份,拥有全国已探明煤炭的2/3,而我国用电负荷中心位于东部沿海一带,生产力和布局非常不均衡,需要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的电力输送,解决东南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特高压输电指1000kv以上的交流电,或者±800kv以上的直流电,中国完成了世界上首条商业运营的特高压交流电工程,同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长的直流输电工程,都来自于中国。
我们建设特高压电网,是为了长距离、大容量且低损耗地进行输送电力,到2020年底,我国成功投送“14交16直”30个特高压工程,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1.4亿千瓦,累计送电量超过2.5万亿千瓦时,另外还有2交3直5个特高压工程在建。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特高压输电工程项目,并在2019年完成全部工程建设,这是巴西最长、输电量最大的一条电力干线,跨越2000多公里,能满足220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被称为巴西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这些年来我们还与哈萨克坦、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开展互联互通的高压技术合作项目,实现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装备、工程承包、全产业链输出,创造了350多亿美元的经济效应。
占领全球市场的龙门吊,算不算卡脖子技术
第一、龙门吊在全球的影响力
1、2013年3月29日,美国前总统在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讲,主题是“振兴美国制造业”,强调美国制造业世界第一,但是突然有一阵风,闹出笑话。
当时美国在重型起重机上挂一枚美国的国旗,而国旗正好把汉字“振华”盖住,但是风有点大,把国旗吹掉,“振华”二字闪亮登场,让无比尴尬,最后演讲变成“震惊,美国制造业”。
振华是中国生产龙门吊的龙头企业,演讲美国的制造业主题,最后却变成“振华”推广活动。
2、英国的最大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在制造过程中,花高价从中国购龙门吊才能制造完成。
当初俄罗斯波罗制造船厂,接到一笔11艘民用运输船制造订单,价值408亿,俄罗斯连夜跟中国红星船厂购买龙门吊,不然都无法制造完成。
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DDG-1000制造时,也是购买中国振华的龙门吊。
根据英国媒体统计,近10年来,振华大型集装箱机的订单占世界同行首位,世界上大型船厂的龙门吊市场,80%的市场掌握在中国振华重工手中,世界上凡有集装箱码头,都有振华集装箱机,中国龙门吊已经形成垄断局面。
3、全世界都知道中国龙门吊的质量,但是印度比较抵触和妒忌中国产品,于是他们跑去曾经“老父亲”的英国,购买一台二手龙门吊,但是最后发现是“中国制造”字眼,直接不用。
然后转头跟日本购买一台250吨的龙门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台龙门吊塌陷,直接附近正在施工的护卫舰砸坏了。
第二、龙门吊有什么先进技术
龙门吊是桥架型起重机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把一个数百枚、数千吨的零件安装到另一个零部件上面,然后进行焊接就可以。
龙门吊结构是主梁、钢腿、柔脚、小车、行走机构,钢架焊接之后立起来,而主梁上有一个控制电动机,钢绳下面放一个挂钩就可以。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龙门吊是宏海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台龙门吊高148米,可以吊起22000吨,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差不多400节高铁车厢的重量。
龙门吊最核心部位是PLC、变频器、电动机等,这些机器,外国的技术更加强,比如PLC技术,美国在70年代已经发展逻辑编制控制器。
国内汇川科技、英威腾都可以生产PLC,但是跟国外的西门子还是有点差距,变频器领域西门子、BBA比较先进,国内汇川也可以做,但还是有一点差距。
所以中国龙门吊占领市场非常厉害,但是核心部位的技术,国外不比我们差,甚至比我们强很多,那为何它们还跟我们买,自己不制造。
为何龙门吊技术不难,欧美没有自己制造,反而反而跟我们买?
第一、中国是“基建狂魔”
中国龙门吊之所以可以占领市场的,主要还是我们国内的大市场,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港口,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还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海上钻井平台,而这些工程的实施都需要大量龙门吊。
而这些大单,让中国龙门吊的技术不断提高,不断推出更加优秀的龙门吊。
说到基建,那个国家可以跟我们国家比较呢!中国造桥、高铁、动车,哪个国家可以跟我们比。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越来越好,那么港口自然会购越来越多的龙门吊。
这些年我们军工厂发展非常好,我国已经有3艘航母,1-5级的舰艇像下鸡蛋一样多,那么购龙门吊订单自然多。
第二、回报率低
其他国家也可以制造生产,但是由于它们需求量没有中国那么高,回报率太低,花费大量金钱、精力研发,生产出一个巨型龙门吊,但却不用几次,最后只能倒闭。
而我们因为国内强大市场,产品可以不断升级,而且价格反而越便宜,形成垄断。
欧美在电子核心部分比我们强,但是我们在材料、焊接更加有优势,而且大型龙门吊制造周期长,回报率低,还不如直接购买或者租。
第三、产品服务更好
只要工业基础不差的国家,想要制造出龙门吊都不难,如果先进国家想制造,它们研发的产品可能比我们更加优越,但是他们使用率太低了。
而我们国内的厂商,因为有大量订单,在加工组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快速解决,这就是经验。
而且中国龙门吊几乎垄断市场,产品更加成熟,产品的可靠性更加强,价格也比较便宜,后期的产品维护也更加优秀,不跟中国购买,难道模仿印度吗?那结果很明显。
中国在哪些领域,被“卡脖子”最厉害
第一、射频器件
射频器件是手机实现通信功能所必须的,但我们却无法独立制造高端的射频器件,尽管我们的手机行业已经做得非常的出色,但是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内部都有来自国外的射频器件。
一块手机主板上,有1/3的空间是射频电路,射频器件最核心的部位就是射频芯片,4G手机要用到4~5个芯片,而我国目前只能至少满足2G到3G芯片,高端芯片市场,完全被美国垄断,思佳讯、威讯、博通和高通,这4家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
射频器件的另外一个关键原件~滤波器,国内外差距很大,手机使用的高端滤波器,几十亿美元市场,完全归上面四家巨头吃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但造不了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这需要材料、工艺、设计经验的大量积累。
他们生产的芯片性能很好,每年靠芯片制造这个核心科技,就能赚取成百上千亿,我国每年要付给这些公司几百亿的专利费和芯片费用。
华为没被制裁之前,手机成为中国商务人士的首选,但是华为被制裁后,没有射频元器件供应,很多新出的手机都是没有5G,最近华为准备发布mate50系列手机,和苹果发布会硬刚,但没了麒麟芯片和5G新号,华为的销量不会太理想,男士勇气值得,试问国内其他手机厂商,还有哪个有这样的勇气。
第二、光刻机
我们已经拥有、氢弹、洲际导弹、卫星、载人航天器、航母等等,但是我们现在在光刻机领域,跟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之前国产的光刻机一直停留在只能制造99nm制程的芯片,这相当于2004年上市的奔腾四CPU的水准。
现在全球最顶尖的芯片是5nm制程技术,甚至3nm制程都已经在研发设计中中了。
而国内最好厂商上海微电子公司曾透露,我国的28nm和14nm芯片生产的光刻机已经成功获得突破。
我们国产光刻机从0-1是无比困难,毕竟我们经过二战,什么都要自己摸索,获得今天的成就,值得我们肯定。
第三、操作系统
现在我们的手机、苹果的操作系统,基本都是被美国垄断,在2017年时,安卓市场占有率高达85.9%,苹果的IOS是14%,其他系统只有0.1%,这0.1%基本也是美国微软的windows和黑莓。
没有谷歌铺路,智能手机不会普及那么快,中国手机厂商免费利用安卓,那么就随时可能被断粮。
华为被制裁后,鸿蒙系统杀出一条血路,一旦华为产品占领市场,那么鸿蒙系统就可以越来越强大,这就是打架支持华为的原因。
总结:
除了上面这几个,我国在扫描电镜、环氧树脂、超精密抛光工艺、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光刻胶、高端轴承钢、高端电容电阻、激光雷达、重型燃气轮机、触觉传感器等领域,一直被国外压着。
写到最后:
我国在建桥技术、盾构机技术、超级钢、高铁技术等方面,确实领先世界,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领先,靠的是国内市场的力量。
如果进行技术封锁,限制出口,西方国家花费一定时间、精力,也是可以制造出现。
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国研发”。
我们在发展的路上,起点比人家落后了很多,但是我们这几十年都在拼命赶路,我们拥有了、氢弹、人造卫星、洲际导弹等。
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上天,火箭上升阶段,出现共振,杨利伟遭受26秒的共振和失重感,差点就真上天了,之前没人告诉中国,火箭上升会出现共振,导致杨利伟五脏六腑差点被震碎。
通过这一次经验,我们后面上去的航天员,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今我们载人航天飞船越来越发达,之前杨利伟上天,感觉是开拖拉机,现在上太空,感觉开跑车,这就是中国发展、实力。
我们购买国产的东西,的确可能让我们国内技术提高,比如国产车、国产手机等,效果很明显,比如比亚迪、华为。
changhe是什么车
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出中国反垄断历史上金额最大的罚单—美国高通公司因垄断行为被罚60.88亿元,并被责令整改。这一罚单不仅改写了中国反垄断历史,更是在全球范围率先改变了高通实行20余年、通行全球的专利收费模式。在西方国家对高通反垄断调查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什么这家全球互联网芯片巨头在中国认罚60亿元? 50%收入 来自中国市场 高通舍不得 60.88亿罚款 还是罚少了 为何认罚 50%收入 来自中国市场 高通舍不得 成立于1985年7月的高通是一家美国无线电通讯技术研发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专利许可收费公司和最大的无线通讯芯片制造商,其专利之多,让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离不开这家公司的授权。包括WCDMA、CDMA、TD-SCDMA、LTE等技术规范在内,通通绕不开高通的基本专利。 数据显示,高通通过芯片销售和许可费于2013年在全球获得248亿美元的收入,而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已成为高通公司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针对于此,中国反垄断部门不仅对高通实施了巨额罚款,还对其专利收费模式进行了重大改变。 长期关注反垄断问题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志松认为,中国反垄断部门对高通的执法,是全球反垄断领域标志件。而中国在高通一案中能首先取得重大突破,首先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无线通讯市场,例如高通50%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因而有着更大的发言权。 专家观点 60.88亿罚款 还是罚少了 虽然遭遇接近10亿美元的高额罚款,但是面对中国庞大的市场,高通公司却暗自高兴。高通总裁Derek Aberle表示,很高兴相关的调查已经结束。 对于60.88亿元的罚单,独立电信分析师、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处罚轻了。2009年,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曾对高通处以2.087亿美元的罚款,原因是其滥用在市场中的垄断性地位。“根据韩国当时的罚金计算,大约占到高通在韩国一财年销售额的10%。而国家发改委的罚金却不到10%。”项立刚指出,高通在截至2013年9月29日的一个财年中收入约为250亿美元,其中半数来自于中国市场。10%的话就是1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8亿元。 记者发现,在对高通公司反垄断处罚结果公布后,高通公司股价不跌反涨,不少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也从一个层面说明,投资者认为高通是在以罚款换市场。 调查背后 高通曾花大力气 内外施压 在不舍中国市场的同时,记者了解到,高通公司在中国反垄断部门对其调查过程中也并不甘心,曾花大力气进行“内外施压”。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透露,在持续一年多的反垄断调查过程中,高通公司多次派团队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接受调查询问,进行陈述申辩和提交相关材料。 但据了解,高通公司在配合调查的同时,多次通过不同层面对我国反垄断部门的调查施加压力。同时高通公司还曾利用舆论质疑反垄断调查的合规性、合理性,聘请包括我国学者在内的专家出具报告,发表对其有利言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原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张昕竹就受雇于高通公司并为其出具证据,收取高额报酬,此前被解聘出专家组。 其他国家怎么罚? 自主研发 才能立足市场 链接 其他国家怎么罚? 事实上,仅在最近10年,高通公司就已经在包括美国本土的全球主要市场,不断遭遇反垄断起诉和调查。 2005年,包括爱立信、松下、诺基亚、NEC、博通、德州仪器在内的6家全球性企业,分别向欧盟起诉“高通公司不正常竞争行为,违反《欧盟竞争法》相关条款”。2007年,欧盟委员会正式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高通最终被迫与上述6家公司达成和解,大幅削减对这些公司的专利费,才换回这些公司在欧盟的撤诉。 2005年,美国博通公司在美国本土起诉高通公司滥用商业地位,违反美国反垄断法。这一官司历经4年,2009年4月高通败诉,最终同意向博通分4年支付8.91亿美元以达成和解。 在韩国,2006年,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收到两家美国公司和两家韩国公司投诉。2007年1月,该委员会开始对高通公司正式调查。2009年7月,高通被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处以2.087亿美元的罚款,原因是其滥用在市场中的垄断性地位。 警示 自主研发 才能立足市场 一直以来,中国的手机厂商对高通可谓“又爱又恨”。因为,稍微懂行点的消费者听说手机搭载的是高通芯片,往往都会另眼相看。而获取芯片,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 “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处罚,对使用高通芯片的中国手机厂商将有所利好。”项立刚指出,最突出的一点是,专利许可费用的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手机厂商的成本负担,对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有所裨益。从间接的角度看,也有可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的手机价格。“当然,国内厂商不能过度依靠这样的惩罚来保护自己权益,更不能因为许可费少了而安于现状,不去做自主研发。” 售价2000元的智能手机 可省35元 将改变我国手机产业 竞争格局 影响 售价2000元的智能手机 可省35元 此次高通接受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在接受高额罚款的同时,还改变了专利授权的标准。此次针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结果,对于普通手机用户购买一部新手机影响有多大呢? 有业内人士称,高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提供商,使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信号的手机都涉及到高通的芯片与专利问题。在截至2014年9月28日的财年中,高通全球营收265亿美元中的约一半来自中国,而高通大部分的盈利来自专利授权部门的高盈利率专利收费。 消费者购买的每一部手机,里面都包含涉及高通的两部分费用:通讯芯片硬件费用;专利授权费。以一部售价在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为例,其中高通芯片的售价约为23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40元),然后再按照整机售价的5%缴纳费用(大约是100元),两项加起来大约是240元。此次整改后,每部手机里高通芯片价格不变,而专利授权费用降为在整机售价65%的基础上收取5%。此次整改后一部售价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其中高通的专利授权费下降为65元,比以前减少35元。 10日,国内一家手机厂商内部人士说,每部手机35元的费用,看上去不多,但这是售价在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的1.75%,对于利润微薄的国内手机品牌来说,积少成多,加起来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记者算了一下,国内某品牌手机厂商,如果2015年销售1000万部用高通芯片的智能手机,单部手机售价为2000元,由于此次高通专利授权费标准调整,将能够额外获得3.5亿元的纯利润。 将改变我国手机产业 竞争格局 分析指出,整改措施将给中国手机产业带来深远影响。因为中国各家手机厂商的专利拥有数量不同,甚至差距巨大,高通“不捆绑、不强制交叉授权”措施将改变中国手机产业的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华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近3万件。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在全球专利拥有量超过5.2万件,累计专利授权量已超过1.6万件。在这个数字上,小米发明授权仅有10项,OPPO有103项。 如今,因为高通“强制交叉授权”策略的改变,使得华为、中兴、小米等厂商有了选择。这将大大缓解它们所面临的压力,因为它们不再需要烦忧前者的狮子大开口,从而能推动谈判更快达成,而且不至于过多影响到产品售价。 我国反垄断 全面开花 下一步剑指 行政垄断 观察 全面开花 下一步剑指 在专业人士看来,执法机关对高通的处罚,不仅金额再创新高,更触及知识产权、专利许可等反垄断前沿领域。从白酒、奶粉到高科技专利许可,“全面开花”意味着我国反垄断执法步入常态化阶段。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反垄断调查密集发力。5月,国家发改委对依视路、博士伦等多家眼镜片生产企业开出1900多万元罚单。7月,国家工商总局对微软在国内的4个经营场所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这些反垄断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罚单金额屡创新高。2013年,广东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被罚6.7亿元。2014年,日本住友等12家零部件企业被罚12.4亿元。2015年开年,这一纪录被刷新为60.88亿元。二是反垄断调查涉及的行业比较广。包括液晶面板、白酒、奶粉、黄金饰品、眼镜、汽车等领域,都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且“洋老虎”“土老虎”一并被打。三是反垄断执法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之前查处的白酒、奶粉等反垄断案件都属于实体交易层面,调查起来相对容易。高通涉及知识产权、专利许可等反垄断前沿领域,对专业性要求很高。可以说,对高通垄断案的查处,标志着我国反垄断执法能力又提升一个层次。”时建中指出。 虽然我国反垄断开始步入常态化阶段,但反垄断法从实施至今毕竟只有6年多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不少。首先是对行政垄断的破除。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内民众对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垄断问题及行政垄断的关注持续升温。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对河北省规定本省客车路桥费半价而对外地车收取全价的行为反垄断调查,已经发出了明确的破除行政垄断信号。其次是司法审判的跟进。在反垄断实践中,除了发改委、工商总局等反垄断机构的行政执法,法院对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审理也推动了反垄断规则的确立。比如,最高法院审理的奇虎诉腾讯垄断案、广东高院审理的华为诉美国IDC专利标准垄断案等,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在高通一案中,直接受害者是国内的手机厂商,却鲜有企业敢站出来提出民事诉讼。这可能是由于企业担心自己势单力薄,贸然‘出头’会得罪高通,反而招致更大的损失。随着反垄断的深入,国内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反垄断律师郝俊波说。 时建中对记者表示,在反垄断实践中,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司法审判目前比较薄弱,和企业的维权意识有关,也和整个大环境有关。比如,法院应该进一步降低反垄断案件的立案难度,减轻原告的举证责任等,为反垄断诉讼创造良好环境。”
为什么任正非坚决反对华为造车?
昌河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汽车品牌,主要生产原型车和轿车。它叫江西长河汽车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西省以70:30的股权比例控股的汽车集团。它在景德镇和九江有两个汽车工厂和九江发动机厂。
拥有年产30万辆汽车和15万台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包括:昌河Q35、昌河Q25、莲娜系列、派西、北斗系列、温岚系列、爱迪尔系列、福瑞达系列、富蕴系列、K系列发动机等。公司秉承诚信经营、品质一流的理念,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跻身微型汽车四大骨干厂商和中国十大汽车厂商之列。
拥有完整的汽车生产、供应、销售体系和产品技术开发中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具有较强的模具、夹具、检具等工装设备的设计、试制和批量生产能力。自1982年公司研发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微型面包车以来,一直紧盯市场需求。
ST90V、SK410、旅行车R+三款原型车均从铃木公司进口。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发出CH1010、CH1011双排座椅、CH1012单排座椅、CH1018、北斗汽车等八大系列近百款车型。昌河爱迪尔汽车是与意大利博通公司联合开发的,获得了2004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公司还生产K14B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
百万购车补贴
华为能否彻底离开美国技术?注意是“美国技术”?
余承东敢赌,但任老爷子赌不起了。
华为员工20.7万,任老爷子没有办法把华为和20.7万华为员工的未来赌在华为汽车上。
余承东现在很愤慨,很悲壮,也很失落,很委屈。他甚至在华为心声社区上,公开喊话:“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为什么任正非要严厉地打压余承东,反对余承东在汽车领域使用“华为”品牌商标呢?在队长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华为净利润下滑,现金流满足不了造车需求。华为在2022年营收6423亿元,微增0.9%,但净利率大跌68.7%,只有356亿,净利率已经跌至5.5%,账上现金流下降26.9%至1763亿。
这个现金流看起来挺多的,可华为是一家不正常的企业,它的风险值很大。美国多次炒作,要对华为断供所有芯片。这不仅威胁的是华为手机业务,华为通信业务中的5G宏基站在功率芯片、FPGA芯片、信号处理芯片等方面,也高度依赖于美国博通、德州仪器、ADI等半导体公司。华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依赖于美国英特尔和AMD芯片,手机依赖于高通的4G芯片,华为云依赖于美国英伟达的GPU。
可以说,如果美国对华为芯片全面断供,华为通信、华为云、华为手机、华为电脑等,都会面临重大风险。
华为寒冬还不能说完全过去。在这种时候,豪赌汽车,任正非不敢冒险。当前的华为,守业大于创业。
二是,中国汽车领域还需要一个华为汽车吗?还容得下一个华为汽车吗?如果华为汽车真的做起来了,会挤死多少家同行?汽车业内会不会风声鹤唳,群起而攻之?在美国制裁下,华为汽车不能出海,只能在中国内卷,华为汽车能走多远?
华为造车的风险不仅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更要经受美国的考验。
华为不造车,看似保守,实则稳健。华为造车,看着蛋糕很大,可风险也很大。
三是,华为造车,合作伙伴怎么看?要抛弃赛力斯吗?已经谈好的江淮、奇瑞、北汽、长安都要放弃吗?难道华为要一次性背刺中国四大车厂吗?汽车行业看起来很大,但圈子很小。全国就那么几家整车厂,华为要是一次性背刺赛力斯、江淮、奇瑞、北汽、长安,华为的智选车业务,HI业务和供应链业务可能就全都死了。华为孑然一身,独闯天涯,高处可胜寒?
被华为深度捆绑的赛力斯也担心沦为华为代工厂,自己推出了新的蓝电品牌,一旦翅膀硬了,随时准备单飞。
汽车产业不同于手机产业。湖北省可以拿出数亿元的财政来补贴东风汽车厂,存在极强的地方保护主义。广东省已经有比亚迪、广汽、小鹏三大整车厂,还能投入多少去支持华为?
小米能够落地北京,是因为北汽新能源不够成功,可广东省的比亚迪、广汽、小鹏都已经是汽车领域中的一方诸侯。而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格局大体已定,哪个地方还愿意支持华为汽车?愿意跟华为一起豪赌一个汽车产业的新未来?
造车,不仅要看市场,也要看各地的人情世故。
余承东想的是,华为不亲自下场,汽车业务就无法做大做强。可任正非想的是,我宁愿在汽车领域少赚一些,只去给车厂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活,我也不要把华为集团放到火上去烤。
任正非要守住华为已经取得的成功,而余承东想要华为汽车去豪赌一个更大的未来。从造车角度来说,余承东的理念是正确的。可华为并不只是一家车企,而是一家根植于通信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华为有三大业务,一是通信业务,二是企业业务,三是消费者业务。这三大业务构成华为的根基,而汽车业务只能算是华为的创新性业务,还属于孵化培育阶段,需要华为集团不断输血,远没到自负盈亏的地步。
蔚来董事长李斌说过,造车至少要400亿储备资金,这只能摸到造车的门槛,还不一定能成功。强大如苹果公司,国内外环境比华为要好得多,却在今年初解散了汽车团队,8年造车,梦碎一地。和华为比,苹果公司要钱有钱,要品牌有品牌,要人才有人才,要芯片有芯片,可为什么苹果公司迟迟不造车呢?
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汽车供应链太复杂了。苹果无法对供应链实现如手机供应链一般的超强控制力,无法做到品控上的一致性,更无法在价格上获得完整的控制权。除非苹果像特斯拉一样自建超级工厂,可投入成本太大了,苹果也怕陷进去,爬不出来。
可余承东为什么仍旧坚持想要搞“华为汽车”呢?这里面有一个很无奈的原因。
余承东放下了往日的大吹大擂,有点悲情地自述道:“华为HI模式原先有北汽、广汽、长安三家合作商,现在只有长安一家了。”
“国内合作伙伴中,新势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追求,为了市值、控制点,不会选择华为。而国际的巨头们,因为制裁的原因也不会选择华为,传统的车企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择。”
余承东特意提到,原来大众、奔驰、特斯拉都选择了华为作为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但在美国制裁下,这些国际大厂全都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
上汽、广汽、吉利、比亚迪、长城因不想失去灵魂,也拒绝了华为。上汽选择了投资地平线,成为了地平线最大的机构投资方,以孵化自动驾驶技术。在芯片上,上汽位于中国最强大的半导体创新中心——上海。为了布局芯片,上汽投资了20多家芯片公司。在车联网技术方面,上汽早就牵手阿里集团,也不太依赖于华为。
广汽选择的是全栈自研,利用广汽研究院的人才和技术积累,重金,走自研自产自销的道路。在3月份,埃安销量都突破4万辆了,更加坚定了单飞的决心。吉利汽车则是全资收购魅族,引入魅族人才,提升自己的软件技术。比亚迪也是如此,全产业链自研,除了智能座舱芯片依赖于高通外,电池、电控、电驱、车规芯片均走自研道路,不需要华为。
长城虽然这两年卖得不太好,但技术底子深厚,三电系统均自研。对这些大厂而言,华为只是一家普通的零部件供应商。
新势力中的蔚来、小鹏、理想都在美国上市,不可能把身家性命华为。
留给华为的合作伙伴还剩谁呢?赛力斯、长安、奇瑞、江淮。其中,长安的亲儿子深蓝品牌已经独立,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只是干儿子。在扶持力度上,阿维塔是比不上深蓝的。华为在阿维塔汽车中不持有股份,话语权有限,理论上,阿维塔随时可以把华为踢出去,转为长安自研。
就像广汽一样,当埃安的翅膀硬了,就把华为甩开了。等到深蓝的翅膀硬了时,长安会不会把华为也踢出阿维塔呢?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谁家做中高端品牌,依赖于第三方技术的?
余承东正是看清了这些,才决心把华为品牌与合作商进行深度绑定,让这些合作车企深度依赖华为,不至于华为被先用后弃。
可现实很残酷。余承东的个人奋斗还需结合华为的历史进程。今天的华为是一家备受美国打压的大集团,相比于开疆拓土,任老爷子更希望守住家业,守住华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牲产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奇瑞A1的产品简介
注意到了,问的是在将来能否有一天彻底离开。
更注意到了是单单问美国技术。美国技术,既包括单独存在着的美国技术,也包括含在产品中的美国技术,2种形态,而产品既包括美国独自生产的,又包括美国与他国联合生产和他国自行生产的,3种形态。
美国对华为的 科技 霸凌,在2019年已经进行了半年,2020年将是全年。还可能会升级,因为大家都听到了传闻,美国拟把产品中的美国技术比例从25%下调至10%。如果成真,华为的手机芯片就失去了台积电的代工。 科技 霸凌会升级到什么程度、持续到什么时候?华为将失去的会不会不止是台积电的代工?反正,看来美国是一副铁了心封禁华为的样子,已经竟然不在乎离开华为的技术,比如全世界最先进、美国却没有的5G技术,并且,还竟然无视不过才含有25%或10%美国技术的外国产品也是美国企业不可彻底离开的这个事实,因为美国能实行长臂管辖,相关国的企业不得不从。
对已经封禁的技术及其产品,华为有已经和可以彻底离开的,用自研的来替代。
华为还有对传闻封禁的美国技术及其产品可以由第三方替代的,但问题正是出在这里。第三方的技术及其产品在水平和性能上是不可替代的,更不是顶尖、顶级的,所以,华为如果以之替代,产品是能够有的,水平和性能却都低多了,而由于相关技术正是低于美国技术,其实质就是离不开美国技术。
华为 科技 在通信以及手机领域已经足够强大了,竟然还受制于美国技术?这完全可以理解,即使是将来,华为也不可能在与通信以及手机相关的其他所有 科技 领域都有太多的建树,况且,按常理、按常规,也不可跨领域过多。
由此可知,光靠华为自己是不可能彻底离开的,靠着主要地甚至次要地依靠美国技术的其他国家企业也不行,不牢靠,必须主要依靠国内企业,包括华为上游和下游的,也就是这些企业在达到能够彻底离开美国技术甚至超过的那一天,华为也就随之彻底离开了。
这一天一定会来到。不错,国内的那些上游和下游企业的确大多是 科技 水平还不高的,而所谓不高,恰恰是主要相对于美国技术而言的,美国技术发展多少年了?美国技术在整体上是全球最高的,而且遥遥领先于并且深广地渗透于其他 科技 发达国家。
事实上,中国这些年发展得真够快,在更快地缩短着与美国技术的距离,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美国也承认,要不然,美国就不可能对华为进行技术封禁,华为正是中国高 科技 发展快、水平高的企业。
相对于美国封禁技术而言,我们会觉得包括华为在内的国内 科技 和高 科技 企业在技术上的发展还是慢。是啊,美国步步紧逼,封禁的力度和范围前所未有,肆无忌惮,国内的企业还是得加快,包括华为和其上游与下游企业,也相信一定会加快、能尽可能快地彻底离开美国技术,只因为是美国在逼着彻底离开,美国在封禁中国企业,并胁携美国技术的所在国。
这个根本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阶梯都是美国建的,想上楼只能踩在上面。目前只能在更高处接替美国建阶梯,但底下的永远是美国建的,离开就垮了。我们还是拿手机做个例子稍微展开一点,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离开美国的可能性:
基础理论:美国
创意:美国
研发:美国
所有硬件:美国
操作平台:美国
解决方案等等:美国。
彻底离开美国技术,意味着从基础理论开始全部推翻重来,这在目前从技术角度而言似乎是海市蜃楼。
我们不否认可能存在比美国方案更好的途径,但即便这个途径走通,恐怕很多元素还得基于已有的成果,比如最简单的包括利用电磁波通信、内容显示、交互、存储、电话簿功能等等,无论何种升级与变种,即便把芯片直接植入大脑中作为通讯方式,也只是技术进步的表现,原始功能的设定是没有办法绕开。
几乎所有的底层科学及很大程度的应用层面都被美国占据着,即便中国想独立建自己的大厦,在自身几乎没有立足点的前提下,在哪建?别说华为没有力量独立再建一套,即便举全国之力也没有可能性。当然,如果有更加有利的支撑,华为也有可能创造出美国没有掌握的技术——但前提仍然是在美国技术构筑的世界中、环境下完成的,因为计算机、网络、芯片等等众多的基础,也都是美国创造的。这不需辩驳。
目前,华为的一切,无论是5G、“鸿蒙”还是“华为生态”,都是从美国的基础理论、技术、模式及惯性牵引、趋势引导所衍生出来的,华为独立研发的所有硬件,基站设备、交换机、麒麟芯片、超级蓝牙、WiFi增强技术“鸿雁超级WiFi”以及手机等等,也无一例外是站在美国肩膀上升级的产物,这没有任何异议——当然,没有任何贬低华为的意思,能够升级美国技术而反超美国,也仅有华为做到了。仅此一点,华为也将名垂青史,对于世界也将是厥功甚伟。华为能做的,就是沿着美国技术走通的路线,以自己的能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高度。
但题主这个问题的含义,是不是就是要受众明白:中国离不开美国?或许还隐含着让国人臣服美国、做一个乖乖的顺民的意愿吗?
如果是这个意思,那么“ 历史 脉动”可以告诉你:如果以华为追溯美国技术,那么美国今天的 科技 成果也将追溯到英国,而英国的财富来源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且英国最早期的技术火种来源于中国的四明。如果我们要求他们脱离四明,他们武器就要趴窝(因为没有火药)、军舰就将迷路(因为罗盘、陀螺仪等本质上也是指南针的技术升级)、纸媒就将消失,能想象到情景会是什么样的吗?
满意了吗?
华为能否彻底离开美国技术?注意是“美国技术”?
不过好消息是,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些芯片供应的话,华为现在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最近有这样的一则新闻,英国金融媒体对于华为P40系列进行了拆解,要看看华为离开了美国供应的到底行不行,最后确实自己打脸,因为华为只有用了美国的一个元器件,那就是射频前端,很多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其实就是手机和天线连接的位置所需要的信号,作用就是抗干扰,以及信号过滤等等, 这个还是需要高通,以及Qorvo 和 Skyworks 来提供,确实在国内这个技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从这个好消息中,其实我们可以知道,至少现在华为确实在慢慢的脱离美国的魔爪,但是我们刚才说过了,技术方面华为确实很强势,但是手机元器件确实不止一个,虽然闪存,屏幕,镜头其实都可以有国内,韩国,以及日本来提供,不过核心元器件确实还需要其他厂商来提供,而这些生产元器件的厂商很多的技术又有来自于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华为很强,但是没有做到全部的产业链,所以还是受到了影响,而这也是华为论之董事为什么说相信国家不会置华为而不管的原因,因为确实对于华为来说影响很大。
总结的:
我们知道的是国内早期 科技 方面为了可以更快的发展起来,再加上进出口贸易当时确实很火爆,所以各个企业都选择了进口,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暂时活下来以及获得更多的利润,其实联想不就是如此吗?很典型的一个代表,但是当他们最近几年的时间想去搞研发的时候,其实很多已经开始跟不上了,而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确实现在只能说牵制于人,现在来看我们只能说华为还是离不开美国技术,因为华为没有做到全部的产业链,很大一部分元器件还是需要去购,而生产的厂商用的很多国外的技术。
回答完毕
谢谢您的问题。华为短期内难以彻底离开美国技术。
目前难以避开。 美国一直都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导者,约占有45%~50%的市场份额。其相关技术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中,也体现在各种授权、协议中。所以很多产品看似不是美国生产,但追根溯源有可能会有美国 科技 公司的要素。根据XYZone的拆卸分析,P40的射频前端模块是由美国三家芯片公司高通、Skyworks和Qorvo生产的。
华为P40的努力 。华为在手机设计方面替换了很多没美国 科技 公司的零部件,体现了华为的不屈服。但是华为最新机型P40的射频前端模块仍然是由美国芯片公司高通、Skyworks和Qorvo生产,说明美国 科技 公司在射频前端模块仍然占据主导优势,华为短期还是离不开。
我看了很多的答案,其实都是错误的,所以我来告诉你正确的答案,华为无法彻底离开美国的技术,但是可以规避一些美国的产品。因为很多的“美国技术”已经变成“世界”技术了,还有一些美国的技术其实替代很难,华为需要尽量的找寻替代的方案。
首先下面很多人都不懂美国技术和美国产品之间的区别。什么叫美国产品,狭义上讲是美国公司生产制造的产品都叫美国产品,例如博通、高通或者是美光的芯片,微软的操作系统,安卓的GMS等等,这些产品华为可以要么不用,要么全球找替代产品。
但是广义上来说是使用美国技术含量高于某个百分比的产品,都可以称之为美国产品,比如美国现在规定高于25%的美国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允许对华为出售。
如果美国威胁高于10%的美国技术的产品不能对华为出售,那么华为会比较痛苦,但是不会无解。因为并不是使用美国技术越多的产品越是好产品。但是如果要完全拒绝美国技术,那么华为绝对是很难生存了。
美国产品也许可以替代,但是美国技术是很难被替代的,毕竟美国做了100年的世界 科技 的领导者,中国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哪有那么多的技术真正的超越美国?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目前我们互联网包括5G用到IPv4协议,从基础来说大部分就是美国制定的,华为能离的开吗?不能,TCP/IP是目前整个互联网世界的基础。
华为最近提出的New IP来替代传统的IP网络,我觉得也仅仅是一种态度,真的商用需要获得全球的通信企业、运营商的支持,这个相当难,想替代IP协议族美国绝对是不会同意的。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就是美国贡献的,华为根本离不开。
再比如,芯片设计用的EDA软件,主要的供应商就是美国。虽然美国已经对华为断供了,但是华为的芯片设计还得用美国的EDA软件,国产的EDA软件根本目前顶不上。可能在未来华为可能会扶持国产的EDA软件企业一起把技术做精,但是短期内华为根本离不开美国的EDA软件的。
不过,在通信网络方面,即使是美国的技术,很多也已经标准化协议化了,这要归功于IETF、ITUT本身就是国际性的组织,技术都是开放共享的,所以华为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世界上的技术还是共享的多一些。
华为可以使用美国的技术,不用美国的产品,同样美国运营商也可以使用华为的技术,不用华为的产品,除了光刻机、EDA这种硬件型的技术,通信技术基本上都是可以共享的。
所以,华为不可能完全不用美国的技术,世界上的通信技术本来就是多个国家合作的结果,但是华为可以使用自研或者欧洲日韩的产品,替代美国的产品。
华为想彻底离开美国的技术,必须突破两大难题。一是光刻机技术与制造芯片技术。二是操作系统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两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才有了美国一制裁华为,华为的全球销量就跌出了前五。下面我来简单的谈谈这两个问题。
一,光刻机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当属荷兰的阿斯麦尔。由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共同研发。其中美国提供光源与图纸设计。
阿斯麦尔代表着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技术,堪称比造的技术难度还要大。而在阿斯迈尔光刻机当中,又以EUV(极紫外线)光刻机为最优。而阿斯迈尔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生产EUV的玩家。可以说没有这款光刻机,台积电,因特尔公司就会陷入瘫痪,完全不能运营。最伤心的是最先进的阿斯迈尔的光刻机还因为美国的制裁,根本不可能卖给中国。想突破,太难!
这就是我所说的光刻机技术。
除了光刻机技术,当然还有芯片技术。华为的确有设计芯片的能力,从表面上来看,华为如果有了光刻机,美国完全不能从芯片方面来制裁华为,但是别忘了,华为的芯片软件,恰恰也是用了美国的,这又卡了一道脖子。只要禁止生产芯片的公司,比如台积电,再比如中兴,不卖芯片就可以了,否则就踢出框架外。
第二点就来谈谈谷歌的安卓系统。
虽然说,从去年开始网上就是铺天盖地关于鸿蒙的消息,爱国网友也是沸腾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很无奈,鸿蒙就是难产,据说目前已经处于内测阶段,而且还有基于安卓的嫌疑。当然,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重点还是在于安卓。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记得谷歌去年对华为的一系列制裁行动。虽然,这件事国内用户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外国用户可是吃了大亏。因为谷歌的制裁,华为手机不能进入谷歌的应用商店,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应用无法下载。华为的销量也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这也是华为从前三跌到5名以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华为目前想彻底离开美国技术,那是完全行不通的,后果可想而知。当然更不能与世界脱钩,原因大家应该懂的。当然,华为还有后路。华为因为遭遇美国制裁,目前也加入了智能养猪和 汽车 行业,力求能分一杯羹。可惜的是智慧养猪遭到了许多国人的冷嘲热讽,而进入电动 汽车 圈,也因为特斯拉维权,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嗯,回答本行业话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在说到美国技术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华为的麒麟芯片。我们都知道华为的麒麟芯片是能和高通芯片、苹果芯片抗衡的产品。但话说白了,如果说英国的ARM公司不给华为授权的话,那么华为麒麟芯片就难产了。
华为对高通的依赖有多重?
众所周知,在3G和4G时代,华为也曾遭到过高通公司的威胁。现在进入5G时代之后,虽然华为在5G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但说实话,华为现在还是有些东西要依赖高通。
从5G专利数量上来看,华为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一,但现在依然要给美国的高通公司缴纳专利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存在专利交叉的问题,专利交叉授权的方式只能降低一部分需要缴纳给高通的专利费。华为要想不缴纳这部分钱,那就只有等2G、3G和4G网络停用!
还有一个原因,高通仅仅是手机芯片供应商,而华为则同时从事通信设备、芯片、手机等多项业务,这也意味着华为将使用高通更多的专利!但其实大家也不用如此悲观。虽然华为要用到华为不少专利,但高通现在也需要华为的部分专利啊。所以之前高通CEO强调,希望加强和华为的合作!
结论:我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想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那就必须要发展高 科技 ,已知的技术显然不可怕,可怕是未知的技术。就好比现在的5G技术,很多人说5G技术被夸大了,但未来的 社会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 社会 ,其实谁也说不准!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华为能否彻底离开美国技术呢?
前不久,华为P40的供应商名单在网上疯传,从名单上看,绝大部分的元器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美国的企业已经基本不在这个名单当中了,所以也就有很多的媒体称,华为已经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实现了国产化。
这是P40部分供应商的名单:
确实,在华为的硬件供应商上,确实已经几乎见不到美国的身影,但是,美国作为全球技术输出最主要的国家,要真的做到摆脱美国技术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在5G领域,华为虽然已经做到很强了,但是其中也不乏高通、诺基亚和三星的技术,而且部分技术还属于5G的核心专利,也就是使用5G时无法避开的。
现在本来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着 科技 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美国和中国虽然在暗中较劲,但是,如果一些技术已经成为了事实,作为中国的企业来讲,重要的是在其他的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然后通过技术交换的方式共同发展,而不是说非要干掉美国技术。
就拿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来说吧,这是一颗旗舰级的芯片,算是中国芯片行业的骄傲了。而这个芯片的底层架构还是是基于ARM来设计的,就算是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也是基于ARM来进行的二次研发。
而ARM是一家英国企业,但是ARM的技术,其实是英美共有的,这是华为现在摆脱不掉的一项技术。如果要放弃ARM架构,使用全新的架构,那势必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从0开始,这对于华为来说,也是很难承受的。
而且,华为现在算是买断了ARM现有架构的授权的,也就是说,美国的技术封锁并不会影响华为使用已经授权的ARM架构,那又何必非要去美国化呢?
总而言之,去美国化只是对于华为的供应链而言的,为了让华为的供应链不受美国的限制和封锁,技术的话,就看情况了。
华为能否彻底离开美国技术?给出结论(其实文末的P40核心供应商名单已经透露了答案)之前,首先要厘清什么算“美国技术”,这个概念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美国人发明的技术,第二层是美国人发明但还受专利保护的技术。
如果“美国技术”指“美国人发明的技术”,让华为离开,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代信息 科技 基本建立在美国人的发明之上,AT&T的贝尔实验室在上世纪40年代末相继发明了晶体管(集成电路核心元件)、互联网、操作系统,德州仪器和仙童公司共同发明芯片(集成电路),英特尔公司发明了CPU……。
图为贝尔实验室的员工、晶体管的三位共同发明人(从左至右)肖克利、布拉顿、巴丁。
让中国公司彻底离开这些技术,等于另辟道路,从0开始研发信息 科技 ,尼玛,这种想法和太平洋对岸米国的那帮国际政治无赖的思路不谋而合,那帮家伙心心念念的就是让我们脱……钩……。
这种事,傻子才干得出来。按这种逻辑,中国也可以要求米国和中国的四明脱钩,米国真要照办,信不信,它的 社会 马上崩!
所以,正常人都不会这么想。
那么,华为能否离开美国人发明并且还受专利保护的技术?答案是可以的。
这类美国技术的表现形式就是美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华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推动国产供应链替代,措施包括逐渐缩减从美国公司的购量,合约从一签10年的长期合约,变更为滚动签订,而且购量也大幅减小。
两年下来,反映到华为产品上就是,国产供应链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日韩德的比例保持不变,美国产品基本没有存在感。
在华为发布的最新旗舰手机P40那里,核心供应商名单里,美国公司仅有美光 科技 。
这不就说明,华为是可以离开美国技术的。
华为今年大难临头了,因为美国限制了台积电向华为供芯片了,只要含有美国技术的10%,就不允许向华为出售。
奇瑞A1是一款以世界车概念设计开发,走精品化制造路线的A0级微型轿车,造型工作是由奇瑞委托意大利著名设计公司博通合作完成,内饰则是由英国专家设计。这款车在去年北京车展奇瑞展台上曾经展出,前脸流线形的意大利汽车风格设计充满动感,赋予奇瑞A1极富表现力的个性。而与意大利风格的外观设计相配套的则是来自英国专家设计的精致……[详细内容]内饰,奇瑞A1筒状圆环仪表盘配以对称式的驾驶室前舱设计极具创意,灰色与米色搭配的座椅内饰加上三辐式方向盘给人一种精致、时尚、运动的定位。从正式产项到车型推出市场历时3年,定位于欧洲、北美和中国市场,是奇瑞也是中国第一款面向全球市场开发的“世界车”主要用户对象是年轻、时尚、具有初步经济实较往年白领一族,兼顾年轻女性。
2009年7月15日,经过多项升级具有“新配置、新油耗、新感观、新价值”的09款奇瑞A1借助第六届长春之机,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上市。奇瑞公司在现场发布了09款奇瑞A1全系车型的价格。准确的说,A1并不是QQ的升级换代产品,而是奇瑞面向全球市场倾力打造的全新A0级车型,和QQ没有通用的零部件。A1定位与北美、欧洲和中国市场,既然面对不同口味的消费者,委托意大利博通设计的外形自然要求不能像QQ那样卡通。A1的外形硬朗的许多,无论从正面、侧面还有后面观察,都能找到亮点:贯穿整个前脸的大U形线条仿佛是一条不能阻挡A1前进的防线,很奇妙地表现出它虎视眈眈的目光和即将越出沟壕、开始冲锋的姿态。造型的成熟和少许张扬更能吸引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年轻人。侧面则有着平直的腰线,衬托出车顶优美的曲线,饱满而流畅。车顶架则很好地表现了该车对活力的追求,在户外出游时通过安装车顶架可以大幅度拓展该车的功能,玩得开心。精悍的车身配上车顶架,如果底盘再高一点,小型休旅车那CROSS的味道就出来了。
2011年 8月12日,奇瑞汽车官方宣布,2011款奇瑞A1正式上市。此次上市的2011款新车新增1.0升车型并在内饰有所变化,全系推出2个排量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68-5.68万元,详细售价请见下表。 2011款奇瑞A1 官方指导售价 车型 售价(万元) 1.0 MT 奇幻版 3.68 1.0 MT 征途版 4.08 1.0 MT 版 4.38 1.0 MT 逍遥版 4.68 1.3 AMT 征途版 5.18 1.3 AMT 逍遥版 5.68 『2011款奇瑞A1有尚品红、萤石蓝、玄铁灰、纳斯达克银、冰雪蓝五种颜色可选』
2011款主要的变化有两点:新增1.0升车型以及内饰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内饰部分是新款A1改变较大的地方。新车的中控台在设计和布局方面均发生改变,中控面板不再用银色的贯穿式设计,而是将功能区分开,同时新的中控面板设计也在视觉效果上更让人容易接受。
优点:外观时尚动感,具有国际流行设计理念。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动力输出平顺。配置及其丰富。
缺点:内饰用料给人的塑料感太强,有低档的感觉。 基本参数 2009款奇瑞A1 1.3手动实力型 生产时间(年式) - 发动机位置 前置 驱动形式 前驱 等速油耗(L/100km) 4.6 综合油耗(L/100km) - 工信部油耗(L/100km)市郊 5.3 工信部油耗(L/100km)市区 9.1 工信部油耗(L/100km)综合 6.7 最高车速(km/h) 156 整车质保 三年或6万公里 保养周期 5000公里 首保里程 5000公里 车身参数 长 3700 宽 1578 高 1527(不带行李架) 轴距 2390 前轮距 1370 后轮距 1355 最小离地间隙 137(满载) 整备质量 1040 承载质量 - 车身结构 承载式 车门数 5 座位排数 2 座位数 5 油箱容积(L) 43 后备箱容积(L) - 风阻系数 - 最小转弯直径(m) 9.5 接近角(°) - 离去角(°) - 最大爬坡角(°) - 发动机 发动机排量(mL) 12 工作方式 自然吸气 每缸气门数(个) 4 气缸排列形式 直列4缸 压缩比 10:1 气门结构 双顶置凸轮轴 正时结构 皮带正时 最大马力(Ps) 83 最大功率(Kw) 61 最大功率转速(rpm) 6000 最大扭矩(Nm) 114 最大扭矩转速(rpm) 3800-4500 发动机特有技术 - 燃料形式 汽油 燃油标号 93 供油方式 多点电子喷射 缸体材料 铁 环保标准 国4 弱混合动力 - 强混合动力 - 纯电动 - 底盘 变速器类型 手动变速器 档位数(个) 5 转向器型式 助力转向 驻车制动器 手刹 前悬挂形式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圆柱螺旋弹簧、稳定杆、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后悬挂形式 纵向拖曳臂式带横撑杆半独立悬架,圆柱螺旋弹簧,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 前轮制动装置 盘式 后轮制动装置 鼓式,真空助力式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 前轮胎规格 175/60 R14 后轮胎规格 175/60 R14 备胎规格 全尺寸 备胎轮毂材料 - 差速锁 - 可调悬挂 - 空气悬挂 - 底盘保护板 - 操控配置 ABS防抱死 ● 制动力分配(EBD/CBC等) ● 刹车(EBA/BAS/BA等) - 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车身稳定控制(ESP/DSC/VSC等) - 官方0-100Km/h加速(s) - 官方100-0Km/h制动(m) - 自动驻车 - 上坡 - 陡坡缓降 - 主动转向系统 - 主动防侧倾系统 - 外观 金属漆 - 外观可选颜色 天青蓝/荧石蓝/碧石蓝/赤铜红/玄铁灰/纳斯达克银 内饰可选颜色 - 隔热玻璃 - 电动天窗 - 全景天窗 - 前电动车窗 - 后电动车窗 - 车窗防夹手 - 驾驶席车窗功能 - 副驾驶席车窗功能 - 后排车窗功能 - 卤素大灯 - 氙气大灯 - 日间行车灯 - 大灯高度可调 ● 大灯清洗装置 - 自动大灯 - 转向照明 - 大灯随动转向 - 前雾灯 ● 后雾灯 ● LED尾灯 - 轮毂材质 钢 轮毂尺寸 14 外后视镜电动调节 - 外后视镜加热 - 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 - 外后视镜电动折叠 - 外后视镜带转向灯 - 前感应雨刷 - 前无骨雨刷 - 后雨刷 ● 后感应雨刷 - 天线 - 电动吸合门 - 后备箱 - 后绕流板 - 内饰配置 无钥匙启动系统 - 智能钥匙 - 遥控钥匙 ● 多功能方向盘 - 真皮方向盘 - 方向盘上下调节 - 方向盘前后调节 - 方向盘换挡拨片 - 方向盘加热功能 - 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 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 一体式前排头枕 - 分体式前排头枕 - 后排头枕 - 后排中间头枕 - 定速巡航 - 泊车 - 倒车影像 - 行车电脑 ● HUD抬头数字显示 - 后风挡遮阳帘 - 后风挡加热功能 - 后排侧遮阳帘 - 遮阳板化妆镜 ● 遮阳板化妆镜照明 - 后排化妆镜 - 前烟灰盒 - 前点烟器 - 后烟灰盒 - 后点烟器 - 后排脚部支撑 - 座椅配置 织物座椅 ● 皮质座椅 - 真皮座椅 - 运动座椅 - 驾驶座椅调节 手动调节 驾驶座椅记忆功能 - 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调节 - 驾驶座椅肩部支撑调节 - 副驾驶座椅调节 手动调节 副驾驶座椅记忆功能 - 副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调节 - 副驾驶座椅肩部支撑调节 - 前排座椅电动调节 - 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 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 - 第二排座椅移动 - 驾驶座椅加热 - 副驾驶座椅加热 - 后排座椅加热 - 驾驶座椅通风 - 驾驶座椅 - 副驾驶座椅通风 - 副驾驶座椅 - 后排座椅通风 - 后排座椅 - 后排座椅整体放倒 - 后排座椅比例放倒 ● 前座中央扶手 - 后座中央扶手 - 后排杯架 - 第三排座椅 - 空调/冰箱 手动空调 ● 自动空调 - 温度分区控制 - 后排独立空调 - 后空调出风口 - 空气净化系统 - 花粉过滤 - 车载冰箱 - 安全配置 驾驶座安全气囊 - 副驾驶安全气囊 - 副驾驶气囊开关 - 前排侧气囊 - 后排侧气囊 - 前排头部气囊(气帘) - 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 膝部气囊 - 驾驶位安全带未系提示 - 副驾驶位安全带未系提示 - 燃爆式安全带 - 后排三点式安全带 - ISOFIX儿童座椅固定装置 - 前排主动头枕 - 发动机电子防盗 ● 车内中控锁 ● 后备箱逃逸功能 - 车轮螺栓锁 - 胎压监测装置 - 零胎压继续行驶 - 第三制动灯 ● 多媒体配置 GPS导航系统 - 人机交互系统 - 内置硬盘 - 蓝牙/车载电话 - 车载电视 - 后排液晶屏 - 外接AUX 接口 ● 外接USB 接口 ● 外接iPod 接口 ● 单碟CD ● 虚拟多碟CD - 多碟CD - CD支持MP3/WMA - DVD系统 - 高保真扬声系统 - 喇叭扬声器个数 2 高科技配置 自动泊车入位 - 并线 - 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 - 整体主动转向系统 - 夜视系统 -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 自适应巡航 - 侧视摄像头 - G-Book - On Start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